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攻克两大瓜菜“绝症”,最高增产200%!三代人“接力”育种,究竟有多牛?

“种黄瓜还专门弄个研究所?”

没错!就是在这里

三代人接力“劳模精神”

育出了增产60~200%

攻克两大“绝症”的好瓜!

致敬!

“想让农民有好收成”

提起位于天津市区的黄瓜研究所,就不得不提及它的创始人——侯锋。黄瓜发展成今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吃得起的“大路菜”,有着侯锋和团队的重要贡献。

1954年,26岁的山东青年侯锋从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他被分配到天津市农林水利局做农业技术员。

在津郊的一片菜地里,侯锋遇到了一位绝望的农民,他辛辛苦苦栽下的黄瓜苗染上了霜霉病。这种病还有一个残酷而贴切的俗称:“跑马干”,霉菌像癌细胞一样以跑马的速度扩散,被感染的叶片迅速干枯、爬满黄斑。一两周之内,黄瓜就会绝收,地里只剩下满眼枯黄。

那时候,国产黄瓜品种抗病性差,更谈不上植保技术,菜农只能靠天吃饭。地里下两场雨,黄瓜染上一场病,倒霉的时候霜霉病、白粉病一起找上门来,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我想让农民有好收成。”侯锋说。他暗下决心要攻克黄瓜抗病品种。


侯锋和爱人吕淑珍在黄瓜大棚中进行科学研究。

图片来源: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新华社

这个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一头扎进了黄瓜地——1957年主持黄瓜地方品种整理研究;1958年开展日光温室黄瓜栽培试验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侯锋又和同样学农出身的爱人吕淑珍一起,率先在国内开展黄瓜抗病育种研究。

1969年,在侯锋的试验地里,诞生出能抵抗霜霉病、白粉病两种叶部病害的黄瓜新品种津研1号——凶猛的“跑马干”第一次遇上了科技的“套马杆”。此后,津研2、3号陆续诞生。


侯锋在大棚中观察瓜条情况。

图片来源: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新华社

当时,侯锋还拿出一亩四分地的试验田,设计了一个钢结构大棚作为筛选品种的“病圃”。四处搜集各种得病的黄瓜秧子或植株,剪碎了撒到地里,人为制造发病环境。靠着“百病地”,“津研”系列黄瓜品种能抵抗的病害从两种增加到三种,且具备在全国各地栽培的条件。

“只要是在这里头不死不得病,还能保证有点儿产量的品种,它在抗病性、耐病性上就算过关了。”侯锋说。

正因历经“磨炼”,津研系列黄瓜的优点格外显著——

①抗病力强,尤其是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很强;

②丰产性强,春播一般亩产为5000-7500kg,秋播为2500-3500kg,比一般品种增产60%-200%;

③适应性广,津研系列黄瓜在南方、北方均能栽培。如广东利用津研2号夏播,比当地“二青黄瓜”增产100%;在黑龙江栽培津研系列黄瓜,表现了较强的抗寒性,因此目前在全国获得迅速推广;

④品质优良,瓜条深绿,有刺,瓜肉厚,无空室,味清香,质嫩脆。津研系列黄瓜在全国各地栽培后,抗病性和丰产性均表现优异,到1974年全国共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为较大面积的栽培,尤其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已成了主栽品种。

1978年,高产量、高抗性的津研1、2、3号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侯锋成了农民心中当之无愧的“黄瓜王”。

继“津研”之后,更具杂交优势的新品种“津杂”系列也逐渐崭露头角,其中,“津杂1号”、“津杂2号”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深受菜农欢迎。1983年,由侯锋带领的团队育出的品种占到了全国露地黄瓜种植总面积的80%,黄瓜亩产由过去的15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0公斤以上。我国黄瓜生产史上第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就此完成。

侯锋在温室中调查黄瓜的长势(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新华社

“黄瓜王”的名气甚至冲出了国门。1991年由侯锋培育的中国黄瓜新品种被成功移植到美国,相关新闻登上了《世界日报》《费城咨询报》等当地报刊的版面,报道赞美这些“漂亮、美丽、直溜溜的黄瓜”是“世界珍品”。

“我们一个小小的黄瓜所,在20世纪90年代,科技成果转化率能达到100%,制种总量能达到整个欧洲黄瓜用种量的六到七倍。从1985年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末,十几年累计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了50亿元。”亲历了黄瓜研究所发展全过程的研究院高象昶至今还能复述出这组让他骄傲的数据。

这些成绩离不开团队“劳模精神”的发扬。

2020年11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锋走完了他92载的人生之路。他走了,黄瓜研究所还在,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接过火炬,继续深入田地,帮助农民们解决难题。总有农民找我们要品种”

