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坚持老口味二十年,这种西红柿一斤能卖20元!

图片近一段时间,随着西红柿的大量上市,价格也随之下降,即使品质较好的产品每斤也不过几元钱。但在文登市高村镇沙柳村的文登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西红柿销售价格却在每斤20元以上。“天价”西红柿究竟是怎样育成的呢?在西红柿基地,合作社理事长时述忠找了一个西红柿让记者品尝,与普通西红柿相比,沙柳西红柿沙瓤绵软、酸甜中带着独特的清香。这便是这里的主要品种“草莓柿子”,

图片

“草莓柿子”早在20多年前就在沙柳村“亮过相”,但这种老柿子抗病性差,产量低,逐渐被新品种取代。然而,时述忠偏偏“不走寻常路”,就看上了这种柿子:“我们村土地特殊,种出来的柿子皮薄、糖度高、沙瓤,长得也好看,大家都喜欢吃。”沙柳村从上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种植西红柿,由于粗种粗管、规模小,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如何能把西红柿做成“金字招牌”,带动村集体增收致富,时述忠心里有了想法。

2009年,沙柳村成立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打算依托原有的基础发展西红柿种植。在品种选择上,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的时述忠和社员们商量后决定,继续种老品种。他整合现有资源,开始抱团闯市场。从挑选品种、育苗分苗、移栽定植,再到管理,时述忠全部按照有机食品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西红柿的质与量。有了合作社做后盾,村民研究柿子的劲头更足了。

图片

为了品质,合作社用膨化的大豆、花生做基肥,配合施用稀释发酵后的牛奶,使土壤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由于品种的病毒病抗性不强,合作社在9月底才开始定植,避开高温天气,减少发病概率,上市时比一般农户晚了一个月。

一般情况下,沙柳村的西红柿要等到正月末才能上市。虽然没赶上春节行情,但质量却有了保证。合作社现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降低了棚内的湿度,因为大水漫灌而产生的灰霉病很少发生了。时述忠说:“老品种加上沙柳村的水土条件,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才有了现在的沙柳村西红柿。其他地方可能有相同的品种,也有类似的技术,但不一定和我们的风味相同。”

图片在合作社内部则组建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引进专业质量检测员和检测设备,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把控,并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外部,建立由社会各团体组成监督队伍,及时监督反馈产品质量。“没有品质,品牌就是空谈。”十年坚守,绿洲合作社用品质让沙柳村西红柿更出众,不仅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就像农户说的那样,“不用洗,在衣服袖子上擦擦就能吃。”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沙柳村”牌西红柿商标成功注册,获得“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真正把小柿子做成了大产业。靠品质打开销路,带着品牌拓市场。“沙柳村”西红柿不仅在胶东有了名气,还进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端市场,线上也成了市场新宠。西红柿种植打头阵,布局乡村休闲旅游,沙柳村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山东旅游特色村”。时述忠说,他们将进一步补足西红柿产业链条,发展西红柿深加工,进一步擦亮沙柳村西红柿品牌。

除了打造了西红柿的独特品牌,时述忠还投资560万元为热带水果观光设置的生态观光温室大棚,配套各种基础设施,丰富果蔬的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已经由最初的西红柿单一品种发展成为以西红柿为主,黄瓜、火龙果、西瓜、凤梨等多品种、组合式种植基地。时述忠说,现在他们在种植沙柳村西红柿的基础上,已经流转了八百多亩土地,准备分三块区域去种植,一是蔬菜基地,二是以旱稻为主的基地,三是以药材为主的生产基地。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也能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在发展产业,振兴村经济的同时,作为村支书的时述忠还时刻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和贫困户一同致富,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增加收入。此外,时述忠还负责高村镇产业扶贫基地的管理,定期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西红柿让沙柳村的村民尝尽特色种植的甜头,“沙柳”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已远近闻名。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