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亩产4000斤,综合抗性强,已在全国多地试验种植,这个辣椒新品种现在就能种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选育

母本R07180A为CMS稳定的不育系,以稳定自交系R07180经过多代不育源导入转育而成的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MS),属于花粉败育型,在湖南、海南、山西、辽宁等多个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均鉴定为不育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

其保持系R07180是农家自留的朝天椒品种,通过单株株系选择法,多代定向提纯复壮选育的自交系。2009年秋天,从湖北衡水收集到的地方农家自留朝天椒品种,资源编号为180;2009年冬季,种植于海南三亚材料圃,观察发现小区一致性好,果实黄白色,锥形;选择单株7株。2010年春季,种植于湖南长沙继续筛选,选择3个单株,2010年冬季种植于海南三亚系谱田,继续观察选择2个株系,并与CMS不育源G16-1A侧交。2011年春季,种植于湖南长沙基地,最后以早熟性、抗性、结果能力为目标,选择180-5号株系,最终确定编号为R07180;同时观察侧交组合结果,发现F1不育,确定为保持系,并继续进行不育系转育。2011年冬至2013年冬,进行不育系回交转育,经过1 a 2代三亚—长沙穿梭转育,达到3 a 6代不育系转育,满足不育性和稳定性,其不育率和不育度达100%,确定不育系编号为R07180A。

母本R07180A不育系,单生朝天,中熟,生长势中等,株型略分散,侧枝较少,茎秆粗壮,紫节,茸毛疏,叶片绿色、卵圆形,表面不平整,叶脉明显;露地栽培株高55~68 cm,植株开展度55 cm×65 cm,大棚栽培株高80~90 cm,植株开展度60 cm×70 cm,始花节位10~12节。果长4.5 cm,果径3.5 cm,果肉厚0.15 cm,单果质量10.0~12.0 g。果实锥形,青熟果黄白色,老熟果红色,果表光滑,果尖钝圆,味辣;种子金黄色,扁平,肾形,千粒质量6.3 g左右。

1.2   父本选育

父本RC15-361-3是遵义地方品种,通过自交分离,选择单株株系多代定向纯化的自交系。从2013年收集贵州遵义地方品种资源,并编号为361,2013年冬季,种植于海南三亚材料圃,以果色、果形、光亮度、辣度及油分等为选择标准,选择7个单株;2014年春季,种植于湖南长沙继续筛选,以抗性和稳定性为标准选择4个单株,2014年冬季在海南三亚选择3个单株,2015年春季在湖南长沙试验田,以早熟性、一致性为标准选择2个株系,2015年冬季种植于海南三亚系谱田,以早熟性、抗性、辣度、结果能力为标准,观察选择1个株系,最终编号为RC15-361-3。在选择株系的同时进行侧交恢复性测试,2016年春季于长沙继续加代,观察侧交确定为恢复系。如此1 a 2代三亚—长沙交替采用单株选择法经过3 a 6代的自交纯化选育而成的遵义朝天椒自交系。

父本RC15-361-3是遵义朝天椒,单生,中早熟,株型高大,节间稀疏,茸毛中等,叶片卵圆形、深绿色,表面平整;露地栽培株高80 cm,植株开展度50 cm×65 cm,大棚栽培株高100 cm,植株开展度60 cm×65 cm,始花节位14节左右,果长3.6 cm,宽3.5 cm左右,单果质量15.0 g,果实近圆球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表光滑,耐热性好,味香辣,油分含量高,综合抗性较强;种子金黄色,扁平,肾形,千粒质量5.1 g左右。  

1.3   品种选育

该品种为杂交一代种,为湘研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品种,以CMS不育系朝天椒R07180A为母本,以遵义朝天椒自交系RC15-361-3为父本,于2016年冬在海南三亚配组,配组代号为CJ16-188,2017年春夏季在湖南长沙、山西原平及贵州遵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8、2019年分别在海南、湖南、河南、贵州及云南等生态区域环境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2020年分别在河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区进行生产性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圆珠四号整齐一致性、稳定性好;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果实小锥形,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实一致性好,果表有光泽,商品性优,适合泡制、腌制加工。抗倒伏性强,耐热性、耐旱性强,抗疫病,中抗炭疽病和病毒病。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辣椒(2022)430765。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7年在湖南长沙、山西原平、贵州遵义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圆珠一号为对照(CK)。露地起垄盖膜,单垄双行定植,栽培管理模式均按照当地主要栽培管理方式,包括播种育苗和定植时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9 ㎡。分4 次进行采收,采收标准为成熟红果,按小区实际产量折算成667 ㎡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表1),圆珠四号平均产量为1 909.3 kg/667 ㎡,比CK增产7.0%,增产达显著水平。

