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从0→全国最大基地,亏损六百万→户年均增收3万元,这对“父女兵”凭什么这么牛!

有这样一对父女俩

父亲从一无所有

到建成了全国最大基地

女儿从亏损百万

到助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下面就和小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吧!

父亲:

从一无所有建成全国最大基地

“我呀,就是个农民,食用菌的狂热爱好者,要是硬给戴个高帽的话,顶多也就是个土专家,泥土的土。”每次说完,周不修就拍着自己裤腿上的泥土笑了,也把身边的人逗乐了。

26岁开始做银耳推广,35岁被骗的一无所有,36岁从头再来,49岁做成全国最大的黄色金针菇基地,就是因为周不修走过的路越来越多,鞋上和裤腿上也常年挂着泥土,“土专家”这个名号越来越响。

周不修驯化十多年的金菇3号(黄色金针菇),是享誉全国的优质品种,其团队设计的几种北方林下人工栽培羊肚菌模式的试验成功,打破了北方必须运用设施大棚种植羊肚菌的学说(技术在文章第二部分)。

图片来源:农村青年杂志

特别是棚栽金针菇的发菌与出菇管理技术、无菌接种桶接种技术、珍稀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山东省金乡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金乡县万亩食用菌产业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不修总结的羊肚菌栽培秘诀

“贱”

一、羊肚菌栽培面积广

南到广西、云南,北到黑龙江、新疆青海,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野生羊肚菌的身影。

二、不同设施均可栽培

金针菇棚、蔬菜棚、瓜果棚、光伏棚等各类大棚;林地、山林地、草地、大田地。沙土地、粘土地、红土地、黑土地均可种植羊肚菌,只是栽培方式和产量有所不同。

“娇”

三、羊肚菌对小生态环境要求很高

“凉”:凉指温度,羊肚菌是低温型菌类,喜欢4-20℃的微环境。

“润”:润指湿度,羊肚菌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空气过干过湿都会致死。

“微”:微指通风,羊肚菌需要一定的氧气,但受不了风吹的折磨。

“暗”:暗指光线,羊肚菌喜欢微光娇五“腐”:指土质,羊肚菌喜欢腐殖质多的地方。

黄色金针菇种植栽培方法与技术规程

一、袋式栽培

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3厘米。

二、栽培设施

1、水泥柱竹竿结构或简易拱形塑料大棚均可。大棚为四周1.6米高的围墙,留有通气孔,中间3.3米高的坡形或拱形塑料大棚,就地取材,亩造价2万元左右。

2、菌种

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固体种建议采用谷粒菌种,转化率高,生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应大力推广,另外有条件的大型菌种生产厂,建议使用液体菌种接种,纯度高,发菌快,污染率非常低。

3、采用高产配方

生产试验和实践证明总结为以下三种:

(1)棉渣50%,玉米芯25%,麸子15%,玉米面5%,硫酸镁1%,石膏3%,谷丰素0.4%,金针菇专用肥0.2%,水160%--170%。    

(2)棉渣40%,玉米芯20%,木屑15%,麸子15%,玉米面5%, 硫酸镁1%,石膏3% ,谷丰素0.4%,金针菇专用肥0.2%,水 160%--170% 。  

(3)棉渣50%,玉米芯20%,麸子14%,玉米面6%,棉泊5%,石膏3%,硫酸镁1%,拌料增产王0.4%,水 160%--170%。

4、灭菌

装袋后置于灭菌舱内,常压灭菌温度升至100℃,保持12小时后再闷6小时出仓,高压灭菌升至121度,保持2个小时,闷半个小时出仓,灭菌完成。灭菌过程一定要严格温度和时间要求,确保培养料灭菌均匀,否则严重影响产量。

5、接种

菌袋入棚后冷却至30℃时开始接种,利用无菌接种桶在棚内进行开放式接种,接种过程要严格操作,不得离开接种桶,接种完成后扎紧袋口,防止杂菌感染。接种后菌袋立式摆于棚内进行发菌。

6、发菌

棚内保持黑暗、通风、20-30℃的环境,40天左右即可完成发菌过程。

7、上垛摆袋

根据菌袋培养料菌丝发育好、中、差情况,将菌袋分为一、二、三级,分开上垛摆袋。每垛两排菌袋,底部相对,摆放4-5层,一、二、三层分别相距10厘米、7厘米、5厘米,上部合拢,堆成梯型菌垛,两垛间相距70厘米。

