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家庭农场经营人才“校村企”联合培养路径研究

家庭农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家庭农场作为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之一,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模式还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经营水平低下等问题,“校村企”联合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人才,有助于提升农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成为破解家庭农场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家庭农场当前,在推进“校村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与政策落实力度较弱。尽管现阶段的农村职业教育与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直接相关,但目前仍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社会地位不高,学校的生源较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待遇、未来成长空间等相较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仍有一定差距;在农户素质的培养上则存在培养制度缺乏、培养体系不完善等情况。整体而言,政策支持力度与政策落实力度较弱,一方面直接束缚了“校村企”培养模式的落实,另一方面新型农场经营模式无法得到人才与资金的支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转型。

(一)顶层设计

发挥“校村企”培养模式在家庭农场经营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政府应完善顶层设计,为农业人才学习、成长提供良好条件。一是重视扶持政策的制定,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等措施,促进“校村企”三方主体间的合作,共同探索家庭农场经营人才的培养路径,切实提升其专业能力与技能。政府应出台联合培养政策、人才引进政策、职业教育政策等,鼓励农业人才培养院校在结合家庭农场经营需求与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调整课程设计,增加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实训课程等,共同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人才。二是在资金支持上,政府可以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设备购置补贴、人才培养补贴等,鼓励家庭农场与企业、高校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项目。此外,还可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以农业项目、科研项目等为切入点,鼓励企业与高校在实地考察与体验新型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深入研究人才培养与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发挥科研成果价值,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二)权责保障

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优秀人才,应加快完善责任制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特别是借助“校村企”模式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人才,更应重视权责制度的建立,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明确权责机制,要求政、校、企三方积极承担责任与义务。从政府角度出发,地方政府应为“校村企”模式的落实提供相关制度保障,指导学校与企业规范合作,保障双方利益,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家庭农场经营人才培养路径切实有效。成立“校村企”联合培养监督机构,定期考核人才培养情况,督促校、村、企三方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同时应做好政策、法律法规的更新工作,形成针对性强、匹配度高的权责保障体系,促进校、村、企之间的良性合作。从学校和企业角度出发,高校应重视对教师行为的监督,一方面,教师应在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未来开展家庭农场经营工作时可以充分展现自身价值,推动家庭农场生产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校企合作项目的完成,明确自身与企业专业人才之间的权责,做到各司其职,提升学生培养与农户培训效果,实现合作共赢。企业则应从当地家庭农场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产品、技术研发,配合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格局。


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一)完善专业教育

(1)学校教育。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对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应在掌握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在深入推进“校村企”培养模式落实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的地位,通过地方院校教育建设,强化其与企业、村镇的联合力度,为家庭农场经营培养对口人才。在职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处于教育行业弱势地位的情况,职业教育学校应在政策的支持下扩大生源,缓解后备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应采取合理措施提高自身地位,搭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课程,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增强农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满足农业经营新形势的需求。在外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实现人才教育的良性循环。针对农业人才是否满足农业产业化转型需求这一问题,学校应抓住行业热点,重新梳理人才培养与家庭农业经营之间的关系,明确政策指向和人才缺口情况,转变人才培养方向。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院校可以调整专业建设或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家庭农场经营相关知识的传授。

