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增产5倍,亩年产值超10万元!这些“历经生死”研发的新技术,几乎全国都在用

使用工量减少三分之二

单位面积增产5倍

户年均纯增收3万元以上

他做了什么?

......

做过高校教师、创办培训学校,如今却在大搞农业产业——这是46岁何桂清的前半生。人们常说“学而优则仕”,他却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从象牙塔走进田埂路,做起了“田专家”。

而这一切的起点始于一个朴素的心愿——让学生们吃上放心菜。

图片来源:指尖岳麓

从为学生种菜到大搞农业

高校教师变身乡村新农人

羊肚菌,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药用菌、高档食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着“菌中元宝”之称,一般野生生长于四川、云南、广西一带丛林中,对土地、光线、温度和湿度要求极其苛刻,当时国内人工栽培很少,湖南更是空白。

为何会与羊肚菌结缘,这还要从何桂清的创业史说起。大学毕业的何桂清与朋友合伙在长沙创办培训学校。为了确保学生的食品安全,何桂清选择在长沙租地种植蔬菜。

经多方辗转,他找到了位于岳麓区学士街道学华村的一块土地,用作学校的“专属菜园子”。同时,何桂清与一家农业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各投资100万,他出土地,对方出技术,而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蔬菜不打农药。

谁料,蔬菜年年亏损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第一年,对方虽然为食堂供应了蔬菜,但种植基地却出现了经营危机,200万本金一分不剩,还倒欠工人75万元工资。

何桂清与学华村签署了2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并且到期后自动续约一次,这意味着他拥有这片承包土地40年的使用权。为了不浪费这片土地,何桂清接过“烂摊子”。他结清了农业公司的欠款,并开始尝试自己开发农业项目,挽回损失。这也成为何桂清一生的转折点。

从三尺讲台到农业长征

从半路出家到弯道超车

何桂清认为在泥土里“淘金子”,关键在于种植的农产品要种得出来、卖得出去、市场价好、存在门槛。为了淘出这颗“地黄金”,何桂清奔赴全国各地调研,试验了灵芝、铁皮石斛、金线莲、虫草花、松茸等众多品种后,最终选定了羊肚菌。

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因为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且整个过程不能接触丝毫农药等污染,羊肚菌人工种植非常困难。事实上,当时国内外许多科研院所均在实验仿野生环境人工种植羊肚菌,但也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说,何桂清在缺乏参照方案的情况下选择“驯化”羊肚菌,这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更是摸着黑赶路。

2012年,为了采集优质野生菌种,何桂清独自一人前往云南省香格里拉鲁甸县。香格里拉,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向来被誉为“人间最接近天堂之地”。但何桂清无暇欣赏这种因远离尘世而产生的近似世外桃源之景。他肩负重任、跋山涉水,甚至在途中经历了一场“生死历险”。

图片来源:红网

直到现在,何桂清都难以忘记10年前那种命悬一线的恐惧感。那一天,他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驾车前往山林深处寻找羊肚菌。

广袤的原始森林与连绵起伏的山丘造就当地异常凶险的路况—狭窄的道路两侧,一边是峻峭的高山,一边是奔腾的金沙江。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老司机”,在这条路上仍然可能遇到难以应付的突发情况。

何桂清记得,那是在道路某个拐弯处,一辆货车突然迎面驶来。他们的车开在道路中间,司机情急之下向内打方向盘紧贴着峭壁,货车从一旁呼啸而过。

正当何桂清等人刚要松一口气时,就发现货车后面紧随着一辆大型农用车。当时他所乘坐的汽车卡在了石缝中,无法挪动,而农用车发现他们的时候也来不及刹车或转向了。农用车像切蛋糕一样,将汽车从车头到车尾整个切断,坐在副驾驶的何桂清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是人工种植羊肚菌过程中,何桂清遭遇的最为惊险的一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带回去这批菌种长势良好。“当时,这个消息一出来引起了全省的轰动。”何桂清骄傲地说,这是羊肚菌首次在省内无栽培经验基础、无成熟技术的前提下被他这个非专业人士大面积种养成功。

或许是因为有过一次直面死亡的经历,他在面临其他挑战时心态更平稳、士气更强盛。历经3年多的时间,何桂清实现规模化的羊肚菌人工种植,并成功解决了羊肚菌的连作难题——过去10年里,他的基地一直每亩稳产600斤羊肚菌。

研发技术,帮助农户年均增加3万元纯收入

一次去大别山旅游时,何桂清发现悬挂空中的枯萎树枝上长出了香菇木耳,他开始试验将这种“大自然的智慧”嫁接到自己大棚中。

经过多次试验,他最终探索出了一套羊肚菌、香菇和名贵药材重楼、白芨的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达到地面、空中全年三循环无空档的种植产出。