8、解口

必须在最高温度降至16℃以下时进行解口出菇操作。解口后用2-2.2米的薄膜盖严菌垛,转入出菇管理。

9、出菇期管理

要保持黑暗、低温环境。

(1)通风管理 盖膜后3-5天要进行揭膜通风进气一次,以保证充足的氧气。两天后再通风一次,约一周左右开始现鱼子状菇蕾。

如果壮菇阶段雨水较多,空间湿度较大,也可覆盖3-5天后,掀开膜,不盖膜壮菇,现蕾后盖一天再进行通风一次,以后视出菇率多少进行不同程度的晾垛通风。出菇率高则晾垛时间长,从2小时至12小时不等。

基本出齐时白天晚上均不盖膜,连续通风48-120小时,直至菇帽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再盖膜闷48小时,揭开膜晾垛2小时再盖上膜,连续晾闷至菇柄长至20厘米长时,闷垛24小时,开始采菇。

要严防棚内高温烧垛,预计夜间棚内温度高于15℃时,傍晚要及时揭开通风口通风,同时卷起垂下来的棚帘,以便于夜间通风降温。

(2)水分管理 第一茬菇采收完后,每亩应喷施营养液50-75公斤,练齐菇后,3-5天内再喷一遍营养液,菇柄伸出袋口12-15厘米时,喷一次,采收前一周应停止喷施。

10、采摘

菇长20-25厘米,菇帽黄豆粒大小时开始采收。采收后及时放入密封塑料袋内,以便于保存销售。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精进,面对有种植意愿的乡邻,生性厚道直爽的周不修还毫不保留地将种植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从配料、接种、生长管理到出菇管理,他手把手地教。一开始大家都不熟悉种植技术,遇见问题就直接去周不修家里或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喷药,什么时候通风,周不修都耐心细致的一遍遍给他们讲解示范。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2013年左右,金乡县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色金针菇基地。

但随着环保和白色金针菇的冲击,黄色金针菇种植面临新的压力。此时年过半百的周不修,身体也因为长期辛劳,使强直性脊柱炎不断恶化,导致卧床不起。在食用菌产业奋斗一辈子的他此时最担心的是谁能把这份事业继续下去。

女儿:

从亏损百万到助农年增收3万元

2014年5月,周不修的女儿周晴晴接到了父亲病倒的电话。

“10年前的那时候人生走到了岔路口,抉择到底是该往哪里走很艰难。”如今,周晴晴仍然会时常想起那个命运转折的夜晚和曾经的北漂生活。“一定得回去,照顾家庭,保护产业。在我做决定的那一刻,反而觉得轻松了。”

图片来源:山东乡村广播

第二天,周晴晴辞去了热爱的媒体工作,买下火车票,从承载着传媒梦的北京回到了山东金乡县的老家,拾起了这份沉甸甸事业,成为了一名“菌农”,开启了新农人的梦。

之后,媒体人周晴晴成为了种菌人周晴晴。

01、亏损百万,创新使她走出困境

“在北京工作时,每天化着妆,踩着高跟鞋。回乡之后,每天在大棚里和泥土作伴。”对于回乡带来的强烈反差,周晴晴一开始并不习惯,但她明白,搞农业,一线经验是最宝贵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初,黄色金针菇市场急剧萎缩,驻到村上的客商们不收货了,全部黄色金针菇面临滞销处境。

“常年和菌农们打交道,不能看着菌农们今年的收成毁在地里面。”刚刚返乡的周晴晴和父亲商量后,决定把菌农的黄色金针菇都买下来。“收到最后我们也没钱了,就欠着钱收。”

尽管周晴晴采用了腌制方法延长保质期,希望可以度过滞销期,再次打开销路,但全年下来,黄色金针菇市场仍然没有恢复的迹象。面对无人问津的处境,手中的货依旧堆积如山,周晴晴陷入了绝望。“保守说那一年损失了六百多万元,父亲奋斗一辈子的产业刚到自己手里就有这么大的亏损。”


图片来源:山东乡村广播

“每个行业都有周期,黄色金针菇恐怕真的进入了低谷。老路不能再走了,得找办法,其中的关键在创新。”年轻的周晴晴“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刚遇到挫折就倒下,要带着菌农们走下去。

敢于创新写在了周晴晴这代新农人的基因里。

“看似走出滞销的泥潭时间好像很短,实际上我父亲在这之前已经研究了十多年,但一直是失败的状态,我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再尝试。”在周晴晴看来,只有敢于创新,才是走出困境的密码。

四川是羊肚菌的发源地,周晴晴便收拾行囊去四川;云南地理位置优越,野生菌分布广,周晴晴就奔赴云南。一路下来,四川、云南、贵州、山西、陕西都成了周晴晴每年的调研目的地,为了让金乡的食用菌产业重新恢复生机,周晴晴一路走、一路学。

