打开APP
亩产值万元,四季可种,地域分布极广!这种菜投入少、好管理!

苣荬菜(qǔ mai cài)是苦菜的别称,又名荼、荼草、苦马菜,为菊科植物苣菜的全草。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舌状。

苣荬菜。图片来源:沧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苣荬菜原产于欧洲或中亚细亚,现几乎遍布全球,中国分布于中南部地区,新疆、西藏等地也有分布,多生长于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其以嫩茎叶供食,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一季达0.8万~1万元。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随着“野菜热”的兴起,苣荬菜的“宝藏”优点也逐渐被发掘。

01、药用价值

全株可入药,苣荬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降压,消食和胃、清肺止咳、益肝利尿,治菌痢、喉炎、虚咳嗽、内痔脱出之功;常食含苣荬菜的食品可防治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症以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02、饲用价值

苣荬菜的茎叶柔嫩多汁,嫩茎叶含水量高达90%,稍有苦味,是一种良好的青绿饲料。据试验,开花期以前,采集切碎生喂或煮熟喂家免,每日用500g,其采食率可达70%。切碎喂鸡、鸭、鹅也有良好的效果。干菜是马、牛羊的好饲料,其适口性均可定为喜食级除青饲外,还可晒制青干菜,制成菜粉也可青贮利用。青菜以喂猪、鹅、免、鸭、鸡为好,干菜以马、牛、羊等利用最为适宜。

03、食用价值

苣荬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因合时宜且风味独特,苦中带甜,深受人们的青睐。简单发酵后,其加工制成的腌菜是夏日佐饭的美味佳肴。亦可采来鲜品,洗净,水烫,拧干切细,加入调料,凉拌食。以其嫩茎叶作汤、凉拌或爆炒为佳。也可制成脱水干菜和软包装保鲜产品及多种保健食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野生苣荬菜在我国虽然分布很广,但随着需求量的逐年加大,野生苣荬菜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发展苣荬菜的人工栽培前景广阔。

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苣荬菜适应性较强,喜冷凉,喜湿怕涝,抗寒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条件下生长良好。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春季栽培

俗话说“三月三取麻菜钻天”,苣荬菜每年3月即可萌发出土,为提早上市,抢占价格优势,春季可适时早播。

早春3月27日左右进行露地直播,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1cm,覆细土3cm,覆土最厚不能超过4cm,以免造成缺苗断条。

苣荬菜以食用嫩叶为主,要求密度较高。一般不用间苗,特密时可适当间苗,打开死撮子,以免造成苗荒或幼苗过于纤细影响菜的商品质量。苗高5cm左右时,进行中耕除草并及时浇水,保证生产出来的苣荬菜鲜嫩、翠绿、适口性好。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5%左右为宜。结合浇水追肥1次,每亩施纯氮10~15kg,以后每采收1次补施1次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补施磷和钾肥,忌追施含氯的肥料)。

苣荬菜生长快,当苗高9cm左右,及时采收。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晚采收商品菜的品质变差,因此要做到适时正确采收。

采收叶片:延长生长期,缩短供应间隔期,每隔7天,从下至上掰取外叶数片,不宜掰得过狠,保留4~5片内叶和心叶。

采收植株:用刀距地表1cm处水平下刀割取植株进行采摘。每25天左右采收1次,一季可割5~6茬,采收后1周内不宜浇水,以免刀口感病。

夏季栽培

夏季栽培主要采用埋根法,因为当时有充足的种源,发苗较种子栽培快,上市早。

具体做法: 于4月20日至5月1日到野外种源较多的地块挖取野生苣荬菜的根茎,母根去掉老叶,主根留7~8cm,保留顶芽,挖回后及时在畦内定植,沟深为3~4cm,根系顺沟摆放,根芽弯向上方,栽培密度单株占地面积为0.01㎡(每平方米100株左右)。栽后立即浇水,水渗下后覆薄土,以不露母根为度。此栽培过程要注意主根不宜过长或过短,每条主根都要有健康的顶芽,其它管理与春季栽培相同。

秋季栽培

秋季栽培主要以露地和日光温室相结合的一种集约型栽培模式,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技术环节要求较高。

播种适期为早秋9月上旬露地播种;土壤湿度以手抓成团、落地散开为宜。9月中旬第一场霜冻来临前扣日光棚:播种前晒种1~2天,打破休眠,播种时,要求认真播匀。即不漏播,也不成堆播种,疏密应适宜。

播种后出苗前,切忌大水喷灌、漫灌。最好采用微喷或滴灌,水量不要太多,防止种子在地表不固定而飘移到一起,造成出苗不均匀;或在畦面上铺盖上草帘,然后在草帘上浇水,可以杜绝种子飘移现象。浇水3~5天后,各畦撒15kg左右细土后再喷浇小水。

