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为茄科茄属植物,又名落苏、酪酥、昆仑瓜、矮瓜,原产于东南亚、印度,是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成分。茄子适应性强,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可周年供应、经济实惠的大众蔬菜,也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嫁接茄子,是利用高抗或免疫的野生茄科作物为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换根。相比实生苗,嫁接茄子苗具有抗病性强、耐高(低)温、耐干旱、高产等优点。茄子通常采用覆膜栽培,可以起到增温保墒、抑制杂草、促进早熟等作用。但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应用,田间残膜引起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大棚嫁接茄子长季节栽培高效种植模式,可使茄子提早上市,延长采收时间,增加产量,提高农户收入,还能有效缓解连作障碍,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长季节茄子栽培产量可增加1倍,采收期可从9月延长到11月,甚至元旦,全年产量70 263 kg/h㎡,产值393 473元/h㎡,该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大棚利用率,而且最大程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
品种选择
1.1 茄子品种
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耐贮运、商品性好,且适合当地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杭茄2010号、杭茄2019、浙茄3号、丰田5号等。
1.2 砧木品种
一般选用茄科砧木较多,生产中常使用托鲁巴姆,其属于野生茄子类砧木品种,叶色浓绿,长势极强,根系发达,对茄子青枯病、黄萎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土传病害高抗或免疫,是嫁接茄子的首选砧木。以托鲁巴姆为砧木的嫁接茄子植株粗壮,根系较发达,枝叶繁茂,生长势极强。
2
播种育苗
2.1 播种期及用种量
一般砧木种子比茄子种子提前播种20~25 d,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播种;茄子种子可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播种,每667 ㎡大田用种量15~20 g。
2.2 种子处理
托鲁巴姆较难发芽,播种前先晒种1~2 d,用55~60℃温水浸种15 min,保持恒温并不断搅拌,再用25~30℃水浸种5~7 h,捞出放入培养箱催芽,一般8~10 d即可出芽。接穗种子经晒种、浸种后,直接播种或催芽,包衣种子无需处理。
2.3 培育壮苗
①常规方法 播种前1个月准备好营养土。营养土从3 a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中选取,敲碎、过筛。按田土70%、腐熟有机肥30%的比例配制,并加入营养土质量0.1%的三元复合肥,每1 m³营养土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播前苗床铺厚3~5 cm的营养土,浇足底水,将种子拌细沙后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覆土,覆盖遮阳网。
②穴盘育苗 选用50孔或72孔规格穴盘。用专用基质装盘,刮平盘面,用盘底按压基质表面,形成深1 cm的播种孔,浇透底水。机械或人工播种,1孔1粒,播后用蛭石或基质盖籽至与穴盘表面相平。然后将穴盘移入苗床,横向摆放整齐,四周覆土,浇透底水,覆盖遮阳网,以降温保湿。
2.4 苗期管理
当30%幼苗出土后揭去覆盖物,改搭拱棚覆盖遮阳网。夏秋高温季节育苗,以通风降温为主,通过揭盖内外遮阳网、打开湿帘等多种措施,尽可能降低育苗棚内温度,减少或避免高脚苗。育苗期间,茄子需要光照,但要避免光照过强,以防灼伤幼苗。幼苗2叶1心时,可根据苗情追1次水溶性复合肥,以利幼苗吸收。
3
嫁接
3.1 嫁接方法
茄子嫁接可采用劈接、贴接等方法,其中劈接法成活率较高,最为适宜。当砧木苗长有6~7片真叶,接穗苗长有5~6片真叶,茎秆木质化时,是嫁接的最佳时期。嫁接时,砧木保留2~3片真叶,用刀在真叶上方的节间向上斜削,形成30°~45°,去掉上部茎叶,再于茎中间垂直切入深1.0~1.2 cm的切口;拔出接穗苗,同样保留2~3片真叶,在真叶下方呈45°斜切,削成0.9~1.1 cm的楔形,插入砧木切口中,并使皮层和剖面对齐,用嫁接夹固定。
3.2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7~10 d是温度管理的关键期,应及时将嫁接苗移入小拱棚内,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0~28℃,夜间控制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为宜。定植前7~10 d降温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左右,夜间控制在10~13℃,以增强幼苗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后期可逐渐揭开薄膜和遮盖物,增加通用量,延长通风时间,炼苗8~10 d后即可移栽大田。
4
移栽定植
4.1 大田准备
土壤肥沃、排灌方便、pH值5.5~7.0的田块均可种植嫁接茄子苗。茄子耐肥性强、需肥量多,一般定植前10 d开始整地,根据土壤肥力,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复合肥施足基肥,并结合土壤翻耕,开沟作畦。一般667 ㎡施商品有机肥300~400 kg、复合肥30~40 kg、过磷酸钙50 kg,畦面宽1.5 m(连沟),沟深25 cm。
4.2 地膜覆盖
选用黑色地膜覆盖,厚0.014 mm,宽1.5 m。在垄面和沟底覆盖地膜,地膜两边用土压实,防止被风吹开。
4.3 定植
8月上中旬为茄子长季节栽培定植适期。选阴雨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搭建小拱棚、覆盖遮阳网。一般双行种植,株距70~80 cm,嫁接茄子苗每667 ㎡定植1 000~1 200株,具体可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土壤肥力状况等调整。
5
田间管理
5.1 温度管理
长季节栽培由于早秋高温干旱,定植至秧苗成活前应覆盖遮阳网。成活后遇高温、强日照天气,中午前后需覆盖遮阳网。9月下旬随气温下降,可覆盖大棚天膜。10月中旬,气温降到15℃以下时,在大棚四周围起围裙膜,高度以高出植株20 cm以上为宜,夜间围裙膜底部要压实,防止漏风,夜间棚内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越冬期视低温情况,可通过搭建中棚或增加围裙膜层数进行保温,注意多层围裙膜间隔20 cm以上;当棚内温度在30℃以上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5.2 光照管理
茄子属于喜温中、强光性蔬菜,定植后成活前,中午强光时可选择SZW-10(遮光率25%~45%)遮阳网覆盖,避免强光暴晒。成活后,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但高温期应适时用SZW-10遮阳网遮荫,避免烈日灼伤果实或枝叶。
5.3 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15 d进行第1次施肥,每667 ㎡施复合肥5~10 kg;结果后再追1次肥,每667 ㎡施复合肥10~15 kg;以后视植株长势适当追肥,每次每667 ㎡施复合肥5~10 kg,滴灌浓度控制在3%以内。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结果盛期保证水分均匀供应,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为保证长季节茄子结果质量,进入采收期后,每采摘1次随水浇1次磷钾肥。
5.4 植株调整
为减少养分消耗,短期内多开花,便于集中授粉,缩短授粉时间,一般采用二杈整枝。植株封行后,应及时摘除根茄以外的侧枝,摘去病叶、老叶和过密叶,便于通风透光,及减少下部老叶对营养物质的无效消耗。采用浓度为25~30 mg/L的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喷花、点花、保果。及时摘除病果、畸形果、开裂果,做好疏花疏果工作。
6
病虫害防治
茄子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黄萎病、红蜘蛛、蓟马等。可应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利用高效、低毒农药对症适期防治,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严格把控农药安全间隔期,做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7
采收
及时采收上市。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采收,视植株状况而定,夏季温度较高,果实生长速度较快,一般花后13~15 d即可采收,但要避免在夏天中午采收。
欢迎投稿《长江蔬菜》,邮箱:1733172762@qq.com。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7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