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全国近4000万亩大白菜,年产值600多亿!附爆款品种名单

大白菜是普通老百姓餐桌上司空见惯的家常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白菜全年播种面积约4000万亩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5%,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也是北方冬贮数量最大的蔬菜。其产值超过600亿元,在均衡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等方面举足轻重。


近几年来,我国大白菜实现了单一“秋播冬贮”向优势产区生产、产品多样化和周年生产转变,育成娃娃菜、快菜、绍菜、金丝白等高品质品种,而根肿病、黄萎病、褐腐病等新病害的出现、落后的生产模式以及亟待更新的采后技术等,依旧是大白菜产业发展中的绊脚石。


多季栽培周年供应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种部首席专家张凤兰介绍,全国逐渐形成了7个大白菜优势产区,包括东北秋大白菜产区、黄淮流域秋大白菜产区、长江上中游秋冬大白菜产区、云贵高原湘鄂高山夏秋大白菜产区、黄土高原夏秋大白菜产区、云贵和华南越冬大白菜产区以及华北春大白菜产区。


在市场需求、品种创新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大白菜栽培由过去的秋季一季栽培,发展为春、夏、秋、冬四季栽培,基本形成春季设施、夏季高原、秋季北方、冬季南方的周年生产供应格局。


大白菜优势产区、种植季节和供应期

各优势产区集中生产,规模庞大,通过发达的物流运输供应全国市场,大白菜冬贮规模大幅减少,冬贮菜调节物价的功能被弱化,造成一定的市场价格波动。据统计,近年来大白菜市场“大小年”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白菜产业乃至蔬菜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而优势产区的这种大生产大流通模式,受到采后技术的制约,冷库建设不足、冷链运输缺乏、采后和流通过程损耗大、流通环节未形成冷链体系、物流过程监管粗放、贮藏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的制约,使得大白菜的运输损耗甚至超过35%,一方面也影响着大白菜上市价格,使其季节性波动加剧。

近十年品种日益丰富

十几年前,抗病虫害、耐贮藏等大白菜品种大量的缺乏,在大量育种单位和育种人员的努力下,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多个抗性强、耐贮藏的大白菜品种。


据了解,近十年来,我国涌现了大白菜育种省级以上科研单位16个,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占领榜首,育种取得巨大突破,实现了由单一“秋播冬贮”向优势产区生产、产品多样化和周年生产转变。
在秋播冬贮生产上,育成了符合抗病强、抗干烧心、耐损贮运品种;优势产区生产上,育成了抗流行病害根肿病和黄萎病的品种;周年生产上,育成了耐抽薹的春夏播品种,打破日韩品种垄断;产品多样化上,育成了娃娃菜、快菜、绍菜、金丝白等高品质品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就是其中的代表,培育出优质大白菜品种以支撑产业发展。

部分代表品种

复合抗性强耐贮运秋播品种

晋白菜7号、金早58、津秋78

秋绿60、中白62号、珍绿80

高抗根肿病秋播品种

CR京秋新3号

高抗根肿病春夏播品种

京春CR、德高CR117

耐抽薹品种

黔白9号、黔白10号、京春黄2号

周年生产配套的速生大白菜(快菜)品种

30快菜、速生快绿

近年来,为满足市场对品种外观的需求。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专家侯喜林教授经过多年多次试验,筛选出“玫瑰白菜”,外形似黄玫瑰,株高18cm,开展度26cm。叶片黄绿色,阔椭圆形,叶面泡状程度强。叶片数23枚。叶柄扁平,白色。商品性及观赏性好,Vc含量高。

 常见种植难题:不包心、包心不实

如何解决大白菜不包心,包心不实?需要注意以下几项:
1、科学浇水
大白菜进入包心期,水分消耗比前期大,必须灌溉补充,保持水分均匀,充足供应,切忌时多时少,时干时湿。
具体要求是:包心期第一水宜小,水量过大会造成植株生长伤害;包心第一水4~5天后进入正常灌溉,一般5~7天一水,每次灌溉水量不少于30方;砍菜前一周停止浇水,其一是以免水分过多不耐贮藏,其二是便于砍收,减少机械损伤造成损失。
2、合理施肥
包心期追肥应以随水冲施肥料为主,第一次追肥在寒露前施入,第二次在霜降前几天追肥。这一时期气温逐渐下降,追施肥料宜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选用硫酸铵,以亩追施20~30公斤为宜,随水冲施。对包心程度略差的地块应适当加大追肥量。后期要停止追肥,以免大白菜徒长。
3、及早防治病虫害
大白菜采收前半个月应停止用药。一旦发病及早防治。霜霉病可用品优、双易力克等喷雾治疗。软腐病和黑腐病要从莲座期开始喷雾,针对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虫害,发现虫子后及时喷施傲敌即可。
4、合理使用除草剂最好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要掌握“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如果使用化学除草,一定要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配药和喷药,防治药液浓度过高以及重复喷药对大白菜产生药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