图片来源:湖南湘江新区

原来,羊肚菌是属低温高湿型真菌,栽培最佳时间在11月,3-4月雨后多发生为收获的季节,每年5月至10月土地将会空闲。因为生长习性、土地条件等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物种与之“打配合”。

到底要种些什么呢?何桂清跟技术人员又“陷入”配套品种种植试验的循环中。经过数百次实验测试,何桂清最终在几十种高效经济作物当中,发现了两个最佳搭档品种—野生滇重楼和湖南野生白芨,并成功驯化,掌握大田栽培技术,实现量产。

羊肚菌和白芨、香菇同棚轮作立体栽培系统及方法

1.搭建大棚,土地平整后,间隔6乘6米的方块四角,利用旋挖钻机,钻直径80厘米,深50厘米的基坑,用直径9厘米,厚度1.5毫米,高度4米的不锈钢管做立柱,不锈钢管内放3根10毫米的螺纹钢焊接为立体三角形,立柱埋入地面以下50cm,地面起30cm以下浇混泥土基础,直径9cm不锈钢管内同时浇筑混泥土,保证立柱垂直,立柱上端搭建人字型棚顶,建造出肩高3.5米,顶高4.5米的联栋大棚,棚顶用透光30%的黑丝网覆盖固定;

2. 白芨种植,每年4月底至5月初按40乘40厘米第一培养垦上间植,白芨10月份倒苗后,在地上茎枯萎时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块根作种用,其余部分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收获白芨;

3. 羊肚菌、香菇播种,在白芨栽作的中心位置放置多层羊肚菌种植花瓣盆,将菌包放置在花瓣式种植盆叠放成的立体种植架上,种植盆内放置羊肚菌适宜的种植土和营养基;同时空中多层吊架上放置培育好的香菇;

4.羊肚菌管理和出菇,11月份至次年元月份采收香菇,次年3月份至4月采收羊肚菌,4-5月份白芨发芽生长,至10月份白芨地表茎枯萎,10月底起又是一轮新的循环。

其中:培育架宽度10厘米,长度约22厘米的椭圆形立面,构成空中10层立体吊架;花瓣式种植盆盆底直径10公分的圆孔,斜兜直径60厘米,高度30厘米,斜兜盆中部20厘米,收口至底部直径10厘米开孔,首先把第一个种植盆装种植土,至斜兜高度平,再把第二个种植盆叠放,但上下盆的斜兜错开,再把第二个种植盆装种植土,依次类推,可放置6个花瓣式种植盆进行立体栽培。

白芨可以替换成重楼,香菇可以替换成木耳,然后根据各自的常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方法进行栽种。

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中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中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中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中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中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中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立柱-1,第一方形架-2,第二方形架-3,斜拉钢丝-4,梯形架-5,花瓣式种植盆-6,斜兜-7,支脚-8,内凹弧面-9,轴向通孔-10,外边缘突起部分11,第二凸起部分-12,半环式凹槽-13,凹谷-14,弧形板-15。

2016年3月,因偶然在山中看见枯树上下不同位置分别生长着木耳、香菇。何桂清豁然开朗,为什么不结合植物生长习性,在大棚中建立地面与空中的立体生态循环模式呢?

就这样,何桂清尝试在空中搭设十层悬挂层架,立体种植香菇和木耳。不需增氧、补水、翻包,减少三分之二的用工量,单位面积却能增产5倍。

一种香菇/木耳的空中立体悬挂栽培系统

栽培系统包括:

若干栽培单元:每个栽培单元包括四根垂直于地面且呈方形排布的立柱,四根立柱的顶端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横梁,横梁上间隔设置有多根垂直于横梁的支撑杆,支撑杆上间隔设置多组挂架绳,挂架绳包括四根下垂的挂绳,且均设置有多组吊架;

每组吊架包括四个铝卡、四个小环、两个U型卡、一个托盘,四个铝卡及四个小环均分别设置于四根挂绳上,两个U型卡均分别穿过两个小环并对接形成椭圆形挂架。

托盘设置于挂架上,托盘内设置有海绵块;栽培单元顶部还设置有黑丝网。使用时,只需将香菇/木耳菌包放置于所述托盘内即可。

“人”字形棚顶:“人”字形棚顶底部设置有三组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于地面的支撑柱,位于中间的一组支撑柱顶部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方形架,位于两侧的两组支撑柱顶部竖直方向均分别设置有第二方形架,第一方形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方形架的高度,两个方形架两端分别焊接有梯形架,两者顶部的横杆之间通过多根拉绳连接且形成两个组成“人”字形的斜平面,黑丝网铺设于所述斜平面上。

第一方形架顶部的横杆上焊接有卡槽,黑丝网上边缘通过卡簧固定于卡槽内,第二方形架顶部的横杆上放置有转杆,黑丝网的下边缘通过卡套固定于转杆上,转杆的一端安装有自动或手动卷帘机。

