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亩纯赚万元,投入少又好管理的高效栽培模式,现在用刚好!

莴笋为成都平原的特色和优势蔬菜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进,现在莴笋的主要种植类型有小叶竹筒青、大花叶、三青、红尖叶、红圆叶等。成都市彭州市平原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气温回暖较早,年极端气温最高36.9℃,最低为-6.2℃,土壤以砂壤为主,稻田在水稻灌浆结束后排水,水稻收获后便能翻地种菜。在该区域经过多年优化,实现了中稻—三茬莴笋一年四熟的种植模式。通过水旱轮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措施,解决了连作障碍、土壤盐碱化、地下害虫等问题,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种植模式成熟稳定,可在成都平原其他区县的砂壤土地区推广应用。

1   种植模式和茬口安排

该模式是利用水稻和莴笋在同一块田种植,实现水旱轮作,利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水稻,冷凉季节种植莴笋,恰到好处,达到高质高量的效果。

茬口安排:水稻在3月中旬旱地育苗,4月下旬移栽,8月20日左右收获。秋莴笋8月10日左右育苗,9月1日左右移栽,10月10日左右收获。冬莴笋9月20日左右育苗,10月20日左右移栽,翌年2月上旬收获。春莴笋12月上旬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上旬收获。

2   栽培要点

2.1   中稻      

①品种选择   选择米质优、适应性广、抗性好,生育期140天左右的水稻品种,如鹏优1269等。      

②适期育苗   选用未种过水稻地块是育苗,以免出现杂稻,每667 ㎡用种量1.0~1.5 kg。水稻浸种、晾干水分后,均匀撒播于苗床并于表面覆盖细土。然后浇水,并覆盖薄膜保湿,外加小拱棚保温。待出苗后,撤去地膜。苗期根据墒情漫灌苗床,以保壮苗齐苗。起苗前提前蓄水以利于起苗。

      ③整地   因为上茬是莴笋,土壤并不缺肥,故不需施肥,但需清理田里的烂叶及杂草,以免在无氧条件下腐烂,产生影响秧苗生长的有毒气体。田块提前蓄水,带水旋耕后备用。      

④定植   苗龄40~45天即可定植,插秧时株行距以30 cm为宜。每蔸定植2~3株秧苗,以确保田间有效穗数。      

⑤田间管理   前期稻田不要干水,中期做好排水晾田和螟虫、稻飞虱的防治。后期排水晾田,以保证下茬莴笋种植时田间干爽,易于旋耕。      

⑥收割   于8月20日左右,水稻黄熟时采收。机收时勿将稻草粉碎,宜晒干后留作莴笋打捆用。

2.2   秋莴笋      

①品种选择   秋莴笋因为生长周期短,环境气温高,需选择小叶竹筒青、大花叶这类生长迅速的品种。      

②育苗   秋莴笋应在8月10日左右开始育苗,因为气温较高,需低温催芽。将种子用温水浸种4~6 h后,稍晾干水分,用纱布包好,置于冰箱冷藏区或悬于水井水面上。2天左右,种子超过半数露白,拌适量微润河沙后,均匀撒播于苗床上,并覆盖遮阳网降温。当莴笋苗出土后,早晚撤去遮阳网,以防出现高脚苗。整个苗期应保持苗床湿润,并做好间苗工作,剔除弱苗、病苗和过密苗。      

③移栽、定植   水稻收获后及时翻地,做到精翻细耙,并施入三元复合肥(15-15-15)50 kg/667 ㎡作底肥。莴笋苗4~5叶时便可移栽,起苗前浇1次“送嫁水”,以保证起苗时不伤根;且应喷施1次“送嫁药”,预防霜霉病和蚜虫等。定植时株行距按30 cm×30 cm为宜。每厢定植5列。定植完成后大水漫灌,当水浸润整个厢面后即可。      

④田间管理   田间要保持湿润,切忌忽干忽湿,每10天随水追施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 kg/667 ㎡。因为前茬为水稻,可用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0~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⑤病虫害防治   因为前茬为水稻,少有地下害虫发生,但是莴笋好发霜霉病和菌核病,又因为莴笋后期叶片茂密,农药不易打透,一旦发病不易取得较好的防效,所以每10天左右应喷药防治1次。可选用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5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300倍混合液均匀喷雾。

