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让盐碱地变成“聚宝盆”——玉门盐碱地治理一线观察

良田成方,钢架温室大棚连片,瓜果蔬菜四季常青……玉门昔日“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盐碱戈壁荒滩,变成了如今的幸福粮仓和果蔬园。

“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是玉门市柳湖镇、独山子乡、六敦镇等移民乡镇,以前盐碱地影响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20世纪90年代,我从定西岷县搬迁到玉门市柳湖镇富民村,刚来这里时,茫茫戈壁滩上全是盐碱地。为解决移民的吃饭问题,政府平整盐碱地为村民开辟新耕地,始料未及的是,第一年种植的小麦、玉米根本没出苗子。”玉门市柳湖镇富民村村支书梁宏军说。

怎样才能让盐碱地变成沃野良田呢?玉门市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和治理。

“在碱大的地方垫沙,在沙大的地方垫土,冬灌的时候给水里放上土壤改良剂。”梁宏军说,尽管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连续试种两年,抛开水肥成本,一亩地的收入只有200元,为养家糊口,人们只好外出打工。

“那几年都是人在养地,地不养人!一年打工挣的钱全部投在地里,可是不见起色。后来政府免费提供有机肥、土壤改良剂,指导村民秸秆还田、种植抗盐碱性作物和品种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于是,村民种上了耐碱性好的棉花、孜然、茴香等经济作物,当年就有了收益,一亩地种植棉花收入1500元,种植孜然收入1600元,让农民种地有了信心。”梁宏军说。

在科技的助力下,原本难以利用的盐碱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以前盐碱地干时硬邦邦的,浇水后白花花的,种一茬赔一茬。现在,种上了政府引进的抗盐碱性好的玉米新品种,产量由以前的每亩700斤提高至1600斤,小麦由之前的每亩300斤提高至1000斤左右。”柳湖镇富民村副主任高厚峰说,土壤和品种改良后,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柳湖镇富民村通过大面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蔬菜产业,帮助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2015年以前这片地种不出粮食,市上派技术人员指导,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大棚,并配套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一个大棚一年产两茬西红柿,收入2万元左右。我有9个蔬菜大棚,一年收入18万元左右。”富民村村民石勤红说。

在玉门市独山子乡,当地利用改良的盐碱地建造了380亩的联体拱棚蜜瓜种植基地,亩均蜜瓜收入达到7000元,另外,农民一亩地一年还有600元的土地流转费收入。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

玉门市特殊的气候与土质,使得盐碱地集中连片,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小金湾、柳湖、独山子和六敦四个移民乡镇,耕地盐碱化程度高。为确保每个移民有地可耕,保证移得来、稳得住,且能致富增收,玉门市一直把土壤盐碱地改良利用作为中低产田改造、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开展了盐碱地改造与治理工作。

数据显示:玉门市现有盐碱地61.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9.56%。为提高耕地质量,玉门市打出了一套治理盐碱地的“组合拳”,目前已经改良盐碱地19.4万亩。

“我们通过修筑防渗渠、排水沟、引水渠等排除土壤中的盐分,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对盐碱地进行深耕深松、拉沙压碱,挖碱换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业措施,培肥地力,防止返盐;通过种植苜蓿、油葵、红花、甘草等耐盐先锋作物,提高有机质含量,加快土壤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化学改良剂和土壤调理剂,降低了土壤的含碱量。”玉门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洪平介绍,通过采取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多重措施对盐碱地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改良,耕地质量提高1至2个等级,农作物增产10%左右,亩均收入较整治前提升30%,耕地质量明显提升。

近年来,玉门市把改良好的地块作为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区,集成引进优良品种、北斗导航系统、精量播种、深翻深松、水溶专用肥、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滴灌和空地一体植保等关键技术,试验推广的小麦浅埋滴灌种植模式,亩均产量达500公斤以上,推行玉米宽窄行密植水肥调控吨粮田种植技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创建吨粮田6万亩,提高了种植水平,促进了节本增效。

下一步,玉门市将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从2025年至2035年,改造剩余的41.9万亩盐碱地,全面发展壮大盐碱地特色农业。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