黑丝网的透光率为20%到40%,优选透光率为30%。“人”字形棚顶上装设有灌溉喷雾系统。挂架绳包括两根对折且钩挂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塑钢丝,从而形成四根下垂的所述挂绳。

立柱打入地面的一部分通过混泥土基座固定。横梁通过T型夹固定于所述立柱顶部,所述支撑杆通过十字不锈钢夹固定于所述横梁上。

多根支撑杆等间距的设置于所述横梁上,间隔距离为50cm。多组吊架等间距的设置于所述挂架绳上,从所述挂架绳靠近地面末端起每隔15cm设置一个吊架。

栽培单元结构示意图

“人”字形棚顶结构示意图

立柱-101,混泥土基座-107,横梁-102,支撑杆-103,挂架绳-104,吊架-105,海绵块-106,支撑柱-201,第一方形架-202,第二方形架-203,梯形架-204,拉绳-205,1上装设有灌溉喷雾系统。

更值得关注的是采集完香菇、木耳的菌棒,散放在地面,成为羊肚菌、白芨和重楼最好的有机肥,又一次完成了从空中到地面的绿色生态循环之旅。

何桂清算了一笔经济账:种蔬菜一亩地三季收益在8000元左右,而采用立体循环种植模式,羊肚菌每亩收益4万元,加上香菇、木耳、白芨、重楼等方面的收益,平均算下来,一亩地的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上。

图片来源:湘江融媒

尝到了技术带来的甜头,何桂清愈发“折腾”起来,在他的带领下,“一种花瓣式种植盆及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和“一种香菇/木耳的空中立体悬挂栽培系统”也成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一种花瓣式种植盆及羊肚菌立体栽培系统

搭建大棚,土地平整后,间隔6乘6米的方块四角,利用旋挖钻机,钻直径80厘米,深50厘米的基坑,用直径9厘米,厚度1.5毫米,高度4米的不锈钢管做立柱,立柱不锈钢管内置三根三角形焊接钢筋架,钢筋长度4米,直径1厘米,立柱埋入土壤部分50厘米,基础浇筑直径80厘米,高度30厘米混凝土;

立柱组成相互间隔为6米的四方形,立柱顶部东西方向焊接6米乘1米、厚度1 .5毫米、外围尺寸3.8厘米方形不锈钢管架,平行间隔立柱顶部东西方向焊接30厘米乘6米长方形不锈钢管架,南北方向两立柱之间用1米:30厘米梯形不锈钢管架相连,高架顶端与低架顶端之间用4根防锈钢丝相连,与三个方形不锈钢管架组合成人字形的两个斜平面,人字型顶部设有不锈钢卡槽,覆盖6针透光30%尼龙平织黑丝网,耐高温和低温,遮阳率70%左右,再用卡簧把黑丝网固定在人字型顶部的卡槽;

人字型底部位置放置直径2.5厘米的不锈钢管,用卡套把黑丝网固定在不锈钢管上,不锈钢管一侧安装自动或手动卷帘机,市面现有设备均可,如扭距≤20N·m,速比1:1的手动侧卷帘装置,便于收放黑丝网,方便飞虫进入,为配套种植的白芨(重楼)在花季时段自然授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如大棚外的排水沟,人字型大棚人字底部开挖排水沟,与周边沟渠相连,以利雨季排水。

花瓣式种植盆设计成向外突出的斜兜直径60厘米,高度30厘米,内凹弧面20厘米,收口至底部直径10厘米开轴向通孔。在地面叠放6层羊肚菌种植花瓣盆,盆内放置羊肚菌适宜的种植土和营养基,盆中心位置用直径2.5厘米,长度1.3米的不锈钢管打入地下30厘米以固定6层盆架,10月植入羊肚菌菌种;次年3月份至4月采收羊肚菌。

示意图如“羊肚菌和白芨、香菇同棚轮作立体栽培系统及方法”所示。

拿到专利后,他并没有选择以此获利而是向社会公开专利。何桂清认为香菇、木耳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收取专利费将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再者作为同行,他深知农业产业实现盈利有多难,他希望其他人能少走一点冤枉路、少花一点冤枉钱。

“基本上可以说,全国但凡种植羊肚菌、香菇、木耳的都在使用我的专利技术。”何桂清不无骄傲地说道。

截止到2022年11月份,这些技术已经示范带动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实现食用菌亩产8万多元,药材亩产3万多元,亩产值增效10万元以上。此外,何桂清还带领企业免费为辖区农户开展“羊肚菌高产”主题培训,大力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来源:指尖岳麓

据了解,不仅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还与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国资全资农业公司达成帮扶合作协议,由何桂清所建的公司统一提供菌种、种植技术和产品回收,帮助上千家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平均每户人家每年增加3万元纯收入,有效带动了欠发达地区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

“技术推广还面向全国,所有来学习技术的有心人,我都无偿教学,想带动更多人来参与其中,共同走向富裕。”何桂清说道。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红网、中国知网、指尖岳麓

长沙高新区等,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