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9个品种试验数据全公开,选谁?一目了然!

菜薹又称薹用白菜,经我国南方长期种植,已形成不同的地方品种,最有特色的是以湖北、湖南为代表的“红菜薹”,以广东为代表的“广东菜心”。其中还有一种介于大白菜和小白菜之间的薹用白菜,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秋冬季节均有种植,它既有大白菜的清甜、也有“广东菜心”的爽脆,而且没有“红菜薹”的苦涩,但与前面提到的薹用白菜又有明显不同,与普通叶用白菜最大区别就是采收并提供商品的“器官”不同,这种特有的薹用白菜称之为“白菜薹”。

白菜薹在广东各地曾有种植,但由于品种没有及时更新,加上“广东菜心”品种的冲击,种植面积曾一度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白菜薹的需求逐渐增大,虽然北菜南运能满足一部分消费需求,但本地种植需求仍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因此,为筛选出适宜深圳及周边种植的高产、优质白菜薹品种,为白菜薹品种推广工作提供依据,在广东各地收集了9个白菜薹品种,以从韶关市收集到的一个农家品种作对照(CK)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共9个品种,分别为嫩薹2号(株洲市农之子种业有限公司生产)、早白菜薹Ⅱ(株洲市农之子种业有限公司生产)、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广西横县子龙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甜薹二号(兴宁市庆丰盈科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特靓358 F1(白菜薹)(广东金福园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利坚连州甜菜心F1(肇庆市鼎湖区超丰蔬菜种子行生产)、雄心一号(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提供)、农家种Ⅰ(广东韶关市曲江区农家自留品种)、农家种Ⅱ(CK,广东韶关市曲江区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农家自留品种)。除2个农家种由广东韶关市当地农户提供、雄心一号由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提供外,其余6个品种均在农资店购买。

1.2   试验方法

①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品种,设3次重复,共计27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 ㎡,每畦种植4行,株距30 c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采用同品种延伸。

②土壤性状   试验地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试验示范场内,为砂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

③田间管理   试验于2020年10月3日播种,用72孔专用穴盘在温室内育苗。用经过高温消毒处理的草炭土作育苗基质,按每1m³基质加2.5 kg复合肥拌匀。播种20 d后(10月23日)幼苗达到3~4片真叶时带土定植。定植时,每畦种4行,株距30 cm,每个小区种176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田间栽培按当地白菜薹常规管理。始收后分别于2020年12月3日、12月13日、12月23日追肥3次。对黄曲条跳甲、蚜虫、菜青虫、吊丝虫(小菜蛾)及软腐病等进行了防治。

1.3   项目测定

11月16日开始采收(其中对照11月10日第1次采收),全部品种连续采收至2021年1月15日。每次采收记录小区产量,采收时大田中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株测量株幅计算平均值;各品种随机选取10株菜薹分别测量薹质量、薹长、薹粗、第2片薹叶长、薹叶宽,测量叶片质量、叶柄质量、薹茎质量后计算其分别占薹质量的百分比。

12月18日观察和鉴定各品种特征特性,包括叶色、叶柄色、薹茎色、花色、商品性、品质口感等。品质口感是将各品种菜薹分别用开水烫至八成熟(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花生油)、捞起放入碟中统一按顺序摆放,由5名专家逐一品尝,每人分别对各品种的品质(口感)发表意见,最后综合评价。

1.4   数据分析

利‍‍用完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小区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其他指标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白菜薹的早熟性及持续采收时间

由表1可见,对照(CK)主薹第1次采收时间最早,为11月10日,从播种到第1次采收只需38 d;甜薹二号主薹第1次采收时间最晚,为12月18日,从播种到第1次采收需76 d;其他品种主薹第1次采收时间均在11月16日左右;参试品种中,最早采收品种比最晚采收品种提早38 d,不同品种间早熟性差异明显。对照(CK)连续采收时间最长,为68 d;甜薹二号连续采收时间最短,为30 d;早白菜薹Ⅱ号为57 d,其他品种均为62 d。

