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赶紧治!这个病害,严重时发病率超50%!附4种防治方法

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一年或二年生蔬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公元5-7世纪传入中国。莴苣栽培方法简单、营养物质丰富、食用方式多样,深受百姓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湖北莴苣栽培面积约6 667 h㎡,其中武汉市莴苣生产规模约为2 000 h㎡,主要分布在新洲、黄陂、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等远城区。

菌核病是莴苣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露地和保护地栽培都有发生,以春季莴苣发病较重。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在10%~20%,严重时发病率50%以上,对莴苣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给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莴苣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症状识别

菌核病主要为害莴苣的茎部和叶片,以茎基部受害最重。叶片发病时,表现为顶部叶片发黑,呈烧焦状(图1)。茎基部发病,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图2),逐渐蔓延到整个茎部或叶柄(图3),造成整株感染,有时,病部还会出现裂开的症状(图4)。湿度足够大时,病部呈湿润软腐状(图5),表面形成浓密的棉絮状白色菌丝,之后形成菌核(图6)。菌核初期为白色,后期变成黑色鼠屎状颗粒(图7)。发病严重时,整株腐烂瘫倒,丧失商品价值。菌核病引起的软腐没有臭味,是区别于细菌性软腐病的特征之一。

2、发生特点

莴苣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核的形式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病残体中越冬,可存活1~3年。环境条件合适时,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通过气流传播蔓延。

初侵染时,子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通常从衰老、局部坏死组织或受伤组织侵入。当病原菌侵染能力增强后,可直接再侵染健康茎叶。发病后产生的菌丝、病组织与健康植株接触,也可导致发病。

菌核病适宜发病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另外,植株过密、通风不畅、光照不足、排水不良、湿度过大、偏施氮肥、枝叶徒长、长期连作等,都是菌核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3、防治方法    

为有效控制莴苣菌核病发生为害,要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原则,积极开展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病品种  

实际生产中,带红色的莴苣品种通常抗病性较强,可根据本地生产特点和消费需要,因地制宜选用抗菌核病的莴苣品种,武汉地区可选用红叶莴笋、红皮圆叶、挂丝红等较为抗病的品种。

3.2 避免连作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特别是避免与菊科作物连作,建议与茄科、百合科、豆科等作物进行轮作。必要时实行水旱轮作,使菌核在水中腐烂、灭亡。

3.3 注重田间管理

土壤深耕、勤翻、暴晒,减少土壤菌源,抑制子囊盘出土;覆黑膜栽培,将子囊盘阻隔于膜下,使其光照不足无法正常发育,降低初侵染概率;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布局种植密度,便于通风透光、降湿排水;及时清理病残体,进行集中销毁;增施磷、钾肥,避免氮肥过量;田间农事操作尽量减少植株机械损伤。

3.4 开展药剂防治   

在莴苣菌核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推荐使用的药剂及剂量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50%嘧霉胺悬浮剂800~1 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性使用,并注意药剂之间的合理轮换。

建议间隔7~10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2~3次。用药时对植株茎基部等重要发病部位重点喷雾。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1年12月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