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经试验,白粉病防效超90%的4种药剂,分别是这些...

西葫芦是冬春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又名白瓜、菜瓜,营养价值高,深受城乡居民喜爱。自19世纪中叶西葫芦由欧洲传入我国,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设施栽培模式的推广,西葫芦已成为设施栽培蔬菜的重要一员。射阳县西葫芦常年种植面积在1 330 h㎡左右,全县每667 ㎡平均产量8.6 t左右,经济效益好。

白粉病是西葫芦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主要由子囊菌门的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引起。发生面广,为害严重,春、秋两季发生最为普遍,对产量有明显影响,严重时减产高达50%。目前,登记用于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药剂少,仅有2种药剂,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25%、30%)和1%蛇床子素水剂,远不能满足生产上有效防控该病害的需求。为此,开展防控西葫芦白粉病田间药剂防效试验,以筛选防效较好的农药,为本地防治西葫芦白粉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射阳县海河镇阜中村西葫芦日光温室实施。试验品种为秀玉2096(由酒泉亿源汇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温室长100 m,宽10 m。定植行距约1.0 m,株距约0.55 m。2021年10月6日育苗,10月15日移栽,移栽前施足底肥。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1个处理,各处理均对水45 kg/667 ㎡进行喷雾,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0.5 ㎡,随机区组排列。于西葫芦白粉病零星发生时(2022年3月1日)开始施药,间隔7 d(3月8日)再次施药,共施2次。以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清水分别作为药剂对照(CK1)和空白对照(CK0),药剂名称、来源及用量如表1。

1.3   调查指标

施药前白粉病病情指数低,病情基数忽略不计。分别于第2次施药后7、14和21 d进行田间病害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每株上、下各固定4片叶。记录各级病叶数。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5%;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5%~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5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应病级值)/调查总叶数×9]×100;防效(%)=(清水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清水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4   数据统计分析

多重比较采用DPS V6.55软件中的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各处理防效如表2所示,第2次药后7 d,各处理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效为26.12%~98.36%。其中,T7和T4的防效较好,分别为98.36%和96.72%;T1、T3、T6和T9的防效亦较高,均在90%以上,且与T7和T4的防效不存在显著差异;以T5的防效最差,为26.12%,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第2次药后14 d,各处理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效在36.19%~98.05%。其中,以T7和T4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8.05%和97.67%,与T1、T9不存在显著差异;T5、T8以及生产常用药剂T10(CK1)的防效均较差,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第2次药后21 d,各处理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效在42.18%~97.33%。其中,T7和T4防效最高,分别为97.33%和97.26%,与T9无显著差异;以T6和T8防效最差,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2.2   安全性

据药后持续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的西葫芦长势与清水对照区无差异,未见药害症状,表明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西葫芦安全。周围环境中生物未有肉眼可见的异常,说明这些药剂对周围环境无显著不良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白粉病是西葫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尽管生产上有抗白粉病的西葫芦品种,但抗原相对较少。目前对于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控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但登记药剂少,供试药剂田间防效低,一直是困扰西葫芦白粉病防控的难题。本试验选用9种新型杀菌剂和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吡唑醚菌酯开展防效比较试验,生物农药5% 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在第2次药后7 d防效在90%以上,第2次药后14 d和21 d防效持续下降,说明5% 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的速效性和安全性好,但持效性较差。三唑类杀菌剂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0%环丙唑醇悬浮剂第2次药后7、14和21 d的防效均较好,4%四氟醚唑水乳剂防效不突出,其中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是巴斯夫开发的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被FRAC划分为甾醇类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脱甲基抑制剂G1(DMI)亚组,能与靶标高效结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氟嘧菌酯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效较差,可能与生产上长期使用该类杀菌剂从而产生抗性有关。酰胺类杀菌剂20%吡噻菌胺悬浮剂是一种新SDHI(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作用于柠檬酸循环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Ⅱ)的活性从而阻断电子传递,导致不能提供机体组织的能量需求,进而杀死防治对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同时具有渗透、内吸性、杀菌谱广等特点,在本试验中第2次药后7、14和21 d防效优秀,均在90%以上。二苯酮类杀菌剂42%苯菌酮悬浮剂主要通过干扰孢子萌发时附着胞的形成和发育,抑制白粉病孢子的萌发,还可通过干扰极性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和形成,使病菌菌丝体顶端细胞的形成受到干扰和抑制,阻碍菌丝体的正常发育与生长,抑制白粉病菌的侵害,在本试验中第2次药后7、14和21 d防效突出。嘧啶类杀菌剂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的防效亦较好。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20 g/667 ㎡、42%苯菌酮悬浮剂20 g/667 ㎡、40%环丙唑醇悬浮剂10 g/667 ㎡和20%吡噻菌胺悬浮剂30 g/667 ㎡对西葫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且持效期较长,是本试验条件下西葫芦白粉病防治的最佳药剂。生产上,宜将这些杀菌机理不同的化学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也可进行复配使用,从而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原标题:《10种药剂对西葫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作者介绍

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18359)

吴树静(1974-),女,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E-mail:615190035@qq.com

陈夕军(1974-),男,通讯作者,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寄主-病原物互作与绿色防控研究工作,E-mail:xjchen@yzu.edu.cn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4年5月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