⑥采收   定植大约40天后,当莴笋心同叶片齐平时,便可采收上市,采收时剔除下部老叶,根部削平整,用稻草或胶带打捆后出售。

2.3   冬莴笋      

①品种选择   冬莴笋种植选用耐寒性强的红尖叶或红圆叶品种,其生长速度稍慢,但具有抗病抗寒的特性。



②育苗   在9月20日左右,将种子浸种4~6 h后,与河沙拌匀,均匀撒于苗床,加盖遮阳网并保持苗床湿润,在苗龄1叶期时做好间苗工作,以促壮苗。      

③移栽、定植   当上茬莴笋收获后,用拖拉机翻地,定植前3天,对移栽田块喷施330 g/L二甲戊灵乳油300倍液防草。苗龄约30天,莴笋4~5叶时,同秋莴笋做好“送嫁水”“送嫁药”后,带土团移栽至大田,株行距按33 cm×33 cm为宜,随即做好灌水保墒工作。      

④田间管理   红尖叶和红圆叶因为节间较密,茎秆容易鼓包,定植后第2天用75%赤霉酸结晶粉15 000倍液喷雾,因为不好量取,可用酒精溶解后采用二次稀释法进行。冬莴笋因为生长周期较长,且田间湿润,容易长牛繁缕类杂草,要及时拔出。每隔20天可随水追施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 kg/667 ㎡。      

⑤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病虫害防治同秋莴笋。冬莴笋定植后3个月,于翌年2月上旬采收。

2.4   春莴笋      

①品种选择   春季莴笋可选择小叶竹筒青类或品质更好的三青类型莴笋,因为三青莴笋青叶、青皮、青肉,颜色好,商品性佳,深受菜农和菜商喜爱。

      

②育苗   在12月1日左右,将种子浸种后均匀撒于苗床,有条件的可在大棚内育苗,如果在露地育苗,应加盖小拱棚保温,并做好除草和间苗工作。   

③移栽、定植   翌年2月初,上茬莴笋收完后,及时施肥作畦,因为三青类莴笋皮薄,容易裂口,施底肥时应加施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于土壤湿润时提前喷施330 g/L二甲戊灵乳油300倍液封闭杂草。2月10日左右,莴笋苗便可移栽,移栽前做好苗床的水、药准备,定植株行距为30 cm×30 cm,移栽后做好漫灌。      

④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三青类莴笋在移栽后1天,用75%赤霉酸结晶粉15 000倍液喷雾,以达到节间稀、不鼓包的效果,同样每间隔15天随水追肥1次,做好杂草的防除和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的防治,具体参照秋莴笋。      

⑤采收   采收标准和秋莴笋相同,到4月,气温回暖,抽薹加速,采收不及时会导致商品性下降。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水稻每667 ㎡能收获600 kg,市价2.6元/kg;三茬莴笋分别收获2 500、3 750、2 500 kg,市场均价2元/kg,总计收入19 060元。蔬菜和粮食的生产成本按1元/kg计,不含土地租金的成本合计为9 350元/667 ㎡,合计纯收入9 710元/667 ㎡。且该模式不需要投入大棚等设施,减少了生产资金压力,农民种植热情高。

3.2   生态效益      

利用水旱轮作技术,解决了土壤盐碱化难题,并且使地下害虫无处藏身,减少了蔬菜地下害虫的发生。种植莴笋的地块肥力好,种水稻时不需施用肥料,从而实现了农药肥料减量。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三青类莴笋最受市场欢迎,但是种植难度较大,虽然可以通过喷施赤霉酸解决节间密等问题,但是其用量不好把握,且其药效受温度、田间墒情、莴笋苗龄等影响,较难达到理想效果,使用不当还会出现空心、拔节过长等问题,所以希望培育出更加优秀的莴笋品种,破解此类难题,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欢迎各位读者投稿《长江蔬菜》期刊

投稿邮箱:1733172762@qq.com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11月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