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增收可达106.44%,全生物降解膜和小拱棚栽植模式效益明显

早春期间春寒料峭,仅靠大棚设施增温并不能满足芦笋在早春季节里出笋的积温要求,为使芦笋在春节前上市,棚内畦面还需要覆膜增温保墒。应用传统PE地膜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为害,且PE地膜虽然可以起到保墒增温效果,但需人工每天观察笋芽出土情况,及时开孔帮助芦笋破膜,较耗费人工,若开孔不及时,极易导致笋头弯曲,失去商品性。因此,技术人员积极探索了全生物降解膜替代PE地膜在早春芦笋上的应用方式,发现早春时期采用全生物降解膜覆盖,既可起到保墒增温效果,又可使芦笋自主破膜,无需人工辅助,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促进芦笋嫩茎提早抽生、增产优产的实际应用中,厚6 μm的可降解薄膜覆盖是可选优良规格,但尚且没有同一宽度不同厚度的生物降解膜对芦笋早春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王军等在苏北地区通过对大棚多层覆盖小气候效应研究发现,冬春季不同处理的日均气温中,大棚+小棚+地膜覆盖>大棚+地膜覆盖>大棚覆盖,日均地温、最高地温、最低气温和最低地温在不同处理间的变化趋势也是如此,而不同的覆膜处理对最高气温影响不大。宋明军等研究了甘肃武山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在冬季的保温效果,发现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可以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且单层覆盖时会出现逆温现象,而多层覆盖则没有逆温现象。

为减少逆温现象的影响,本试验深入探索研究连栋大棚内同一适宜宽幅的2种厚度全生物降解膜和小拱棚的多层覆盖组合对早春设施芦笋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其在不同效益要求下的较优选择,并观察记录了全生物降解膜的自然降解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时间和材料

试验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围垦十一工段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连栋大棚内,试验大田土壤为砂壤土,通气排水性好。试验作物丰岛1号芦笋(2014年5月定植),试验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供试材料为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 μm×100 cm、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和小拱棚(宽0.9 m,高0.6 m,上覆厚10 μm的塑料薄膜)。

1.2   试验方法

选取上述生物降解地膜开展早春覆膜试验,设5个处理,具体如下:处理1(C1):地覆6 μm×100 cm(厚6 μm、宽幅100 cm)的全生物降解膜;处理2(C2):地覆8 μm×100 cm(厚8 μm、宽幅100 cm)的全生物降解膜;处理3(C3):地覆6 μm×100 cm的全生物降解膜+小拱棚;处理4(C4):地覆8 μm×100 cm的全生物降解膜+小拱棚;处理5(CK):小拱棚。每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45 ㎡。试验区除膜覆盖不同外,其他农艺措施一致。

1.3   观察、调查项目、方法和要求

①芦笋生长情况   自2020年12月30日覆膜或加盖小拱棚后,每天观测芦笋生长情况,记录不同处理对芦笋生长的影响。

②芦笋产量调查   产量测量自1月18日开始,2月7日结束,每2 d进行1次采收调查,采收地上部分高度达38 cm及以上的芦笋嫩茎作为标准,测产共计21 d。并统计收获的笋数量。

③芦笋分级标准   参考梁训义等的方法,并作部分改进,具体如下:分试验区采摘捆扎至实验室按统一长度38 cm切去老根后分级,Ⅰ级,粗度1.1 cm以上,嫩茎直,茎秆圆,包头紧密,颜色嫩绿,商品性好的嫩茎;Ⅱ级,粗度1.1 cm以上,嫩茎弯曲,茎秆偏扁,包头松散,颜色发黄,商品性差的嫩茎;Ⅲ级,粗度在0.8~1.1 cm,嫩茎直,茎秆圆,包头紧密,颜色嫩绿,商品性好的嫩茎;Ⅳ级,粗度在0.8~1.1 cm,嫩茎弯曲,茎秆偏扁,包头松散,颜色发黄,商品性差的嫩茎;Ⅴ级,畸形嫩茎及粗度在0.8 cm以下的嫩茎。该标准中,Ⅰ~Ⅳ级为商品笋,Ⅰ级和Ⅲ级为优质笋,Ⅴ级不具备商品性。

④可降解膜降解情况调查   每小区随机选3处0.5 m×0.5 m的观察点,采取定点持续监测,记录地膜颜色、形态以及表面完整情况的变化。观察记载各全生物降解膜达到降解阶段划分标准的时间。不同阶段划分标准如下:阶段A,诱导期,即从覆膜到垄(畦)面地膜出现多处(每延长1 m出现3处以上)≤2 cm自然裂缝或孔洞(直径)的时间;阶段B,开裂期,即垄(畦)面地膜出现≥2 cm、<20 cm自然裂缝或孔洞(直径)的时间;阶段C,大裂期,即垄(畦)面地膜出现≥20 cm自然裂缝的时间;阶段D,碎裂期,即垄(畦)面地膜出现碎裂,最大地膜残片面积≤16 c㎡的时间;阶段E,无膜期,垄(畦)面基本见不到地膜残片。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9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PSS 22.0软件采用Tukey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厚度生物降解膜对早春芦笋生长情况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C2、C3和C4的首次采笋时间较CK早2 d。在出笋始期出笋数中,C1和C3的出笋数与CK的出笋数无明显差异,但在首次采收前出笋数中,C1和C3的出笋数与CK的出笋数存在显著差异;C2和C4的出笋始期出笋数、首次采收前出笋数分别为19.00、15.00根和49.00、46.00根,显著高于CK及另外2个处理。

