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民间辣椒王”研发78个辣椒新品种,获10余项技术专利,填补多个空白!

他坚持自学搞科研40多年,成功培育辣椒新品种70余个并在全国推广,社会效益逾数百亿元,推动了我国辣椒种植领域的科技进步,被群众誉为“农民科学家”“辣椒大王”。

他就是陈炳金。

01、育苗!从退役军人到“农民科学家”

1980年,陈炳金复员,离开军营回到家乡四川富顺务农。

“当时我定下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盖三间大瓦房。”为此陈炳金先后种过天麻、养过蚯蚓、在床底下喂过土鳖,但均宣告失败,直到偶然间读到了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佩英撰写的文章《地膜覆盖的应用》。当时地膜应用于农业在全国还处于摸索阶段,产生浓厚兴趣的陈炳金“麻起胆子”提笔给作者写了一封信。

“从山上到山下(邮政所)有四五公里,我一天跑三趟。”半个月后,陈炳金终于等到了回信,这位在业内享有盛名的教授,在信中不但耐心回答了陈炳金提出的问题,还寄来了多本种养殖方面的书籍。

如饥似渴的陈炳金从这些书中又发现了另一篇文章《辣椒种植的5种办法》,并从中找到了灵感:“如果能把地膜、辣椒二者结合起来,辣椒越冬的难题不是迎刃而解?”

据了解,民间一直有“食在四川、味在自贡”的说法,而富顺县又被称为“中国豆花之城”,其生产制作的豆花和糍粑海椒名扬天下。因此当地种植辣椒的历史悠久,但由于受气候条件所限,传统种植只能在开春后(3月)播种、夏天收获,为了让辣椒提早上市首先就要解决越冬问题。

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说干就干,陈炳金买来了地膜自己动手建起了温室,并播下了第一批种子。但试验的道路布满荆棘。连续4年,陈炳金的试验都没成功。

第一年,陈炳金在试验地用石头砌了一间屋子育苗,结果通风不良将苗子“捂”死。第二年,陈炳金喷灭虫农药比例不对,苗子又被“毒死”。第三年,由于担心棚内温度不够,陈炳金借鉴当地“熏腊肉”做法,现场熏起了刚刚发芽的辣椒苗,没想到温度没把控好,“热死”了一多半。

失败了三次的陈炳金准备再大干一场。这次,他购买了300多元钱的地膜,计划培育4亩地的辣椒苗。为节省人工除草的时间,他查阅了资料,但怎么也查不到辣椒育苗可不可以使用除草剂。

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没有现成的技术,就自己试验。陈炳金提早15天先用一小块地作化学除草试验,播种后把除草剂喷盖种土表面。7天后苗子顺利长出来了,又观察了7天辣椒长势很正常。他认为效果不错,于是大面积播种并全部洒上除草剂。之后第3天,陈炳金去观察先播种试验的辣椒苗,却惊讶不已。“天哪,怎么叶子变黄了?”后来才明白,辣椒出苗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生长侧根,侧根横向生长时,才能接触到土表层,吸收到地表的除草药剂,所以一周内辣椒苗没有死亡。

陈炳金一连串的失败被周围人当作笑料,嘲笑他一个农民不老实种田,要搞科研。但陈炳金不信邪,一边读书学习一边摸索着干。他不断给专家教授写信或者上门请教,得到了专家们的多次指点。

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通过大胆实践和不断尝试,1989年陈炳金发明了“辣椒冬季育苗方法”,并成功申请了第一项国家专利。该方法利用塑料棚透光蓄温、保温防寒的功能,把育苗时间提早到上年的10月上中旬播种,让辣椒苗在塑料棚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或3月上旬在露地用地膜覆盖栽培。该项发明有效利用了辣椒生长适温季节,延长了辣椒五分之二最佳生长期,大幅度提高了辣椒的单位产量。

据了解,“辣椒冬季育苗方法”让千万椒农受益,迅速成为整个长江流域培育辣椒苗的主要方法。

“当时市场上猪肉六角八分钱一斤,辣椒要卖一块五。”第二年,陈炳金用卖辣椒所得的近两千元钱建起了5间大瓦房,并顺利抱得美人归。从此以后,陈炳金开始在辣椒育苗上大展拳脚,以“3分钱一窝、包活”的价格提供种苗,并对上门讨教育苗技术的农户毫不保留。

02、育种!杂交制种方法赶超世界水平!

