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好...这个辣椒品种连续推广3年,深受种植户喜爱!

长阳地区辣椒常年种植面积4 133.33 hm²以上,总产量11.20万t左右,是当地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其中湘研55号辣椒是由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鲜食、加工兼用型中熟品种,是能越夏栽培的杂交辣椒新品种。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丰富秋淡市场特色品种,改变蔬菜作物茬口单一,克服连作障碍,助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山蔬菜产量增加、品质提升、菜农增收,结合生产经营实践,2020年先后在长阳火烧坪乡、渔峡口镇、资丘镇、榔坪镇、贺家坪镇等蔬菜主产区进行了该品种的引种试种,引种面积13.33 hm²。经过3年的适应性种植推广与总结,摸索出了栽培技术要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喜爱。目前,已累计推广种植面积约400 hm²。

1   品种特征特性 

湘研55号辣椒株型紧凑,植株生长势旺盛,分枝多,开展度为65 cm×70 cm,茎粗 1.2 cm,第1花节位 9~11 节,叶片呈卵圆形、深绿色,花冠、花药分别为白色、青绿色,花药低于柱头;果实下垂呈牛角形,顺直,先端尖,微弯曲,果皮微皱,坐果集中,商品成熟青果亮绿色,红果为鲜红色,平均果长22 cm,果横径3.0~3.5 cm,果肉厚0.22 cm,平均单果质量45 g,全生育期180 天左右;果皮薄,肉质细腻脆嫩,微辣、口感好,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好,商品性优,适宜春夏季或秋延后在长阳海拔1 400 m以下地区种植。 

2   产地环境要求 

2.1   产地选择

一般选择2~3年没有进行茄果类蔬菜种植的田块,地块环境条件应达到《绿色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 391-2013)的规定。


2.2   土壤 

山区种植湘研55号宜选择阳光充足,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土壤pH值6.0~7.5,通气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质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质量需符合GB 15168中的二级标准。

3   栽培要点

3.1   播种育苗 

①种子处理   

a.温汤浸种。将2份开水与1份冷水混合,水温在55~60℃,用水量为用种量的5~6 倍,将种子倒入水中,边浸泡边搅拌,并及时补充热水,使温度保持在55~60℃,搅拌10~15 min后加冷水使温度降低到 30℃,停止搅拌。

b.消毒。先用清水将种子预浸 7~8 h,再放入40%福尔马林150 倍液浸泡15 min,或1%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 min,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取出种子用清水洗净后,进行催芽或播种。

②浸种催芽   采用温汤浸种后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再浸泡7~8 h 后取出洗净,放置在 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采用药液消毒后的种子取出洗净,放置在 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 

③适期播种   

a.播期。春夏季栽培:海拔500 m 以下露地种植一般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采用设施栽培一般10月上旬播种育苗越冬;海拔 500 m以上的半高山,1 400 m以下高山露地种植,一般3月上旬至4月中旬开始播种育苗。秋延后栽培一般6月下旬至7月下旬播种育苗。 

b.播种量。每1 m²播种床播种5~9 g,每667 m²栽培面积用种量20~30 g。

c.播种方法。采用穴盘或漂浮盘基质育苗均可。催芽种子6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前浇透水,水渗下后播种,覆土0.8~1.0 cm,春季通过地膜、小拱棚覆盖,秋季加盖遮阳网保温保湿。 

④苗期管理 

a.培育壮苗。发芽期温度保持白天30~35℃,夜间18℃以上,齐苗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5℃以上,可防止椒苗冻害或冷害,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天气和苗床墒情适当浇水,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液防治猝倒病、立枯病。 

b.壮苗标准。形态特征:枝叶完整、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正常,舒展有光泽,有6~8 片真叶,子叶不过早脱落或变黄;根系发达,主根粗侧根系多,色白;挺拔健壮,高度适中,茎粗节短;秧苗生长整齐,不徒长,也不老化,无病虫害、伤痕。 

c.分苗。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分苗,分入苗床或育苗容器中。

d.分苗后管理。适当控水控温控肥,秧苗4~6 叶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1~2 次。定植前7~10天炼苗。温度控制在白天15~20℃,夜间8~12℃。 

