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能消灭99.95%的辣椒蚜虫,这样喷药,就对了!

辣椒别名牛角椒、长辣椒、菜椒、灯笼椒,拉丁文名为Capsicum annuum L.,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具有产量高、栽培历史悠久等特点。

近年来,东台市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左右(3.33万hm²),产量183万t,主产区分布在东台镇、大丰区、阜宁县、盐都区等地。其中,南沈灶镇常年辣椒种植面积2万多亩(1333.33hm²),由于连年种植,病虫害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辣椒产量和种植效益。在设施蚜虫的化学防治上,农户选不准药剂、滥用药,且不轮换用药,不仅影响辣椒产量,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提高防治效果,为生产上蚜虫的化学防治提供药剂参考,特选取氟啶虫胺腈、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D-柠檬烯等药剂在东台市南沈灶镇进行辣椒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试验选择以下7种药剂,分别是:

①: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美国陶氏公司产品;

②: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巴斯夫欧洲公司产品;

③: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产品;

④:5% 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奥罗阿格瑞国际有限公司产品;

⑤: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江苏东南植保有限公司产品;

⑥: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⑦: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以清水处理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东台市南沈灶镇连栋大棚辣椒种植基地进行。试验品种为苏椒958,由为江苏省镇江辣椒研究所提供。

2021年1月7日育苗,2月6日左右移栽,定植株行距为33cm×66cm。田间上层为基质、下层为土壤,管理水平良好,长势均匀。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

处理1: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倍液、

处理2: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000倍液、

处理3: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倍液、

处理4: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300倍液、

处理5: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处理6: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3 750倍+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750倍混合液、

处理7:清水处理(CK)。

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21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70m²。4月20日施药,每667m²用药量35kg,使用卫士牌WS-18D电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蚜虫发生普遍。试验期间,阴雨天气较多,室外最低温12~16℃, 最高温19~22℃(表1)。

1.3   调查内容

①安全性   施药后3、7d观察辣椒生长情况,查看有无药害反应。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各小区的药害情况。

药害分级方法如下,

-:无药害;

+: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明显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

+++:高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一定影响;

++++:药害严重,作物生长受阻,对产量和质量影响严重。

②防治效果   喷药前,分别调查各小区的蚜量。根据蚜虫发生情况,每个小区随机定点3株,调查3株叶片、花和茎秆上的总虫量。药后3、7d,再调查3株残留的蚜虫总数,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药效计算方法: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口数×100;校正防效(%)=(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虫口减退率)/(1-空白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③数据处理   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防治的安全性

药后3、7d田间观察发现,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6个药剂处理各小区辣椒生长正常,无不良影响,未见药害症状。

2.2   施药后3d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药后3d,处理1虫口减退率最高,达到94.67%;其次为处理2,虫口减退率为82.94%,处理3~6的虫口减退率依次递减,最差的是处理6,相比施药前虫量增加了15.91%。

药后3d处理1的校正防效达到98.0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4的效果次之,校正防效分别为93.73%、91.66%和86.21%,处理5和6的效果不理想,校正防效分别为69.31%和57.24%。处理2和3间差异显著,但不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余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2.3   施药后7d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药后7d,处理1和2虫口减退率较高,分别达到99.95%、99.77%;处理3和4的次之,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6.57%、69.85%。处理5和6的蚜虫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处理6的蚜虫数量增加较多。

从表2可以看出,药后7d,处理1和2的校正防效较高,分别为99.99%和99.93%,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处理3和4次之,校正防效分别为93.61%和91.78%,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5和6最低,分别为66.42%和58.74%,极显著低于处理1~4,且处理6极显著低于处理5。

3   讨论与结论

近年来,东台市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为蚜虫传播提供了便利。生产中通过化学农药进行蚜虫防治较为普遍。

旦宗等研究表明,轮换使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60%呋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防治二斑叶螨,轮换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蚜虫和蓟马效果较好。

陆玉荣等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在防治蚜虫上速度快、持效期长,药后1d防效达90%以上,药后15d防效维持在95%左右,阿维菌素、印楝素和多杀菌素作用速度慢,但药后3d后防效迅速提高至90%左右,药后15d防效仍高达80%左右。可见化学药剂防治蚜虫效果较好。

本试验选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倍液、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000倍液、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3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倍液、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3750倍+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750倍混合液在大棚辣椒上使用,对植株生长无异常影响,安全性高。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倍液、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000倍液、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3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倍液等4处理对青椒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后3d,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倍液校正防校超过95%,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000倍液和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300倍液校正防校超过90%,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倍液校正防校超过85%。

药后7d,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倍液和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000倍液校正防校超过99%,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000倍液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倍液校正防校超过90%。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和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3750倍+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750倍混合液处理对辣椒蚜虫防效一般,其中,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处理后3d和7d的校正防校均低于70%,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3750倍+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750倍混合液处理后3d和7d的校正防校均低于60%。

本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可应用于大面积辣椒基地蚜虫的防治,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可继续示范并登记用于防治蚜虫。

推荐使用方法:蚜虫发生初期,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800~1000倍液、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3500倍液、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000~3500倍液、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3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0d轮换使用其他药剂。本试验在大棚内进行,受外界降雨等影响较小,试验结果与露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2年1月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