在田间调查中发现,芦笋的条形、粗细对能否正常破膜影响较大,对于出土即弯头的芦笋嫩茎,不论是6 μm厚还是8 μm厚的降解膜,皆存在无法正常破膜而出的现象,如图1所示。对于早春较细弱的芦笋嫩茎,只要条形笔直,仍可正常破膜,如图2所示。

2.2   对芦笋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C1、C2、C3、C4 4个处理的产量均与CK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C2、C4与C1、C3的产量也存在显著差异。C2和C4 2个处理较CK增产63.48%和88.05%,C1和C3 2个处理较CK增产30.38%和34.81%,由此也可看出,在全生物降解膜厚度一致的条件下,加盖小拱棚的C3和C4的产量均比不加小拱棚的C1和C2高。

2.3   对商品笋及优质笋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C1、C2、C3和C4 4个处理的商品笋质量和优质笋质量都高于CK,C2和C4的商品笋质量较CK分别高60.93%和84.23%,C1和C3的商品笋质量较CK分别高32.97%和35.48%,其中C2和C4较C1、C3和CK增产尤为明显;在优质笋方面,C1、C2、C3和C4的优质笋率均低于CK,C2和C4的优质笋率分别低于C1和C3,但于CK相比,C2、C4、C1和C3的优质笋质量增产率分别是32.16%、27.75%、7.49%和9.25%。

2.4   地膜降解情况

由表4可以看出,厚度为6 μm和8 μm的生物降解膜在本次试验中的诱导期、开裂期和碎裂期无差异,且都未出现无膜期,如图3所示。

2.5   对早春芦笋效益的影响

每次采收的芦笋均分类出售上市,但由于芦笋早春时期价格高、价格波动频繁,优质笋、商品笋和Ⅴ级笋价格不同,因此小区芦笋每次收益是各等级采收量乘以采收当日等级价格计算所得,每667 ㎡芦笋产值为试验期间每次收益的和。平均单价是试验期间每667 ㎡芦笋产值与每667 ㎡总产量的比值,因为各等级数量不同,单价也不同,导致各处理平均单价有差异。成本主要包括小拱棚的搭建和拆除,全生物降解膜的覆盖,以及全生物降解膜和小拱棚膜的成本,根据田间统计,搭建小拱棚和覆盖全生物降解膜的每667 ㎡人工成本基本相同,统一计作43.26元,主要人工差异在C3、C4和CK需回收小拱棚,667 ㎡人工成本计作86.52元;667 ㎡膜成本数据如表5,667 ㎡效益=667 ㎡芦笋产值-成本。由表5可以看出,C1、C2、C3和C4 4个处理的667 ㎡效益均明显高于CK,C2和C4的667 ㎡效益较CK分别增加106.44%和93.68%,C1和C3的效益较CK分别增加67.22%和27.22%。

3   结论与讨论

产量影响方面,对早春芦笋而言,4种处理较对照均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其中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处理的产量较小拱棚(CK)高63.48%,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小拱棚覆膜的产量较小拱棚(CK)高88.05%;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覆盖的2种方式对提高产量效果较好。

商品笋产量和优质笋产量影响方面,铺设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C2)或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加盖小拱棚(C4)对设施早春芦笋的商品笋产量和优质笋产量也有所提升,分别比CK高60.93%、32.16%和84.23%、27.75%。在商品笋率和优质笋率中,加盖了小拱棚的比不加盖小拱棚的低,可能是加盖了小拱棚的处理,由于小拱棚膜面的离地距离不够高,畦面两边生长的部分芦笋出现了弯笋现象;大棚内光照强度由棚外光强与棚膜的透光性决定,棚膜的透光性又受棚膜的吸收与反射作用以及膜凝结水滴或尘埃污染等影响,在光照方面,大棚+小棚+地膜<大棚+地膜=大棚,本研究中,可能是由于小拱棚膜和全生物降解膜不是无滴膜,早春早晨容易在膜内结露且较长时间无法从膜上消失,导致透光率下降,影响了小拱棚和全生物降解膜的保温性能,从而可能降低了商品笋和优质笋的产量。

经济效益方面,相比小拱棚(CK),4种处理较均明显增效,全生物降解膜的使用较小拱棚覆膜处理减少了拆除小拱棚和薄膜回收的人工成本,综合计算,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处理的667 ㎡效益较小拱棚(CK)提升106.44%,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小拱棚覆膜处理的667 ㎡效益较小拱棚(CK)提升93.68%,早春时期效益明显。

生态效益方面,金军等提出不同厚度的降解膜降解时间不一致,且在设施大棚内和露地条件下因受光、热、水不一致,其控草与降解速率也不一致,而本试验结果表明,6 μm和8 μm厚的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过程及状态无明显差异。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是在微生物、氧、光等自然条件作用下,在完成了对农作物的保温、保墒、除草等功能后,逐步分解成细微粉末,直至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实现对农田环境的无害化,全生物降解膜的使用对农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在设施芦笋早春覆盖降解膜促早增产增效的田间生产中,可优先考虑使用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8 μm×100 cm全生物降解膜,值得注意的是要关注降解膜使用田块芦笋的长势,选择芦笋长势粗壮、笔直的田块使用。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2月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