短短数年间,兜山及周边乡镇迅速冒出了多家育苗大夫,农户们纷纷种上了越冬辣椒苗,收入大幅度增加,但也伴随着大量新鲜辣椒集中上市,高昂的价格一去不返,辣椒很快在当地“烂市”。

“别人育苗我就育种。”从垒上第一块砖头、盖上第一张地膜开始,陈炳金就走上了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创新之路,在“成为一名农民科学家”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图片来源:自贡网

如何解决辣椒传粉杂交制种难的难题,是辣椒制种界亟待解决的事。

一开始,陈炳金想到用大棚栽培,纱网隔离蜜蜂传粉,但效果不佳。后来,陈炳金又在大棚中学习水稻风传。这时,他看到有人用塑料滴灌带给辣椒小苗浇水,塑料滴灌带的小孔中喷射出小水柱。“这时我突然开窍,辣椒传粉风也可以这样吹出,用微风吹散父本花粉给母本传粉。”一项新技术又由此产生。

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由于辣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度,陈炳金很快发现温室并不能完全解决辣椒生长所需的温度及光照,便于199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湾坡村建起了科研育种基地,组建了团队,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如候鸟一般,随季节变换南北迁徙的科研生涯。

“竹子捆绑做屋架,胶布搭草遮雨天。白天下地搞试验,黑夜木板做床眠。一菜一汤三餐饭,啸啸海风常相伴。如能遂愿登高峰,苦累之中品甘甜。”陈炳金在海南基地时写的一首诗,道出了科研生活的甘苦。

但就在基地建好的第二年,陈炳金便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滑铁卢。

1995年春节海南岛罕见的连降15天暴雨,基地种苗全部死亡。陈炳金不但因此搭上了挣得的“60万现金”,还背上了巨额债务。“欠债最多时,我一共有40个债主。”陈炳金称尽管最终自己熬过了这一关,但并没有促使他把“盈利”摆在“科研”前面。

图片来源:自贡网

在日复一日的试错中坚持,积累经验,陈炳金终于成功了。90年代陈炳金发明“一种杂交羊角形辣椒的选育方法”成功育出线椒和尖椒新品种,引领了辣椒杂交育种方向。进入20世纪,陈炳金又发现簇生朝天椒产量低,果实裸露日灼病严重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难题,陈炳金率先发明了“一种吊柄簇生小辣椒的选育方法”。

1998年,‘干椒1号’的育成,引领了全国线椒市场;‘朝地椒1号’抗性强、皮薄、籽粒少,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热捧,干椒收购价高出市场主流品种三樱椒2元多一斤;‘川椒红灯笼’干果创新出口额新高;皮薄肉脆的‘川椒红120号’连老鼠都爱吃……

川椒18号

川椒19号


朝地椒1号

川椒红灯笼

川椒112号


40年来,陈炳金先后育成辣椒杂交新品种78个;科研成果累积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社会效益达500亿元,新增社会效益66亿元。

在陈炳金心中,“科研就是创新,做别人没有做过的,想别人没有想过的”。所以,在辣椒这个作物上,他先后研究出11项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陈炳金领衔的“辣(甜)椒雄性不育三系转育及三系配套育种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片来源:自贡网

什么是辣(甜)椒雄性不育转育及三系配套育种?原来,辣椒花是雌雄同蕊,必须要通过人工去掉雄蕊才能进行授粉杂交。而陈炳金研究的雄性不育技术,就是要把辣椒花变成单纯的雌花进行授粉,这个过程就是转育。最后,再把转育成功的品种与其他品种杂交。“各种品种不断杂交,至少需要六代以上,才能选择出优势品种。”

“生物界的雌性,天然赋有延续下一代的使命,变成仅有雌蕊的辣椒花,对异性的渴求会更强烈。”陈炳金说,“不育系品种授粉的成功率能达到95%。”

陈炳金算了一笔账。辣椒要通过人工授粉,每个工人每天只能授粉 2000 多朵花,常规品种每亩地需要授粉工170人左右。可是,利用雄性不育技术制种后,每亩地只需要授粉工60人左右。以海南基地授粉工每人每天工资70元计算,每亩地可节约劳动力成本 7000元。“全国大约有1万多亩土地在种植杂交辣椒,仅劳动力成本就能节约7000多万元。

03、四川有民间“辣椒大王”陈炳金!

尽管陈炳金被媒体誉为“中国辣椒大王”,但近几年仍然不断取得新突破,创新辣椒植保技术,解决了辣椒冬季死苗和辣椒杂交制种黄柄掉果生理病害,可使每亩辣椒制种减少损失4000元以上。

为了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实现农民辣椒种植增产增收,陈炳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编著成技术教材。目前,他完成了《杂交辣椒早熟丰产栽培技术》《科学种椒》等专著,并把《科学种椒》制作成50分钟的VCD科教片在全国出版发行。

40年来,他免费赠送全国各地椒农《杂交辣椒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书10万余册、《科学种椒》VCD5万余张,累计向种椒农民传授技术1000多万人次,每年到全国各地免费举办30多场次技术培训。

如今,年过六旬的陈炳金表示,他在有生之年还要完成两个目标:一是把几十年积累的科学技术和育种经验继续发扬光大,多育出新品种好品种,继续造福人类社会;二是把科研经验和科学技术传授给青年一代,带出一批年轻育种家、科学家。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四川日报、自贡网、中国蔬菜、四川工会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