扣棚后日光温室内温度要根据生长的需要,保持在15~30℃,注意收听气象信息,气温下降及时加盖纸被和草苫防寒。

在日光温室内种植苣荬菜管理较严格,齐苗后要及早间苗,防止苗欺苗现象发生。苣荬菜喜土质疏松,整个生长期要中耕3次以上,一般株高5cm时,开始中耕、除草(最好采用人工除草)。第1次中耕宜深,以后渐浅,以免伤根。在整个生育期间控制好棚内温、湿度,以防幼苗徒长。

每次采收后,及时追肥。在日光温室内水源充足,可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具体方法如下:每亩施硫酸铵1.0~1.5kg、磷酸二铵0.5kg;追肥浇水应在15时以后进行,先将肥料混合后干撒,随后喷水,反复冲洗植株叶片,防止肥料施于叶片上造成烧苗现象。

冬季栽培

11月1~10日在日光温室内整地,整地做畦方法与秋季栽培相同,11月10~15日在棚内进行播种,其它管理与秋季栽培扣棚后管理一致。

特色种植,亩产值2万元!

西洋小南瓜和苣荬菜都是营养丰富且低热量的健康食品。苣荬菜经过这些年的推广,已获得市场认可,其保健功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两季西洋小南瓜和一季苣荬菜轮作,种植效益可观。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收益分析

◆投入:拱棚1万元,可用8年,折合1年1250元;小南瓜种苗2200元;苣荬菜种子300元;农药、肥料2700元;土地租金1200元;用工5000元;其他300元。合计投入总成本约1.3万元。

◆产出:两季小南瓜亩产可达5000公斤左右,每公斤以2元计,亩产值1万元。苣荬菜亩产约2000公斤,每公斤以5元计,亩产值1万元。全年亩产值2万元。

◆收益:年亩收入2万元,减去投入成本1.3万元,净收益7000元。

1、春季小南瓜种植 

每亩建4个小拱棚,长50米、宽2.5米,拱棚间留0.8米宽作走道兼排水沟。棚内种4行,大行距1米留在棚中间两边小行距0.5米,株距根据弧形钢管的距离定为0.8米,方便牵瓜藤和挂吊绳。每棚可栽瓜苗250株每亩合计1000株。栽后浇足水,1周后少量追施苗肥,亩施复合肥10公斤加尿素10公斤。4月下旬注意查防蚜虫,防止病毒病危害,可用菊酯类杀虫剂灭蚜,用百菌清防治白粉病、霜霉病。

小南瓜开花挂果初期施挂果肥,每穴施复合肥15克,遇干旱要灌跑马水。植株在80厘米以下开的雌花都去除,要及时引瓜藤上架。株高80厘米以上开的雌花要及时授粉,授粉时间宜在早上8点前,用雄花蕊在雌花蕊顶部轻轻点一点即可。授过粉的雌花要掐去一块花瓣做个记号,以免第二天重复授粉。注意剪去无效分枝,以保证养分集中供给结瓜的主蔓和侧蔓,每株留2~3只外形好看的瓜,瓜前留2~3片叶打顶。

5月下旬开始收获,收获标准是瓜梗由绿转黄,果实颜色转深。7月上中旬清藤。

2、秋季小南瓜种植

9月初栽种瓜苗,方法与春季相同。栽后注意水肥管理及病虫防治。瓜藤要及时上架,秋季南瓜植株1米以下的雌花全去掉,1米以上的进行人工授粉。11月可分批收获,11月底清藤。

3、苣荬菜种植

11月底,大田亩施腐熟人畜禽粪2000公斤,将畦面整平后直接撒播苣荬菜种子,每亩大田用种量0.5公斤,拌10倍细土一起播。播种后浅耙,脚踩填压,跑马水窨湿畦面。12月下旬苣荬菜出苗,需搭小拱棚防寒,真叶长到4片时移密补稀,株距20厘米,栽后及时浇水。栽后1周每亩撒施尿素15公斤,追肥后及时浇水。第2年1月中旬,当苗高15厘米、10片叶后开始采收。采收方法是留小采大,全株收获。采收后及时除草、施肥、浇水,下午关棚保温。春节前后又可收割,3月中旬清田。

另外,还有一种特菜种植模式:大棚冰菜、苣荬菜、西洋菜种植模式,该模式收益可达8.8~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小蔬提醒

苣荬菜作为特种蔬菜供应,很受市民欢迎,也常被星级饭店作为特色菜推出。但其销售价格较高,建议种植户做好市场调研,以销定产。

参考文献:

[1]何一煜,王石麟.西洋小南瓜、苣荬菜轮作效益高[J].农家致富,2016,(20):6-7.

[2]李娜,张季华,李鑫.苣荬菜四季栽培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15(02):43-44.

[3]胡媛秋,姜殿勤,果媛媛.苣荬菜的实用价值及栽培技术[J].才智,2010,(07):47.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天山网、北青网、中国知网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