图片来源:央广网

在不断的奔走中,周晴晴总结的羊肚菌暖棚、冷棚、林下等不同模式高产经验和间作技术,并在实践中一点点让技术愈加成熟。

“暖棚可以控制棚内温度,缩短羊肚菌的生长周期,反季节出菇;冷棚是顺季出菇,但是可以通过控温给羊肚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林下技术则是利用森林系统所自有的特点进行仿野生栽培。”周晴晴谈道,“我平常在基地上就跟着大家伙一块干,三种新技术也成为了这些年收成的保障。”

羊肚菌冬暖式温室大棚栽培

9-10月份播种,12月份管理,翌年2月底出菇结束。

羊肚菌大田冷棚栽培

10月底、11月初播种,翌年2月底管理出菇,5月初出菇结束。

羊肚菌高温葡萄棚栽培

10月初播种,12月初管理出菇,翌年2月底结束。

播种后做小拱棚,附草帘,出菇时小拱棚覆膜打孔,盖毛毡草帘,保持小拱棚湿度,温度不低于4°C,不高于20℃。

本模式与葡萄间作,葡萄提供羊肚菌需要的氧气,羊肚菌提供葡萄所需的二氧化碳。

羊肚菌林地栽培

10月底、11月初播种,覆膜盖草毡子。翌年2月初做小拱棚,树干1.8米处做遮阳网,林地栽培注意防虫,树干挂粘虫网,周围放置诱虫盒。

羊肚菌与香菇轮作重点技术

羊肚菌秋种冬出:(1)羊肚菌10月份播种,12月份出菇,翌年2月底出菇结束。

(2)香菇10月份和11月份菌袋,翌年3月份香菇菌袋转色结束后入棚出菇,6月份香菇出菇结束。

羊肚菌冬种春出:(1)羊肚菌11月份播种,翌年2月初出菇,4月底结束。

(2)香菇11月-12月份做菌袋,翌年5月初入棚出菇,9月份香菇出菇结束,适宜高中温型香菇品种。如:238、武香1号,808等。

(3)棚型选择:金针菇大棚,拱棚,林下小工棚。

羊肚菌、黑木耳、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

羊肚菌秋种冬出、黑木耳春出:羊肚菌10月份播种,12月份出菇,翌年2月底出菇结束。黑木耳11月至12月做菌包,3月初入棚,5月底出菇结束。

12月-翌年2月生产高温型香菇菌棒,5月初香菇入棚出菇,10月上旬,香菇出菇结束。

羊肚菌春出,黑木耳秋出:8月份做黑木耳菌包,9月份入棚,11月中旬黑木耳结束。11月下旬羊肚菌播种,翌年2月底羊肚菌出菇,4月羊肚菌结束。

12月-翌年2月生产高温型香菇菌棒,5月初香菇入棚出菇,10月上旬,香菇出菇结束。

随着种植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熟练,有些村民大胆地告诉周晴晴,“你种这个挺好的,我能不能也跟你一块儿种?”随后村民们也撸起袖子,承包几个大棚,一起种菇。到了收获的季节,许多村民反馈说,“比我打工还强!”

02、做大产业,助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

作为一名党员,周晴晴一直没有忘记和自己一块打拼的乡亲们。

周晴晴说,“大家学到了技术也挣到了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希望带着村民从土地里刨出‘金’来。”在她看来,扎根基层、扎根土地才能做好农人,将新技术、新思想运用于传统农业,获得更大的收获,才是新农人。

在周晴晴的辐射带动下,目前金乡县已建成珍稀食用菌种植基地近万亩,累计培养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人,帮助1万余名农民创业就业,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

金乡县胡女士说道,“家里有地,没事的时候就在这里打工,一年能额外收入两万多块钱,在这里干挺好的。”


图片来源:农村青年杂志

周晴晴表示,“在技术指导方面,以前父亲面向一家一户,不但辛苦,效率也低。发展珍稀食用菌就不能再采用原来的模式,必须在同一基地上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一帮十,十帮百。种植户自行购买菌种菌包,收益全部归种植户所有。让种植户变成创业者,由被动管理变成主动创业,轻松做食用菌创业的老板。”

周晴晴还说,“我认为农民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职业,我是农民的孩子,我就是个农民,我很幸福、很幸运,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些创业者更多机会。我们就希望小蘑菇做成大产业,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

不管是农业还是其他行业,就是靠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才向前一点点发展。

你还知道其它像这样传承,或者新农人的故事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小蔬哦!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央广网、农村青年杂志、山东乡村广播

食用菌产业分会、山东金太阳农业发展公司

先锋IDOL、济宁农业农村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