(2)本土人才培养。应重视农村本土人才的教育培训,面向基层农技人员、村镇干部、农场主等开设专业的家庭农场经营知识培训课程、技能培训项目、农业生产证书培训项目等,增进其对农业产业经营、集约化经营的认识,满足农业经济内在增长需求。例如,某地家庭农场以蔬菜种植、胡萝卜加工为生产核心,农场主为了提高种植效益,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业院校组织的学历教育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农作物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农场中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作业,发挥了良种、良法优势,切实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在“校村企”联合的背景下,还可以借助企业在产业经营、产业链构建上的作用,让农村人才以发展、创新的眼光看待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工作,自觉学习经营知识与生产技能,增强经营能力。例如,某地家庭农场以西瓜种植与销售为产业核心,经营者在了解当前农业产业经营新态势的前提下,利用郊区优势,拓展产业经营模式,以园区采摘、亲子互动等形式增强家庭农场的吸引力,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二)优化人才引进机制要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家庭农场经营中,地方政府应重视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借助政策吸引扩大人才队伍。第一,完善农村人才就近就业渠道,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提供技能平台等,吸引外出劳动者返乡就业。例如,农业农村部提出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与“三农”工作同步开展,利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城乡人才要素流动壁垒,将本土培育和外来引进相结合,增强本地农业人才活力,进一步带动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与实行。在此基础上,可采用“校村企”联合育人机制,鼓励返乡劳动者学习家庭农场经营相关知识,发挥企业在技术、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拓宽融资渠道,为家庭农场经营者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第二,健全城乡人才引进机制。鼓励当地高校毕业的农业专业学生深入基层,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技术与管理指导,发挥高校人才潜力。第三,乡镇政府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快推进乡镇公务员、“三支一扶”人才招收标准的优化,为人才提供更多成长平台,为实现家庭农场高效经营提供人才支持。第四,要想留住人才,乡镇政府和村干部应持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家庭农场经营中。

(三)重视科技赋能

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成为引领农业产业转型的关键,在“校村企”模式下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人才,也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化科技赋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可以由当地政府牵头,建立高校、村镇、企业三方参与的人才资源平台,发布家庭农场经营相关信息、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同时可以借助高校资源库,为农户提供学习平台,不断增强其生产能力。例如,某地家庭农场以杜仲种植、蛋鸡养殖为产业核心,经营者在经过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与当地高校合作签订了产业发展协议,同时与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合作,创新种植模式和饲料配方。在蛋鸡养殖过程中申请了生产专利“一种杜仲鸡蛋及其生产方法”,不仅发挥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创立了独特的产业品牌。地方院校与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信息素养培训会、指派技术指导队伍下乡等方式培养农户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进一步了解与家庭农场经营相关的知识、技能、信息资源等。

可以搭建专门的家庭农场经营信息服务平台,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实时服务。例如,某农业大学依托网上服务平台开展“五个一”品牌实践,邀请农业专家、学者在线上平台开设“微课堂”,并结合线下宣讲指导农户开展科学生产实践,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学校教育也应强化科技赋能,在家庭农场经营人才的培养上,结合家庭农场的实际经营方向,为学生安排信息素养课程,使其了解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的使用情况,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切实发挥科技的力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校村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落实,壮大家庭农场经营人才队伍,应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使其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自身能力。但目前在“校村企”联合培养模式下,还存在农业教育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应从地方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家庭农场经营需求完善师资队伍。地方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内的优秀人才均可作为备选教师,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组建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在家庭农场经营一线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政策解读,帮助学生了解家庭农场经营业务,切实提高其专业能力。应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教师在完成研究的基础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生产技术等,并将其提供给学生学习,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

第二,在“校村企”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育模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农业人才培养院校应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适当扩大“双师型”人才队伍,发挥教学研究、产业创新、信息技术等在家庭农场经营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师引进的过程中,学校应明确教师选拔标准,选择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与方法,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更多人才。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家庭农场经营培养人才,教师还应掌握家庭农场经营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其生产实际与经营方向,切实解决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在家庭农场经营中贡献力量。学校可以组建实践教师队伍,定期到当地家庭农场中对点帮扶,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效果。

四、健全“校村企”合作机制

“校村企”联合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该机制落实的过程中,应明确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合作与联系,以便发挥该培养机制的最大优势,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校、村、企三方应从自身利益诉求出发,坚持利益共享,实践合作共赢。首先,高校作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推进家庭农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政策支持下,为学生、农户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督促教师深入基层,了解农户在经营模式、生产技术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其次,乡镇政府作为村镇核心领导机构,应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不断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机构、产业经营研究机构等,确保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有效开展。最后,企业应坚持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创新创造能力,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争取获得更多技能人才、技术创新机会等,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带动当地产业链转型升级,展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巨大潜力。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业经济转型进程加快,农户想要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行家庭农场模式。在该模式推行的过程中,应借助“校村企”联合培养模式,切实增强家庭农场经营者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使其能以创新发展的眼光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持久经营。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