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快看!亩效益25000元的高效模式,已推广1334h㎡,助农增收5亿元!

常规大白菜栽培模式,于夏末秋初播种育苗移栽,秋末至初冬集中收获,冬季至早春上市,受上市集中、产量大等因素影响,往往售价低,经济效益差。近10年来,在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大拱棚生姜种植区菜农引进日本东北种苗株式会社耐春化、耐抽薹、早熟、抗病的大白菜品种吉锦、今锦,充分利用生姜收获后的冬春季大拱棚闲置期,在不影响下茬生姜收益的前提下种植大白菜,拓宽了增收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采用大白菜、生姜轮作栽培模式,既减轻了威胁生姜生产的姜瘟病、线虫病等土传病害造成的连作障碍,又充分利用了种植上茬生姜后土壤中未吸收的肥料,减少了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采用这种栽培模式每667 ㎡种植大白菜2 500株,每株质量4~5 kg,一般年份每1 kg售价1.0~2.0元,每667 ㎡大白菜收益10 000~25 000元。

目前这一模式在青州市1 334 h㎡大拱棚得到了广泛推广,在不影响生姜收益的前提下,额外增加大白菜收益2.0亿~5.0亿元,经济效益显著。目前青州市早春季大白菜销售到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太原等大城市,其以纤维少、口感好、品质佳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好评。

1   大白菜、生姜轮作模式

大拱棚生姜11月上旬收获,收获后立即耕翻土地,准备种植下一茬大白菜。大白菜于11月底12月初采用冬暖式大棚播种育苗,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移栽入大拱棚,3月底4月上旬大白菜收获后,立即打沟种植生姜。

2   品种选择

大白菜宜选用从日本东北种苗株式会社引进的品种吉锦、今锦,这2个大白菜品种耐低温、耐春化、耐抽薹,冬春季种植,病虫害轻,农药使用量少。另外这2个大白菜品种产量高,纤维少,品质优,适宜作火锅配菜,亦是烹饪美味佳肴的绝佳菜蔬。生姜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山东莱芜大姜。

3   大白菜种植技术

3.1   育苗、定植

大白菜选用北面有土墙的冬暖式大棚育苗。育苗时间11月下旬12月初。育苗土可自行配制或选用商品育苗肥。自制营养土,首先选择土壤肥沃的大田土、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筛好的细河沙按6∶2∶1的比例混匀,为防止蛴螬、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虫害为害大白菜幼苗,配置营养土时用0.5%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加30%精甲·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混匀后备用,随后将自制营养土或商品育苗肥装入育苗穴盘中,按每穴1粒种子播种,播种深度以0.5 cm为宜,然后用喷雾器将苗盘均匀喷配好的药水至湿透。

苗期要保持营养钵土壤湿润,发现干燥要及时喷水。早春茬大白菜苗期容易发生低温春化而导致抽薹开花。除选择吉锦、今锦等耐低温春化大白菜品种外,育苗期间温度控制很重要,白天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当遇冰雪严寒低温天气时,晚上棚内温度低于5℃时要采取生火炉等措施保温。当大白菜苗龄在30~35天,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就可移栽定植。

3.2   栽培管理

大白菜定植前整修好大拱棚,每667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高氮复合肥50 kg,深翻,耙平,整畦。畦宽2 m,每畦定植6行大白菜,株距30~35 cm,每667 ㎡定植大白菜2 500株。

定植后用水瓢浇小水,不可大水漫灌。随后在地面上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畦上撑起小拱棚以抵御1~2月严寒低温天气。大拱棚大白菜温度调控的原则是前期保温后期控温,大白菜定植后正值隆冬严寒天气,因此要做好温度调控,白天温度保持在20~30℃,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温度高于35℃时要揭开棚膜通风降温,傍晚要及时关闭棚膜以保持夜间棚内温度。

进入3月随着气温升高要加大通风降温力度以保证大白菜正常生长。由于前茬种植生姜施用肥料较多,因此大白菜整个生长期施肥量相对较少。施肥本着前轻后重的原则,莲座期结合浇水每667 ㎡追施磷酸二氢钾1 kg,结球期随浇水每667 ㎡冲施尿素10 kg。整个生长期间,结合病虫害防控叶面喷施氨基酸或甲壳素等叶面肥2~3次,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整个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3.3   病虫害防控

冬春季大白菜生长期处于严寒季节,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和蚜虫。对病害以预防为主,霜霉病可在2月下旬初发时,用7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1 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软腐病可在3月上中旬用8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3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蚜虫可在3月上旬初发生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大白菜收获前20~30天停止用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3.4   适时收获

