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增产140%以上,经比较试验证明,这三个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推广种植!

以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秋播区豌豆新品种联合鉴定的10个鲜豌豆新品种(系)及对照云豌18号、白花双荚818荷兰豆为试验材料,对12个鲜豌豆品种(系)在生育期、植物学特征、主要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更多合适广西种植的优良鲜豌豆品种,促进广西鲜豌豆优质生产,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试验结果表明,以嫩荚为食用部位的品种桂豌2号、桂豌5号及以鲜籽粒为食用部位的品种牡丹豌1号、陇豌12号与陇豌13号具有丰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在广西进一步推广种植。

豌豆(Pisum sativum L.),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Fabaceae)豌豆属(Pisum),染色体2n=14,春播一年生或秋播一二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豌豆驯化栽培至今已有6 000多a的历史,是世界第四大豆类作物,是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蚕豆的第二大食用豆类作物。

豌豆蛋白质含量高,且易被吸收消化,是粮食、蔬菜、饲草、绿肥兼用作物;其喜冷凉、怕热,适应多种土地条件和干旱地区,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鲜豌豆指直接食用或用于保鲜、储运、加工的豌豆青荚(嫩荚)、青籽粒(鲜籽粒)、青苗(嫩茎尖)等新鲜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属于目前优质高档蔬菜之一。

近年来,由于鲜豌豆产量较高,经济价值较好,市场需求较大,我国豌豆种植面积增长较快。豌豆(多数为鲜豌豆)是广西种植面积较大的豆类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2 100 h㎡,年总产量 28 133 t,全区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利用冬闲田种植(以清种为主)。

近年来,广西地区种植的鲜豌豆品种主要有饶平大红花荷兰豆、台湾双荚香甜豆188、汕美白花荷兰豆、法国矮生豌豆、白花双荚818荷兰豆、广州886香甜豆、美国2号甜豌豆、美绿翠宝荷兰豆、刘振兴特种甜脆豌豆、无须豆苗1号等。

调查发现,一个镇或县种植的品种比较单一,为丰富广西鲜豌豆市场,增加鲜豌豆类型,促进广西鲜豌豆优质生产,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本研究对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秋播区豌豆新品种联合鉴定的10个鲜豌豆品种(系)及2个对照品种云豌18号、白花双荚818荷兰豆进行生育期、植物学特征、主要经济性状及抗病性比较,以期筛选出更多适合广西种植的优质鲜豌豆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鲜食豌豆新品种(系)共10个,以鲜籽粒为食用部位的对照品种为云豌18号(CK1),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泛,较抗白粉病,在广西种植多年,综合表现一直很稳定。

以嫩荚为食用部位的对照品种为白花双荚818荷兰豆(CK2),该品种为南宁种植主要品种之一,稳产、优质及较抗白粉病。供试品种具体名称、编号及来源等情况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基地进行,旱地,土质为黄壤土,前茬为休闲地,整块地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好。

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起垄成区,小区面积10 ㎡,垄面宽1 m,长10 m,2行2粒点播,行距50 cm,穴距8 cm,3.3万株/667 ㎡,垄间沟宽40~50 cm,保护行1 m。2021年10月19日播种,大部分品种(系)干籽粒于2022年3月陆续成熟。试验期间防虫不防病,其余管理与当地常规生产管理相同。

1.3   项目测定

调查与记载各品种(系)的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见花期、开花期、鲜籽粒成熟期、干籽粒成熟期、收获期、全生育天数等物候期;记录生长习性(株型)、花色、叶色、叶型、叶表面蜡质、托叶剥蚀斑、剥蚀斑密度、鲜荚色、鲜荚荚壁、荚质、干籽粒粒色、粒形、子叶颜色、籽粒表面性状等植物学特征;成熟收获期,随机取样20株或20荚,测定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有效分枝数、始荚高、主茎节数、总荚节数、单株实荚数、单荚实粒数、荚长、荚宽、单株干籽粒产量、折合1 h㎡干籽粒产量与单株生物产量等经济性状。

抗病性主要调查与记载常见病白粉病的始发期与抗病级别。各调查项目严格按照《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要求进行调查与测定。

1.4   数据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SPSS 19.0统计软件对参试12个鲜豌豆品种(系)的各农艺性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系)生育期比较

由表2可知,12份参试品种(系)于2021年10月19日统一播种,出苗期比较一致,多数品种在2021年10月31日出苗。见花时间最早的是品种9,为2021年11月13日,其他多数品种在2021年12月7~17日,见花2~5 d后即进入现蕾期,现蕾后2~8 d进入开花期,开花期集中在2021年12月17~18日与2021年12月23日。

多数品种的鲜籽粒成熟期在2022年2月8~9日,即成熟期为112~113 d,品种9鲜籽粒成熟最早,为2021年12月13日,成熟期为55 d,最迟的为品种1,2022年3月2日成熟,成熟期为134 d。干籽粒成熟最早的是品种9,于2022年1月20日成熟,其他的到2022年3月后才陆续成熟(或被迫成熟,如品种1)。除品种9生育期(81 d)较短外,其他的都超过了120 d,为中晚熟品种。