2.2 区域试验 

2018、2019年分别在湖南、海南、河南、贵州及云南等地区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栽培习惯和不同管理水平的区域进行适应性试验,以圆珠一号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省份选择3个适应性点,湖南为长沙、衡阳、怀化,海南为三亚、陵水、海口,河南为柘城、商丘、周口,贵州为金沙、湄潭、安顺,云南为昆明、玉溪、砚山;每试验点3次重复,小区面积12~15 ㎡,分4 次进行采收。试验结果表明(表2),圆珠四号鲜椒平均667 ㎡产量为1 955.3 kg,比CK增产6.5%;其中2018、2019年鲜椒平均产量分别为1 982.9、1 927.7 kg/667 ㎡,分别比CK增产5.9%、7.2%;鲜椒产量差异显著。

2.3 生产试验 

2020年参加河南、湖北、贵州、云南地区的生产试点试验,以圆珠一号为对照(CK),小区试验面积为1 334~2 001 ㎡。由表3可知,圆珠四号平均鲜椒产量为1 975.4 kg/667㎡,比CK 增产5.8%,增产达显著水平。

2.4 商品性及品质

圆珠四号主要农艺性状见表4,始花节位12 节左右,平均株高85.2 cm,株幅73.5 cm×83.0 cm,果长3.6 cm,果宽3.4 cm,均比CK大0.5 cm,果形指数1.1,单果质量13.8 g,比CK重1.4 g。2019年3月,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生理实验室对圆珠四号及CK等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圆珠四号果实中含维生素C 141.63 mg/100 g、辣椒素1.533 g/kg,干物质含量为14.71%(表5),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5 综合抗性

2018、2019年在贵州湄潭适应性试验中,于自然发病条件下,对圆珠四号的田间抗病性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表6),圆珠四号抗疫病,中抗炭疽病及病毒病;病情指数均低于CK。田间表现出抗倒伏性强,耐热性和耐旱性强,耐寒性和耐涝性中。

3   品种特征特性

圆珠四号是杂交F1代,单生圆珠朝天椒品种,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半直立;露地栽培株高85.2 cm,株幅73.5 cm×83.0 cm,始花节位11~14节;叶片绿色,披针形,叶脉明显;果实小锥形,果顶圆,果长3.6 cm,果宽3.4 cm,肉厚约0.15 cm,以2个心室为主,单果质量13.8 g;前后期果实一致性好,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表光亮,味香辣,皮薄肉脆;单株挂果多,丰产性好,易采摘,适合鲜椒泡制、酱制,平均鲜椒产量为1 900~2 000 kg/667 ㎡。综合抗性和适应强,抗疫病,中抗炭疽病及病毒病;抗倒伏性强,热性和耐旱性强,耐寒性和耐涝性中;适合在山东、河南、湖北、贵州、云南及四川等地区春夏季露地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

北方采用大棚基质穴盘育苗,南方采用大棚泡沫盘漂浮水培育苗;12月下旬至翌年2月播种,用种量20~30 g/667㎡;出苗后控制大棚内温度和湿度,注意加强通风排湿;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及灰霉病等苗期病害;注意保持育苗基质水分和肥料养分,培育壮苗,移栽前需控苗和炼苗。

4.2 适时定植

3~4月定植,选择晴天或多云天气的下午进行定植,忌在晴天上午或雨天定植,参考株行距45 cm×45 cm,一般定植密度为2 200~2 600株/667 ㎡。定植后应及时浇定根水,当天或第2天喷1次药,以杀菌剂为主;定植7 d左右,进行田间检查,发现死苗、缺苗的及时补苗。

4.3 合理施肥

结合整地深翻,重施有机肥,适时追肥。2/3有机肥于深耕时施入,1/3有机肥、2/3磷钾肥和复合肥于整地起垄时施入;定植缓苗7~10 d后,轻追1次发棵肥,蕾期或开花期追肥1次,之后每采收1批,追肥1次,后期植株长势缓慢时适当增施氮肥,以促进营养生长,提高产量。

4.4 综合管理

根据种植地块土壤类型和肥力情况,调整肥料用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发现并处理中心病株;苗期主要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成株期主要防治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青虫、蚜虫、螨虫、蓟马等。

4.5 及时采收

及时分批次采收,根据市场行情采收青椒或红椒,青、红椒均可鲜食,红椒还适合干制或酱制。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2月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