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高架离地栽培,户均纯收入超10万,还能降低劳动强度!

江苏省是中国优质草莓生产地之一,盐城市盐都区因温和的气候和适宜的土壤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起草莓产业逐渐壮大,现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产业。近年来,盐都区主动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引进草莓高架化离地栽培技术,进一步推进草莓产业发展。

高架化离地栽培草莓技术能充分利用空间条件,在提高草莓质量和产量的同时,还能克服草莓种植的不利因素,降低草莓种植的劳动强度,增加种植户收入。

“H”型草莓培育高架

为推动盐都草莓的全产业链规范化建设及全区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盐都区引进草莓高架化离地栽培技术。从高架建设、草莓栽培基质选择、种苗选择及管理、水肥管理、温度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草莓高架化栽培模式,旨在提升盐都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将高架化离地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典型案例分析

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大力发展大棚高架化离地草莓栽培技术,积极推广“一户一棚”,鼓励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发展10~20亩(0.67~1.33 h㎡)规模适中的大棚种植草莓。新民村共有100多农户自主发展“一户一棚”,全村草莓种植规模近3 000亩(200 h㎡),户均纯收入超10万元。这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是成功的一步。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棚室栽培

草莓高架化离地栽培通常选择独栋玻璃温室、塑料薄膜温室或塑料薄膜钢架大棚,配有控温、控湿及控光照的设备,可对棚内环境进行调控。大棚南北走向,东西两侧及上部装有卷膜器,从而实现春夏秋通风调温的效果,放风口均装有30~40目的防虫网,在棚顶安装电动遮阳网,遮光率控制在50%,温室也需具备这些设备或功能。

2.2 高架栽培

高架草莓栽培使用组装式高架结构,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高架可分为“H”“A”型高架,“H”型高架系统的结构形状呈“H”字形,通常采用多层悬挂篮式栽培,可有效利用空间,提高产量;“A”型高架结构形状呈“A”字形,易于搭建,光照充足,利于植株生长。栽培架的高低、宽窄和架距根据草莓培育季节、实时气候、栽培期限等进行调节。这种栽培方式既可保证草莓种苗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经济成本投入,使草莓工厂化育苗存在可能。

2.3 种苗选择及管理

应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强、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盐都高架草莓主要选取初恋的味道、紫金香雪、白雪公主等优质品种进行栽培。定植前,对种苗消毒,确保种苗健康。选用根系发达、新叶超过3片、绿色健壮的小苗,以确保草莓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定植前,检查设施内是否有加温设备,以确保草莓生长所需的适宜条件,且应检测基质的肥力。盐都草莓的定植日期通常在8月底至9月中旬,第1次剪匍匐茎的时间是在定植后2~3个月,可提高草莓的出苗率。高架草莓留苗不仅能延长采摘期,增加草莓产量,促进植株更新以保持植株活力,还能通过减少草莓植株间的密集度,促进株间空气流通和增加光照面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影响。母株株距不小于15 cm,以确保各株系根部不相互缠绕,进而保证草莓幼苗的成活率。

草莓优质品种选育

2.4 栽培基质

菇渣是栽培基质的理想材料,以菇渣、椰糠、珍珠岩、园土按体积比1∶1∶1∶1配制基质,可有效解决常规基质保水性不佳及pH值、EC值不易控制的问题。此外,以椰子壳经堆肥、发酵等工艺制作的椰土,具有透气性好、保水性佳的特点,pH值可控制在5.8~6.8。将椰土作为草莓的栽培基质,可保证基质偏酸性,初始EC值小于0.5 mS/cm,总孔隙度大于60%,总养分在2%~5%。

定期更换基质可保证其有效性。一般来说,草莓栽培基质可使用2年,定期更换后,需进行消毒处理。通过利用蒸汽消毒机对旧基质进行消毒,以除去基质中的虫卵、病毒等有害物。蒸汽消毒机采用蒸汽法消毒,用200℃高温蒸汽加热基质,同时搅拌基质使其受热均匀,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后适当补充肥料使基质恢复标准水平,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此外,基质混合过程中需保持基质湿度,避免植株生长不良。

2.5 灌溉施肥系统

草莓生长需适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N、P、K等元素。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合理配比肥料元素,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烧苗。

草莓不同生长期营养液的配制比例

生长初期:

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锰∶硫酸铵∶磷酸二氢钾=5∶4∶2∶1∶1

开花期:

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锰∶硫酸铵∶磷酸二氢钾=10∶11∶5∶1∶2

果实膨大期:

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锰∶硫酸铵∶磷酸二氢钾=5∶8∶3∶1∶2

总的来说,草莓高架栽培的水肥管理需精细控制,应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进行调整和管理,保证草莓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依据草莓高架的尺寸,建造PVC立体灌溉架,各层应设置独立的控制阀,滴孔间距10 cm。

草莓是水分需求量较大的植物。在灌溉上,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病害。同时,排液系统由排液管道和废液池等组成,排液系统可将废液排到废液池中,后期可对废液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二次利用。

2.6 温度和湿度控制

栽培草莓需注意精确调控环境温度。通过探测设备实时采集温室环境数据,并利用电子设备实时控制不同发育阶段草莓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不同生长期环境温度控制范围

定植至缓苗期:

应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必要时夜间可覆盖棉被

现蕾期:

控制白天棚温在25℃,夜间20℃。

膨果期:

控制白天棚温在26℃左右,夜间8℃左右

成熟期:

控制白天棚温在20~25℃,夜间5~8℃。

若冬季棚内栽培基质温度低,可采用石墨烯电热膜加温技术,石墨烯电热膜可持续加热,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以实现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对室内供暖,该技术有利于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实现高产优质生产。

湿度控制应根据各时期草莓植株的需求而定。缓苗期,草莓所需湿度约50%,现蕾期约60%,开花期约40%,成熟期约65%。

2.7 放养蜜蜂

采用蜜蜂授粉可使草莓花粉传播更加均匀,草莓花朵受精更加充分,长出的果实更加均匀、圆整,畸形果少、质量高,更受市场欢迎,同时,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在大棚内每667 ㎡放置2箱蜜蜂,每箱3 000~5 000只,以保证每株草莓有1只以上的蜜蜂为其授粉。蜂箱放置在光照较好的地方,利于蜂群生活。蜂箱出口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蜜蜂飞出时撞棚死亡;防治病虫害时,切勿喷洒对蜜蜂有害的药剂。

2.8 病虫害防治

草莓高架栽培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准则,主要防治蓟马、蚜虫、红蜘蛛等虫害,以及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生物防治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如选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天惠)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3亿CFU/g哈茨木霉菌(拜沃)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防治灰霉病;同时,在棚室内释放捕食螨、草蛉等天敌减少虫害的发生,平均每667 ㎡投放2万~3万头捕食螨防治红蜘蛛为佳,平均每667 ㎡投放500~1 000头草蛉防治蚜虫为佳。

物理防治,在大棚、温室装配30~40目的防虫网,并在顶部悬挂黄板、驱虫诱杀灯等减少虫害的发生。如盐都当地20亩(1.33 h㎡)大棚应安装对应覆盖范围的驱虫诱杀灯,每667 ㎡安装15~25片黄板;还可用生物电技术防治灰霉病和白粉病,即在大棚中央安装1~2条金属丝,通电后的金属丝也可将空气中的水雾凝成水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化学防治,如利用嘧菌环胺、四氟吡唑酯、乙基多杀菌素、联苯菊酯、乙螨唑等化学药剂。

①灰霉病 可采用4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每隔7~8天喷施1次,连续喷3~4次。

②炭疽病 定植前7~10天,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800倍液各喷施1次;发病后,可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喷施,每隔5~6天喷施1次,连续喷3~4次。

③白粉病 可用20%四氟·吡唑酯水乳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每隔7~9天喷1次。

④红蜘蛛 可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倍液或10%乙螨唑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喷施防治。整个生长季以2~3次为宜,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⑤蓟马 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8~9天喷1次,连喷2~3次。

⑥蚜虫 采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8 000~10 000倍液防治,每隔7~9天喷1次,交替进行。

2.9 果实采摘

草莓采摘过程中要剪断果柄,轻取、轻放,不损伤花萼及果面,分级包装。随着高架化离地栽培草莓规模的扩大,一种驾乘式草莓采摘车的设计被提出。该草莓采摘车的动态识别控制的精确度达到了85%及以上,能满足实际采摘作业的需要,且适于长距离的全生产性采摘作业。现场称重—包装系统大大降低了采摘成本,并减轻了劳动强度,从而提升了采摘质量。

原标题:《盐都设施草莓高架化离地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介绍

孙传文,盐城市盐都区果蔬园艺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007

乔炫桓,赵俊豪,孙淼,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盐城师范学院

许林林,通讯作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5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