“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黄瓜品种。我们在跟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也就必须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没有农民找我们要论文,但总有农民找我们要品种。”黄瓜研究所的育种家们是这么说的。

杜胜利查看黄瓜。

图片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上世纪90年代末,在侯锋的支持下,杜胜利在我国建立了黄瓜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达国际先进水平,使黄瓜所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该技术的机构之一。该技术使黄瓜育种年限由6-7年缩短到3-4年。

由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育成的“津优401”、“津优406”、“津优409”、“科润99”等黄瓜品种被农民广泛种植。

其中,“津优409”、“津优406”,产量高、抗病害,除在华北地区播种外,还在云贵川地区种植,成为全国露地黄瓜主栽品种;

“科润99”,适合温室栽种,以其突出的商品性和丰产性等综合优点,占据寿光同茬口黄瓜生产面积的60%以上,被誉为目前设施黄瓜的标杆品种和突破性大品种。

还有“津优219”在2019年刚一推出,2020年的订单即达到5000斤以上。这些品种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每年全国播种面积超过50万亩。

杜胜利常常说:“只要自己精力还够,就会继续为黄瓜产业奋斗,要让天津黄瓜走向全国,让全国人民都吃上更好的黄瓜。”

李加旺(右一)观察黄瓜植株的生长情况。

图片来源: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新华社

李加旺也是黄瓜研究所的成员之一,在侯锋夫妇的指导下,他对国内的黄瓜品种资源进行整理。由他负责的两个大棚里,种满了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黄瓜品种。

“长的短的、白的绿的,还有些不纯的品种,白的里头长绿的,嘛样儿的都有,那叫一个眼花缭乱。”李加旺笑着回忆当初的茫然,“你要整理总结各个品种的特性,可好多黄瓜按品种应该长那样,种出来却完全不是那样。这可怎么弄呢?”

侯锋当时回答他:“不怕累,多走路,勤观察,用脑记”。达到和黄瓜对话的境界,就能发现不同育种材料之间微小的变化。

图片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21世纪初,跨国种业公司涌入中国。当时市面上很多蔬菜都是外国的品种,种子价格非常高,但品质好、产量高,农民还是愿意买。于是,创造市场竞争力更强、更优、更好的黄瓜品种成为李加旺近年工作的新目标。

在2006年,颜色均一、瓜顶圆润的“津优35号”被他成功研发出来,一亩地能为农民增收2000元以上。“时至今日,‘津优35号’仍然是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黄瓜主栽品种。”李加旺很是自豪。

另外,李加旺主持育成的“津春2号”黄瓜,是我国第一个适合早春塑料大棚保护地专用黄瓜新品种,也是当时我国大棚黄瓜推广面积最多的品种;

“津优2号”黄瓜是我国第一个日光温室冬春茬专用黄瓜新品种,也是第一个利用辐射诱变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育成并得到大面积推广的黄瓜新品种。

后续,他又推出了市场竞争力强、特色新颖、品质上乘、优势显著的系列专用黄瓜新品种“津优36号”、“津优46号”、“津优302号”、“津优315”、“津优308”等。

不局限于国内市场,李加旺还广泛收集国外优良黄瓜资源,采用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创新多个黄瓜种质材料,先后育成了全雌油亮型保护地黄瓜新品种“津美318”、“津美10号”和“津盛103”,越冬新品种“津优316”,以及露地华南型旱黄瓜新品种“津优20-11”等,育成适应东南亚市场需求的特色黄瓜新品系B-7,并分别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示范推广,推动我国黄瓜良种进军国际市场。

“要和农民们打成一片”

黄瓜研究所名气大,不少大学生前来应聘。2007年,“80后”东北姑娘李愚鹤“能吃苦、不娇气”的品质被团队“一眼相中”。

李愚鹤在田间进行人工授粉。

图片来源: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新华社

“早上一身露水,中午一身汗水,在大棚37、38摄氏度的环境里做试验,这是常态。”李愚鹤说。由于常年待在大棚做田间试验,她的肤色比一般女孩子要黑一些,没有精致的化妆品,也没有时尚的服饰。“作为团队的新生代,我要和农民们打成一片,倾听他们反映的问题,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

“所里的年轻一代个个能独当一面,后生可畏。希望年轻人能继续弘扬劳模精神,秉持所里‘创业、严谨、进取、奉献’的理念,研发出更优质的黄瓜品种。”李加旺说。

“黄瓜育种人”们也给未来育种定下了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黄瓜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助力我国蔬菜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我们会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扛好中国黄瓜品牌的大旗。”李愚鹤说。

在中国的黄瓜地里,一代一代的育种人们接力“劳模精神”,做一粒好种子,育更多好种子。相信未来,黄瓜产业一定更加“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侯锋, 黄瓜良种津研1号、2号、3号. 天津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2006-01-01.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新华社、光明网、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