2.2   不同品种(系)的植物学特征比较

豌豆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蔓生、半蔓生及矮生3类,南方种植蔓生或半蔓生豌豆需要搭架以增加产量。故从节省人力、财力角度来看,矮生、半蔓生优于蔓生品种。

由表3可知,12个参试品种中半蔓生占多数。多数品种花色为白,叶子颜色为绿,为普通叶型,叶表面均有蜡质,托叶均有较多剥蚀斑点,每节最多花数为2朵,鲜荚荚质为硬荚、颜色为绿,荚壁变厚。成熟的干籽粒粒色以绿为主。籽粒有球形、扁球形和柱形,籽粒表面为凹坑或褶皱。

2.3   不同品种(系)的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4可知,12个参试品种的株高为25.75~292.92 cm,其中,最高的是品种5,最低的是品种9,均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始荚高度为12.76~164.83 cm,品种5与品种10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始荚高度最低的品种9显著低于其他品种。

主茎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分别为0.55~2.87个和0.23~2.32个,除主茎分枝数(品种6、8和11)或有效分枝数(品种8和11)最多的品种与最少的品种(品种7和9)间差异显著外,其他大多数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

主茎节数为11.72~35.28节,除主茎节数最少的品种9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显著外,其余大多数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总荚节数为3.30~9.57节,除总荚节数最少的品种9与其他品种(除品种1)差异显著外,其余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单株实荚数为3.23~28.07个,除单株实荚数最多的品种10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外,其余10个品种间差异不是特别明显。

单荚实粒数为3.55~7.02粒,单荚实粒数最多的品种3与品种4、12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9个品种差异显著。

荚长为6.46~9.53 cm,荚长最长的品种3显著长于除品种4外的其他品种,荚长最短的品种1与品种7~10差异不显著。荚宽为0.87~1.47 cm,荚宽最大的为品种9,其次是品种11,这2个品种与品种2、4、5、6、8差异不显著,荚宽最小的品种1与品种3、7、10、12差异不显著。

百粒质量为10.66~37.34 g,最大的品种9和最小的品种1均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而品种2、3、4、7、8、10、11、12间差异不显著。单株干籽粒产量为2.53~15.23 g,单株干籽粒产量最大的品种10与品种2、3、4、5、6、12差异不显著,单株干籽粒产量最小的品种1与品种7~9差异不显著。

干籽粒产量156.58~1 943.86 kg/h㎡,干籽粒产量最高的是品种10,其次为品种5,两者与干籽粒产量最少的品种1差异显著,但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比品种11(CK1)增产的以鲜食粒为食用部位的是品种2、3、4、9,分别增产147.12%、144.59%、144.65%、94.53%,名次分别为第3、5、4、7。比品种12(CK2)增产的以嫩荚为食用部位的是品种5、6、10,分别增产75.74%、26.95%、90.99%,名次分别为第2、6、1。

单株生物产量为26.67~110.77 g,单株生物产量最高的是品种2,显著高于品种9及品种1,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

2.4   抗病性

从表2可知,12个参试品种中,品种7全程不发病,其余11个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白粉病发生时间除早熟品种9出现比较早(2021年12月21日)与品种8、12出现比较晚(2022年1月15日和17日)外,其余品种均于2022年1月1~2日开始发病,在较高温多湿的2022年2~3月达到发病高峰,此时大多数品种已进入结荚成熟期,高感白粉病的迟熟品种受影响很大,如品种1。

品种9也是高感白粉病品种,但因其为早熟品种,受害影响不甚明显。其余9个品种白粉病抗性均较好,为1级或3级,基本不受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以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秋播区豌豆新品种联合鉴定的10个鲜豌豆新品种(系)及对照云豌18号、白花双荚818荷兰豆为试材,通过对鲜豌豆的生育期、植物学特征、主要经济性状及抗病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更多适合广西种植的优良鲜豌豆品种,促进广西鲜豌豆优质生产,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结果表明,以食用嫩荚为目标的品种5(桂豌2号)和品种6(桂豌5号),植株生长一致性好,生育期较长,不早衰,鲜荚采摘期长,鲜荚绿色,大小适中,产量较好,白粉病抗性较好,适合在广西进一步推广种植;以食用鲜籽粒为目标的品种2(牡丹豌1号)、品种3(陇豌12号)、品种4(陇豌13号)植株生长一致性好,为中熟品种,鲜荚绿色,结荚较集中且多,籽粒大小适中,产量与抗病性均较好,这3个品种也适合在广西进一步推广种植。

品种1(中豌202)为白粉病高感品种,且生育期很长,受白粉病影响导致不能正常成熟,产量很低,不适合推广种植;品种7(云豌114号)株高适中,抗病性好,叶型为簇生小叶,叶长势过于茂密,产量一般,不适合推广种植,但可作为抗病育种材料进行利用;品种8(鄂豌2号),荚短,粒少、小,产量较低,不适合推广种植;品种9(宛豌4-8号)产量虽较高,籽粒大,为早熟、矮生品种,但早衰严重,白粉病抗性差,故亦不适合进一步推广;品种10(苏豌9号)在12个参试品种中产量表现最好,抗病性也较好,但因其植株生长不一致,较为混杂,不适合推广种植,但可作为育种材料进一步纯化。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5月下

更多信息,请添加小蔬微信号CJSCZZS004了解!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