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高增产96.2%,耐热又抗病!这17个苦瓜品种,总有一个适合你!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在湘南地区普遍种植,是夏秋季主要蔬菜之一。目前,生产上的品种存在枯萎病发生较严重、耐热性不强、采收时间较短、瓜实蝇为害严重等问题,造成苦瓜产量较低,种植效益不理想,影响了当地苦瓜产业健康发展。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中高海拔地区栽培的抗病、耐热、采收期长、高产、商品性好的苦瓜品种,为本地苦瓜生产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022 年3月在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镇大溪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引进17个苦瓜品种和目前本地主栽苦瓜品种蓝山苦瓜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苦瓜品种共17个,以本地主栽品种蓝山苦瓜为对照。参试品种编号、品种名称与来源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2年3~8月在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镇大溪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基地海拔276 m,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大白菜。试验不设重复,参试的18个品种按编号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小区面积67 ㎡,畦长13.4 m、宽4.5 m,沟宽0.5 m,每畦种植2行,株行距为0.9 m×4.5 m,每个品种种植30株,折算每667 ㎡栽植300 株。每667 ㎡施用生物有机肥500 kg、洋丰复合肥(N-P-K=14-16-15)50 kg 作基肥,栽培行畦面铺设滴灌带,盖0.9 m宽黑色地膜。3月7日播种,育苗棚内电热加温育苗,4月7日定植。各试验区肥水、生产管理一致,参照当地苦瓜大田生产进行,采用棚架栽培,棚上覆盖专用瓜棚网,坐果期用厦门金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护植先生诱粘剂喷于悬挂的黄板上诱杀瓜实蝇。试验期间对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商品果实性状、产量、耐热性、白粉病与枯萎病抗性等进行调查。 

1.3   测定指标 

①物候期   包括播种期、定植期、始收期、终收期。    

②植株性状   每品种随机选5株,于6月23日用卷尺测定主蔓节间长(主蔓第10~15节的长度,计算平均节间长度)、 用游标卡尺测定主蔓直径(子叶节上1 cm处直径),采用卷尺测叶片长(第15节叶片)和叶片宽;调查第1雌花节位及主蔓雌花率(从第1雌花节位开始往上计10节);观察叶形、叶色及生长势。 

③果实性状   每个品种于6月23日随机选取5 个商品瓜,记录瓜形、颜色、光泽度、瓜瘤类型、瓜瘤大小、果实紧实度。用卷尺测定商品瓜纵径和横径,用游标卡尺测定瓜肉厚,用电子秤测定单瓜质量。 

④产量   全程测产,分次记录每小区每次采收的产量,折算每667 ㎡产量。

⑤抗热性,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   抗热性按强、中、弱分级,统计枯萎病死株数量,白粉病抗性依据病情指数分为5级(高抗、抗病、中抗、感病、高感)。

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由表1可知,各品种中,长绿苦瓜始收期6月18日,其余品种均为6 月14日,因7~8月连续2个月高温干燥无有效降雨,后期果实失去商品价值,蓝山苦瓜终收期为8月16日,其余品种终收期均为8月24日。 

2.2   植株性状 

由表2可知,各品种叶形均为掌状,春皓苦瓜和蓝山苦瓜叶色稍浅,其余品种叶绿色。闽研6号苦瓜叶片(长×宽)最大,为18.5 cm×17.3 cm,春皓苦瓜最小,为 14.9 cm×13.8 cm。主蔓直径方面,春皓苦瓜最小,为6.7 mm,闽研6号苦瓜最大,为7.8 mm。春皓苦瓜的节间长最小,为16.9 cm,翠玉苦瓜的最大,为19.2 cm。春皓苦瓜第1雌花节位最低,为第 12.1 节;闽研8号苦瓜第1雌花节位最高,为第 21.0 节。主蔓雌花率方面,新翠苦瓜、闽研8号苦瓜和闽研6号苦瓜最低,均为22.0%,春皓苦瓜最高,为68.0%。综合各品种田间中后期整体生长势来看,7个品种生长势强,其中闽研6号和闽研8号苦瓜最强,6个品种生长势弱,春皓苦瓜和蓝山苦瓜生长势最弱。

2.3   果实性状     

从表 3 可见,参试品种中,春皓苦瓜为长纺锤形,蓝山苦瓜为长圆筒形,其余均为长圆锥形,瓜面均有光泽。春皓和蓝山苦瓜果实为白色,夏丰六号苦瓜、碧绿三号苦瓜、绿宝石苦瓜、丰绿苦瓜、长绿苦瓜、长绿二号苦瓜和雄成6号苦瓜7个品种为绿色,其余品种为白绿色。夏丰六号苦瓜、碧绿三号苦瓜、绿宝石苦瓜、丰绿苦瓜、长绿苦瓜、长绿二号苦瓜和雄成6号苦瓜7个品种瓜瘤为条形,其余品种为粒条相间类型。夏丰六号苦瓜、碧绿三号苦瓜、绿宝石苦瓜、丰绿苦瓜、长绿苦瓜、长绿二号苦瓜和雄成6号苦瓜7个品种无棱瘤,春皓苦瓜瓜瘤小,翠玉苦瓜、新翠苦瓜、闽研8号苦瓜和闽研6号苦瓜瓜瘤大,其余品种瓜瘤中等。瓜纵径,春皓苦瓜最长,为31.2 cm,春帅苦瓜最短,为23.7 cm;从瓜横径来看,翠玉苦瓜和闽研6号苦瓜最粗,均为6.3 cm,春皓苦瓜最细,为4.7 cm。各品种瓜肉厚在 0.8~1.1 cm,春皓苦瓜最薄。从单瓜质量看,翠玉苦瓜的最大,为395.0 g,春秀苦瓜最小,为307.2 g。夏丰六号苦瓜、碧绿三号苦瓜、丰绿苦瓜、翠玉苦瓜、新翠苦瓜、春帅苦瓜、闽研8号苦瓜、春秀苦瓜和闽研6号苦瓜果实紧实度均好,春皓苦瓜最差,其余品种中等。