进入3月下旬后气温升高,大白菜有抽薹开花的风险,至3月底4月初,当大白菜结球程度在80%以上时要及时收获。收获时用菜刀砍去大白菜根和多余的菜帮,净菜低温预冷,装箱销售。


4   生姜种植技术

4.1   催芽、播种

3月初从井窖内取出种姜,选用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无病虫健康姜块作种姜,按块质量75 g左右标准掰姜,每667 ㎡准备种姜500 kg左右。于晴天8:00~9:00晒姜,晚上收姜,晒姜2~3天至姜皮发白发亮。晒姜过程中,注意严格淘汰表皮干瘪皱缩、色泽灰暗的姜块,确保姜种质量。

对精选、晒姜后的姜种,用11%精甲·咯·嘧菌酯悬浮剂300倍液加30%噻虫嗪悬浮剂500倍液加甲壳素叶面肥500倍液喷雾,晾干后上炕催芽,催芽温度掌握在22~25℃,20天后,待姜芽生长至0.5~1.0 cm时,按姜芽大小分级后就可以播种了。


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 ㎡准备优质圈肥2 500~5 000 kg、煮熟豆饼(大豆)75 kg、生物有机复合肥 80 kg、硫酸钾 30 kg、硫酸锌2 kg、硼砂1 kg作基肥,撒播到定植沟内,与土混匀。

大拱棚生姜生长周期长,播种密度应小于露地栽培密度,行距60~70 cm,株距25 cm左右,沟深30 cm,每667 ㎡播种4 000株,覆土深度2 cm ,然后耙平土面,浇1次透水。浇水后第2天用33%二甲戊灵乳油800倍液或24%乙氧氟草醚乳油600倍液全棚地面喷雾防控杂草,随后对姜沟覆盖地膜。

4.2   栽培管理

生姜属于喜湿耐阴植物,不耐强光。生姜出苗后,及时进行姜田遮荫,可用水泥柱、竹竿扎成2 m高拱棚架,扣上遮光率为30%的遮阳网遮荫,随着生姜长大8月初撤除遮阳网。在姜苗出齐后,根据天气、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苗期不宜浇水太勤,以膜下浇小水为宜,夏季高温忌中午浇水,以早晚为宜。雨后姜田出现积水应及时排水。

立秋(8月7~9日)前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需4~5天浇1次水,始终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收获前5天浇最后1次水。7月上旬配合浇水每667 ㎡冲施高氮高钾水溶肥50 kg,随后进行1次培土,但培土不宜过多,与沟齐平为佳。8月中旬每667 ㎡开沟追施生物有机复合肥100~150 kg、煮熟豆饼(大豆)50 kg、硫酸钾30 kg,随后进行1次大培土,将沟两侧的土全部培在生姜上,使沟变垄,垄变沟。9 月中下旬根据姜苗长势,结合病虫害防控进行叶面追肥,每7~10天喷甲壳素1 500倍液1次,连喷3次。

4.3   病虫害防控

生姜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精选无病虫姜种、种子处理、精细整地、平衡施肥技术,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免疫力、抗病性。

生姜病虫害种类比较多,病害主要有姜瘟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炭疽病、叶枯病、线虫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姜螟、斜纹夜蛾、蓟马等。

根茎基部病害如姜瘟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可采用冲施木霉菌+蜡质芽孢杆菌来防控,或在发病初期用58%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加25%氰烯菌酯2 000倍液喷雾防治。地上部病害如炭疽病、叶枯病等,可通过喷施17%吡唑·氟环唑悬浮剂1 500倍液加8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加甲壳素叶面肥1 500倍液喷雾防治。

线虫病通过冲施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0 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或20%噻唑膦水乳剂2 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可通过随水冲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地上害虫如姜螟、斜纹夜蛾、蓟马等,可选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0.5%甲维盐乳油3 0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5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液或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生姜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农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4.4   收获

进入11月上旬,大拱棚生姜就可以收获了,收获前5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出姜时用姜叉子将整株姜刨出,抖掉姜块上的泥土,用菜刀砍去姜块上的茎秆,剔除破损姜、病姜,装筐,运往姜井或专用冷库储存。同时要整修大棚、整地,准备种植下一茬大白菜。

欢迎各位读者投稿《长江蔬菜》期刊

投稿邮箱:1733172762@qq.com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9月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