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蔬菜有了“身份证”,亩毛利润可高达11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当蔬菜也有了自己的专属数字“身份证”,对于消费者、种植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01首批“吃螃蟹”,没有押错宝

山东莘县莘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批采用区块链溯源系统,为蔬菜定制二维码“身份证”的种植企业。

从开始之初,该公司的负责人李彩雷就决定做绿色无公害蔬菜, “从一开始到最后采摘,都是尽量避免用化肥,像虫害防控,也用黄蓝板来进行防控。”科学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让李彩雷的蔬菜口感鲜脆,深受收购商青睐,慕名前来打听管理技巧的农户也络绎不绝。

得到认可,李彩雷决定直面市场开始做自己的品牌,主打“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名头,但由于市场上“绿色无公害”蔬菜鱼龙混杂,李彩雷一番折腾下来,并没有赚到钱,“市场上很多生产企业都贴上了绿色的、无公害的、有机的蔬菜标签,这让消费者没有办法辨别真伪。”

如何给蔬菜正名,这成了李彩雷亟待解决的难题,2020年,莘县搭建了蔬菜溯源系统,李彩雷积极对接溯源系统,成了首批“吃螃蟹的商户”。通过物联网和具有不可更改性的区块链技术让消费者扫码就能了解蔬菜生产过程,包括蔬菜播种、培育、用肥、采摘、分拣、打包、运输、分装、销售等等全流程信息。

有了溯源系统的保驾护航,李彩雷的品牌也开始慢慢发展壮大,如今他的大棚扩展到了3000余亩,每亩毛利润近11万元。

莘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是莘县溯源系统的一个缩影,莘县蔬菜的种植总面积100多万亩,年产量达500多万吨,每天仅销往京沪地区的可追溯高品质蔬菜就有200多万斤,农产品真正实现了优质优价。

02如何让蔬菜证明自己是真的?

据莘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洪录介绍,早在20年前,莘县就已经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但是,那个时候,由于技术含量不足,信息都是采用人工输入的方式,难免就存在输入信息不全,信息量不够,输入过程中掺杂一些人为因素等问题,也导致消费者和市场对于认证信息的不信任。

这里所谓的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溯源系统,保证了蔬菜生产流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让消费者获得更准确的数据。这就好比参与蔬菜生产的每一个人手上都有一本账本,这些账本都是同步更新的,不管是生产企业,管理部门还是物流企业,无论是谁做了修改,其他人都可以看得到,这就避免了以往溯源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黑箱操作,不透明的问题。

除了莘县蔬菜,定西土豆、卢县香菇等也采用了区块链溯源系统,有了专属“身份证”,让定西土豆证明自己是真的定西土豆,卢县香菇证明自己是真的卢县香菇,就有了坚实不可催的依据。

03“李鬼”当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西湖龙井、定西土豆……相信许多消费者对这些区域性的农产品品牌都耳熟能详。但是,作为所属品类中的优质代表,这些农产品多年来一直备受“李鬼”困扰,消费者在购买时难以辨别。

普通螃蟹到阳澄湖“过一趟水”就变成了阳澄湖大闸蟹;菜贩子开车“绕道寿光”后,普通蔬菜摇身一变成了寿光蔬菜……多年来,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分销、消费等环节,假货窜货、数据孤岛、供应链数据断裂等痛点依然存在。

这些“李鬼”让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各方都深受困扰。区块链技术具备数据不可篡改性和隐私保护性,突破了传统跟踪平台信息不够透明的劣势,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信息全部实时上链,以“一物一码”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全透明的农产品质量把关,重新建起了消费者和农产品之间的信任关系。

看来,“李鬼”当道的日子,今后怕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不久前,我们报道了一篇题为《300元一斤的“天价”辣椒,全国造假种植面积近20万亩,利润直翻60倍!》(点击看详情)的文章,正宗樟树港辣椒全球种植面积不到1000亩,但是冒牌辣椒的种植面积竟高达20万亩,维权打假的效果甚微。那么,大家不防拓展一下思路,如果让每一份走进市场的樟树港辣椒都有一个专属“身份证”,真实信息透明可溯源,那么“李鬼”还能如此猖獗吗?

04蔬菜专属“身份证”划算吗?

不过,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落地农业场景方面并不容易,面临着技术和需求等多方面的问题。

“区块链追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基础数据获取这一方面,尤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的数据获取比较困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智能农业技术研究室主任刘升平表示,“再就是消费端数据的追溯也比较困难,系统需要高频的需求,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们搭建了国家婴幼儿奶粉的追溯平台,把所有的乳企都纳入进来了。”

实际上,除了农产品数据获取和使用频率等问题,“区块链+农业”的成本也是外界较为关注的点。

以甘肃省定西市的土豆为例,当地建立了产地编码规则有规范、生产档案有记录、产品包装有标识的土豆区块链溯源信息管理平台,每一个土豆都有了一张“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可以看到这颗土豆何时施肥、何时浇水,在哪里质检,在哪里包装等信息。

扫码即可知晓土豆多种信息

图片来源:刺猬公社

那么,定制专属”身份证”的成本高吗?区块链溯源技术是否更适合红酒、高端水果等高净值产品?应用于土豆、白菜等农产品是否具备性价比呢?

对此,腾讯安全副总裁杨光夫认为,对于农民或加工厂来说,若使用区块链溯源技术后,能将其产品的价格有所溢价。比如原来只能卖19块钱的,加上数字“身份证”之后可以卖到20块钱,而数字“身份证”的成本是2毛钱,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赚的。

“另外就是消费端,消费者买这个产品的时候会不会扫码看。如果消费者不太关心,印100万个码只有一半是有效的,那我觉得这样就不划算。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在150个商品中检出1个有质量问题的,就具有价值,因为任何一个出现质量问题可能都会对消费者产生身体上的一些损害。”杨光夫认为,区块链溯源技术的价值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衡量。

关于农业场景的数字“身份证”

你觉得有发展前景吗?

欢迎留言区交流!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齐鲁网、每日经济新闻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