2.4 产量      

从表 4 可以看出,参试的条瘤类型品种中,碧绿三号苦瓜产量最高,折合667 ㎡产量为2 522.0 kg,比CK(蓝山苦瓜)增产76.7%,其次是夏丰六号苦瓜,折合667 ㎡产量2 347.0 kg,比CK(蓝山苦瓜)增产64.5%,长绿苦瓜产量最低,折合667 ㎡产量1 163.0 kg,比CK 减产18.5%;参试的粒条相间瘤类型品种中,闽研6号苦瓜产量最高,折合667 ㎡产量2 800.0 kg,比 CK(蓝山苦瓜)增产96.2%,其次是春秀苦瓜,折合667 ㎡产量2 504.0 kg,比CK(蓝山苦瓜)增产75.5%,春皓苦瓜产量最低,折合 667 ㎡产量1 352.0 kg,比CK减产5.3%。

2.5   抗热性、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 

2022 年7~8月北湖区高温干旱,连续近2个月无有效降水。7月15日和8月16日2次调查品种抗热性,长绿苦瓜、白珍珠1号苦瓜、珍亮苦瓜、春皓苦瓜、蓝山苦瓜5个品种抗热性弱,主要表现为坐果少、畸形瓜比例高、中后期侧蔓少、中上部叶片黄化甚至干枯;夏丰六号苦瓜、碧绿三号苦瓜、绿宝石苦瓜、新翠苦瓜、闽研8号苦瓜、春秀苦瓜和闽研6号苦瓜7个品种抗热性强,其中闽研6号苦瓜尤其突出,连续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叶片浓绿、分枝旺盛、坐果多、畸形瓜少。6月23日、7月15日和8月16日3次调查枯萎病发病情况,其中6月23日所有品种均未发病,7月15日,长绿苦瓜、长绿二号苦瓜、闽研8号苦瓜、珍亮苦瓜、春丽F30苦瓜、春皓苦瓜和蓝山苦瓜7个品种有枯萎病死苗情况,8月16日观察到所有品种均有发病死苗情况,其中长绿苦瓜最严重,累计为23.3%,其次春皓苦瓜20.0%,蓝山苦瓜16.7%,春帅苦瓜、春秀苦瓜和闽研6号苦瓜最低,均为3.3%。由于试验地地势高,通风良好,中后期干燥,7月15日和8月16日的调查中,大部分品种白粉病发病普遍较轻,仅春皓苦瓜和蓝山苦瓜感病,夏丰六号苦瓜、碧绿三号苦瓜、绿宝石苦瓜、新翠苦瓜、闽研8号苦瓜和闽研6号苦瓜6个品种表现抗病,其余10个品种中抗。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粒条相间瘤类型苦瓜品种中,闽研6号苦瓜产量最高, 667 ㎡产量2 800.0 kg,比CK增产96.2%;其次是春秀苦瓜,667 ㎡产量2 504.0 kg,比CK增产75.5%,春皓苦瓜产量最低,667 ㎡产量1 352.0 kg,比CK 减产 5.3%;参试的条瘤类型品种中,碧绿三号苦瓜产量最高,667 ㎡产量2 522.0 kg,比CK增产76.7%,其次是夏丰六号苦瓜,667 ㎡产量2 347.0 kg,比CK增产64.5%,长绿苦瓜产量最低,667 ㎡产量1 163.0 kg,比CK减产18.5%。

综上可以看出,粒条相间瘤类型苦瓜品种中,闽研6号苦瓜产量最高,抗性较好,商品瓜颜色等外观性状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可推荐在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与推广。条瘤类型品种中,碧绿三号苦瓜产量高,抗性较好,适合当地种植和消费,也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外销品种。

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合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季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采用稀植方式(300株/667 ㎡),参试的部分品种产量差异非常大(最高的闽研 6号苦瓜667 ㎡产量 2 800.0 kg,最低的长绿苦瓜 667 ㎡产量1 163.0 kg),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部分品种如春皓苦瓜、蓝山苦瓜为早熟或早中熟品种,主蔓雌花率高,侧蔓少且弱小,生长势、耐热性和抗病性不强,在露地稀植栽培方式下产量低;部分品种如长绿苦瓜主要是中后期枯萎病引起的死苗导致产量低。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9月下

更多信息,请添加小蔬微信号CJSCZZS004了解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