2.2   不同品种白菜薹植物学特性比较

①主薹   由表2可见,利坚连州甜菜心F1株幅最大,为64.70 cm,甜薹二号、雄心一号的株幅均较小,分别为40.90、44.50 cm,其余品种株幅在50.00~55.10 cm。主薹最长的是甜薹二号,为59.90 cm;其次为嫩薹2号和早白菜薹Ⅱ,分别为48.30、47.20 cm;其余品种在30~42 cm。主薹粗均在2 cm左右,其中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最粗,为2.49 cm。利坚连州甜菜心F1主薹叶最长,为48.10 cm,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主薹叶最短,为17.20 cm;嫩薹2号薹叶最宽,为26.70 cm,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叶宽最小,为6.75 cm;早白菜薹Ⅱ平均单薹质量最大,为0.303 kg,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最小,为0.109 kg;甜薹二号薹茎所占薹质量比例最大,为75.2%,早白菜薹Ⅱ薹茎占薹质量比例最小,为26.3%,其余大部分品种薹茎占薹质量比例在40%左右。

②侧薹   由表3可见,利坚连州甜菜心F1侧薹最粗,为1.61 cm,与主薹差异不明显,其余品种侧薹的薹粗均明显比主薹小。雄心一号平均单薹质量为0.100 kg,与主薹最接近,其他品种的侧薹均比主薹单薹质量小。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薹茎质量占薹质量比例最大,为69.23%;其他性状与主薹相似。

2.3   不同品种白菜薹外观特性比较

由表4可见,参试品种的叶色从黄绿色至深绿色均有;叶柄大部分为白色,部分为浅绿色;除早白菜薹Ⅱ的薹为白色外,其余品种为绿色或浅绿色;嫩薹2号、早白菜薹Ⅱ、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和雄心一号口感甜;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特靓358 F1(白菜薹)、利坚连州甜菜心F1、雄心一号和农家种Ⅱ外观商品性好。

2.4   不同品种白菜薹产量比较

由表5可见,CK(农家种Ⅱ)折合667 ㎡产量为1 803.23 kg,排名第5。嫩薹2号折合667 ㎡产量为1 839.36 kg,排名第4,比对照增产36.13 kg,增幅2%,增产不显著。早白菜薹Ⅱ折合667 ㎡产量为1 259.30 kg,排名第7,比对照减产543.93 kg,减幅30.16%,差异极显著。澳选甜脆早白菜薹(009)折合667 ㎡产量1 064.20 kg,排名第8,比对照减产739.03 kg/667 ㎡,减幅40.98%,减产极显著。甜薹二号折合667 m2产量为318.60 kg,排名第9,比对照减产1 484.63 kg/667 ㎡,减幅82.33%,减产极显著。特靓358 F1(白菜薹)折合667 ㎡产量为2 664.00 kg,排名第2,比对照增产860.77 kg,增幅47.74%,增产极显著。利坚连州甜菜心F1折合667 ㎡产量为3 086.88 kg,排名第1,比对照增产1 283.65 kg,增幅71.19%,增产极显著。雄心一号折合667 ㎡产量为2 604.52 kg,排名第3,比对照增产801.29 kg,增幅44.44%,增产极显著。农家种Ⅰ折合667 ㎡产量1 616.81 kg,排名第6,比对照减产186.42 kg,减幅10.34%,减产显著。

小结与讨论

本次参试的9个白菜薹品种中,综合产量、品质(口感)、商品性等指标,连州利坚甜菜心F1、雄心一号、特靓358 F1(白菜薹)与对照(农家种Ⅱ)比较,产量、外观特性、品质等各项指标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各项指标均符合深圳市场的消费习惯。综上考虑,白菜薹连州利坚甜菜心F1、雄心一号、特靓358 F1(白菜薹)3个白菜薹品种在深圳及周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1年9月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