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是“蔬”香能致远

寿光的黄瓜吃了能减肥,番茄还是彩色的。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寨里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基地,蔬菜大棚内温暖如春,黄瓜、西红柿、菜椒等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一片生机盎然。

  自1989年冬暖式蔬菜大棚试种成功,寿光市发展蔬菜产业已走过35个年头。如今,寿光市蔬菜播种面积60万亩、总产量450万吨,年产值110亿元、年交易额2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

  良种一粒重千钧,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石,是蔬菜产业链的起点。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动种业振兴行动。”

  “这是最新研发的高丙醇二酸含量黄瓜新品种‘中农脆玉3号’,其丙醇二酸含量达到每公斤16.40克,是一般黄瓜品种的3至5倍。”研发中心高级农艺师董甜小心翼翼地托起一根黄瓜介绍说,丙醇二酸是一种小分子有机酸,可抑制人体内糖类转化为脂肪,具有减肥的功效。

  近年来,寿光聚力打造蔬菜产业“中国芯”,沿着“内培、外引+扶持”的思路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一举扭转“洋种子”主导市场的局面,国产种子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寿光市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发中心副主任许铁敏告诉我们,寿光以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完善政策体系,推进种业研发,建成投用了国家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运营全省首家果菜品种权交易中心,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达到160个,种苗年繁育能力18亿株,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种苗繁育基地。

  良种还需配良法。古城街道前疃村的殷金华夫妇种了三个大棚的西红柿,“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标准。提前设定施肥量、给水量、温度等数据,物联网设备可以全方面监测作物长势,遇到问题系统自动报警,点手机代替了动锄头。”殷金华说,照着标准干,一年种两茬,产量翻了番,每年纯收入超过30万元。

  近年来,寿光市依托寿光蔬菜小镇、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等一批现代化园区,推行“云上”种植管理,发展“互联网+”蔬菜流通,实施大数据智慧监管,自动温控、智能雾化等智能设备应用率达到80%以上,大幅提升了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水平,为农业赋予了大智慧、新动能。

  “之前在工厂打工,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后来发现很多年轻人回到村里种番茄,收入可观,自己想着试一试。现在国家政策非常好,资金不足,国家提供惠农贷款,缺乏种植经验,市里安排专家提供技术指导。”殷金华说。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像殷金华一样,选择返乡,成为“棚二代”。如何在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正逐步有了明晰的答案。

  种好了菜,接下来就是解决怎么将菜更好卖出去的问题。

  农民种菜,政府帮卖。寿光大力建设农产品物流园,配套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创新服务,不仅使本地菜畅行无阻,更吸引全国客商纷至沓来,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

  在寿光市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每天南来北往运送蔬菜的车辆来回穿梭。园区蔬菜交易品种300余种,年交易量约450万吨,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国家。

  物流园是大龙头,村村还有小市场。寿光在蔬菜种植集中村建设改造了1600多处村级田间地头市场,方便本地蔬菜外销。如今,寿光形成以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为龙头、村级市场为基础的遍布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将寿光蔬菜不分昼夜地卖到全国、全世界。

来源:农民日报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