3.2   整地定植 

①整地施肥   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深翻细耙,以宽1.2 m厢中间开沟基施底肥,定植前每667 m²施入猪粪、鸡粪、牛粪等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 000 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K=15-15-15)55~75 kg、钙镁磷肥55 kg、钾肥15 kg,同时施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1 000~2 000 kg,充分混匀土壤及肥料。 

②定植   

a.春季种植。海拔500 m以下低山露地春季种植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春提早设施种植:大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2月下旬定植为宜。海拔 500 m以上的半高山,1 400 m以下高山露地种植,5月中下旬定植。

b.秋延后种植。海拔500 m以下低山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下旬,选晴天或多云傍晚前定植,667 m²定植2 200~2 500 株,株行距45 cm×45 cm,定植前1~2天,秧苗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定植时浇透定根水,水渗后覆土封穴。 

3.3   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   

a.春季定植后,立即密闭7天,幼苗缓苗成活后,视天气情况适时见光、通风、换气,白天温度保持在 25℃左右,夜间温度10~15℃。如遇寒潮低温天气,采用多层覆盖御寒,气温回暖可撤中棚和小拱棚,白天根据温度情况,适当敞开棚门或卷起大棚边膜通风。

b.秋季定植后,气温很高时,将大棚四周薄膜全部向上掀起固定,保持昼夜通风,同时大棚覆盖遮阳网防止高温烧苗,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 25~30℃,夜间15~18℃。雨前清理好排水沟,防止积水;雨后强化排涝,降低田间湿度,通风透光降湿。 

②追肥   每次每667 m²追施45%(15-5-25 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0~35 kg,视椒苗生长情况少量多次随水追施。追肥时期为苗期、蕾期或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之后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1~2 批追肥1次。后期植株长势放缓,可结合浇水每667 m²追施尿素1~2 kg,以增强营养生长,提高果实产量。

③植株整理   湘研55号分枝较多,首花下方主茎上的侧芽应及时去除,门椒膨大时打杈,摘除分杈下部的侧枝。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枯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④中耕除草   定植成活后,根据田间实际及时中耕培土,以促进根系生长,结合除草进行,并封严膜孔,封垄后不再中耕。

3.4   病虫害防治 

①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辣椒种植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综合防控,同时兼顾用药安全。 

②主要病虫害   湘研55号整个生长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青枯病、炭疽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粉虱、蓟马等。 

③防治方法   

a.农业防治。采收后及时清洁田块和棚室,深翻土壤,降低虫卵和病源基数,设施栽培夏季休棚期做好高温闷棚。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控温控水。适当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为宜。 

b.物理防治。采用杀虫灯+防虫网+粘虫板+烟雾剂等综合体系防控。按照2 盏/667 m²安装杀虫灯进行成虫诱杀和虫害数量监控,成虫发生期,前半夜亮灯。避雨设施栽培区,选用20~30目、1.8 m防虫网覆盖通风口和棚外两侧,以阻隔害虫迁徙和病害传播。棚内每667 m²配套悬挂25~30块黄色、蓝色粘虫板,比例根据害虫种类设置,以诱杀蚜虫、粉虱、蓟马等。 

c.生物防治。一是释放天敌。定植7~10天后,强化田间监测,根据虫害情况确定释放天敌数量和次数。若发现蚜虫,按2 000~4 000 头/667 m²释放蚜茧蜂,连续释放3次,每次间隔7~10天;发现粉虱,按10 000 头/667 m²释放斯氏钝绥螨,每隔20~30 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3次。二是生物农药。病害发生早期,喷施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诱导植株的抗病能力;在病虫发生初期,优先选择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 

d.化学防治。病虫害发生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农药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276)的规定使用,杜绝使用毒死蜱、氧乐果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制度,交替使用不同农药,采收前7天左右停止用药。 

3.5   及时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门椒,果实满足商品性要求即可采收上市。果实完成转色后根据市场行情开始采摘,采收青果标准为果皮亮绿色,采收红果标准为果皮鲜红色。采收时谨防机械损伤或折断枝条,以免影响辣椒商品性和后期产量。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4月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