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黄瓜病害的3大症状,4个防治方法,学会了你就是“庄稼医生”!

黄瓜是我国主栽蔬菜作物之一,在湖北省武汉市,黄瓜年平均播种面积在6 667 h㎡以上,位居所有瓜类蔬菜第一位,主要分布在东西湖、蔡甸、黄陂、新洲、江夏、汉南等新城区。种植模式以春秋两季露地栽培为主,部分产区通过温室或塑料大棚进行早春或秋延后栽培。

近年来,黄瓜靶斑病为害日益严重,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有发生,已成为当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黄瓜靶斑病又称作黄瓜褐斑病、黄瓜棒孢叶斑病、黄瓜黄点病等,是在国内黄瓜生产上,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地块叶片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时达到70%,甚至100%。本文介绍了黄瓜靶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为生产上黄瓜靶斑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1   症状识别

黄瓜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一般中部叶片先发病,然后逐渐上下扩展。黄瓜靶斑病发病症状较为复杂,受发病环境条件影响,叶片病斑大小和形状差异较大,包括小型斑、大型斑、角状斑等,这3种类型的症状均可在叶片上不断发展蔓延,且3种病斑类型常混合发生,同一叶片上可能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类型的病斑。

另外,黄瓜靶斑病与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等均为黄瓜叶部病害,病害发生时期接近,病斑形状相似,容易混淆,必要时需借助显微镜对病原菌进行镜检,以确定病害种类。

1.1   小型斑类型  

叶片出现黄褐色小点,病斑直径0.1~0.5 cm,病斑扩展后,呈现圆形或稍不规则形,病斑周围黄褐色、中间灰白色,叶片正面病部略凹陷,叶片背面病部稍隆起。一般低温低湿时表现出该症状。

1.2   大型斑类型

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2~5 cm,黄褐色,中间灰白色,叶片正面病部粗糙不平,有时有轮纹。一般高温高湿、植株长势旺盛时表现出该症状。

1.3   角状斑类型

叶片出现多角形病斑,病斑直径0.5~1.0 cm,黄白色,病健交界明显。

2   发生特点

黄瓜靶斑病是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 Curt) Wei]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适宜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菌落紧致,表面密生茸毛,灰白色,菌落底部产生淡黄色色素。

黄瓜靶斑病是一种气传病害,病菌通过菌丝体、分生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杂草在土壤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风、雨、农事操作传播,也可附着在种子上进行传播。

黄瓜靶斑病病菌菌丝在5~40℃均能生长,其中25~30℃为适宜温度,分生孢子在10~40℃均可萌发,其中15~30℃为适宜温度。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和蔓延,发病适温20~30℃,相对湿度90%以上,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叶面结露、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都会导致病害发生更加严重。连作、密植、排灌不畅、氮肥施用过多、整枝打杈不及时等均有利于发病。

3   防治方法

坚持农业防治为主,积极开展综合防治。

3.1   选用抗病品种  

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黄瓜靶斑病最安全和经济的途径。目前,国内已有单位开展黄瓜抗靶斑病品种的选育研究,也有单位通过抗性鉴定筛选出抗靶斑病的黄瓜品种,包括津优38号、津优305号、花青大吊瓜等。不同品种对黄瓜靶斑病抗性差异很大,应通过田间实地种植,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品种。

播种前用55℃温水浸泡黄瓜种子10~15 min,减少种子带菌,提高种子发芽率。

3.2   合理轮作

与非葫芦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必要时采取水旱轮作。减少病害初侵染源,降低田间病原菌积累数量,减轻病害的发生。

3.3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整枝打杈,调温控湿,通风换气;增施有机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性。

3.4   化学防治

黄瓜靶斑病菌变异速度快,容易对多种化学杀菌剂产生抗药性,进行化学防治时要控制杀菌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并且注意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轮换交替使用,也可以直接选用商品复配杀菌剂,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可选用的化学杀菌剂有:3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1 000倍液、3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35%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35%氟吡菌酰胺·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液或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等。

在田间开展黄瓜靶斑病化学防治时,应选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间隔7~10天1次,连续用药3次,施药时尽量全面周到,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5月上

更多信息,请添加小蔬微信号CJSCZZS004了解!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