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肃宁“90后”农人张莎莎申报9项实用新型专利



皮肤黝黑,说起育苗便滔滔不绝,谁能想到,作为肃宁县绿苑种苗基地负责人,她原本是学艺术设计的。2015年,跟随爱人回到家乡投身育苗事业后,农业成了她的“跨界”新职业。

发挥“新农人”的新想法,她创新技术,申报9项实用新型专利;瞄准线上,让绿苑的种苗走向全国各地;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带动起大伙儿——

创新技术

申报9项实用新型专利

走进肃宁县绿苑种苗基地的大棚,茄子秧苗长势独特。此时,别地的茄苗尚刚移栽定植,这里的秧苗却已有小腿高,一棵棵“光秆”顶着几片新长的叶儿,紫色花蕾正含苞待放。

“自从用了这‘换头’术,不用重新栽苗,也能长二茬茄子,不光省去了苗钱和人工费,还节省了不少时间呢。”原来,这是张莎莎近两年创新的茄子“换头重长”新技术。

这项技术能成型,还要从一棵小小的种苗讲起。

张莎莎说,在过去的茄果种植中,茄苗不仅不能与一些作物倒茬耕种,还易感染土传病害,影响品质和产量。而她推广的茄苗,是用托鲁巴姆砧木嫁接而成,在广泛适种的同时,还能避免土传病害,生长力也十足旺盛。

“托鲁巴姆茄苗能长二茬果,也是俺偶然发现的。有一次,看到叶片感染了灰霉病,俺们就把叶片剔除,只留下茎秆。没想到,这样给秧苗‘割’了头,旁边杈子上的新芽反倒长了起来,还结了茄子。”由此产生灵感,张莎莎开始试验,到了6月结果尾声后,不像普通农户一样拔秧重栽小苗,而是将原有秧苗剃头,憋第二个芽。

“试验证明,只要在剃头后做好整体杀菌、冲施生根肥、及时遮阳、补充平衡肥等措施,二茬茄果的品质、产量不亚于重新定植的。”

茄子“换头重长”技术,还只是张莎莎以育苗为基础,给这片土地带来的诸多新气象之一。

“‘好苗三分收’,市场上不缺苗场,也不缺苗,缺的是好种苗。”这个“90后”青年从投身育苗产业之初,便将精力倾注到培育高品质好苗上。新建高标准育苗温室、购入自动播种流水线、引进国内外知名种子公司的新品种……为了一棵好苗,她费尽心思。

在这个过程中,善于思考的她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冬季催芽时,辣椒、茄果类种子得八九天才出芽。可由于用地暖维持室温,往往到了第六天,穴盘里的水分就干掉了,影响出芽。如果把穴盘从催芽室转到育苗车间补水,一遇冷,出芽率更受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张莎莎多方试验,发明了一个装置安装于穴盘底部,为秧苗从根部“补水”,既解决了其“口渴”难题,又不致因降温、补水造成种苗缺氧、腐烂,出芽率因此提升了10%。

“1000棵苗就能多出100棵,不光减少了浪费,还积少成多,大幅提升经济效益。”张莎莎对每一棵种苗都很是珍惜。

而针对移栽过程中,种苗易因人工力度不均产生伤口感染菌病的难题,张莎莎和爱人也开动脑筋,开发了一款移植器。工人只需移动装置,拉动压杆,就能将种苗栽到地里,不仅省工省时,还避免了伤害种苗……

一边实践一边创新,目前,张莎莎已申请了“一种植物种苗整根移植器”“一种大棚蔬菜种苗培育温度调节装置”“一种提高种苗出芽率的培育装置”等9项实用新型专利。

开拓线上

年销种苗1亿株

夏日的天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艳阳高照,突然就大雨倾盆。棚里没了活计,张莎莎却依然闲不住。

她和工人来到空调屋,从穴盘中取出一棵棵种苗,在空调下打冷后,仔细地装到塑料袋里。回到育苗车间,他们又把刚装好的种苗袋轻放到快递箱中铺好,放上冰袋后封箱。不一会儿,待发货的快递箱就摞成了墙。

“这是吉林农户订的小芹菜,2万多棵苗,能种1亩来地。虽然不多,但人家信任咱,咱就得把方方面面都做好了,让人家收到好苗,种出好菜。”张莎莎说道。

吉林、陕西、山西,还有省内的保定、张家口……在她打出的快递单上,全国各地的地址都有。一个订单,少的能发几千株苗,多的则达几十万株。

这些快递,是张莎莎致力于开拓线上渠道的“硕果”。

“新农人不能只低头种地,生产、管理、销售等方方面面都要学、都得懂。”乡村振兴对“三农”人才提出的要求,张莎莎谨记在心。为此,在做好本地及周边市场推广的同时,她将目光瞄向了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并注册了“绿苑种苗”账号,每天在平台上更新育苗动态。

一个个小视频,虽然时长短,但既是对张莎莎日常工作的记录,又向手机这头的观众们展示了基地的苗种品类、品质。各地农户刷到视频后,通过平台与张莎莎建立联系、订购种苗。

“线上下单的,有不少是咱的老客户了。看到视频的新客户来了,订了一两次苗后,也成了咱的‘铁粉’。数量少些的,走快递,要是订得多,我们走货车,一两个小时就能送到省内客户手里。”张莎莎说,通过快递运输,客户不用亲自来拉苗,不光节省了时间,还能节省路费,便捷省钱。

客户订苗前,张莎莎会详细了解对方的种植地域、规模,是走市场还是搞采摘,再推荐相应种苗。客户收到苗后,如因快递产生破损,她会酌情理赔、做好售后。如果种植中客户遇到了管理难题,张莎莎也会根据自己的种植经验,进行技术指导。因为服务到位,还有不少客户频频在线上给她“点赞”,建起了长期合作关系。

“目前,基地年销种苗量达1亿株,线上订单已占到了60%。下一步,我们还要学习直播技术,深耕农业电商,将线上的销路进一步拓宽。”张莎莎开拓线上市场的动力十足。

头雁展翼

带动乡亲同“淘金”

近日,一个喜讯传来,让张莎莎十分高兴——“肃宁芹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进入审核阶段。

“如果这次能顺利通过审核,有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咱这儿产的芹菜进入超市后,不光身价能提升,还能扩大肃宁蔬菜的知名度。”张莎莎异常振奋,“‘肃宁芹菜’的销路好了,俺们就能带动更多人一块儿按标准化流程种菜,一块儿致富。”

在兴旺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将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中,张莎莎总不忘带动周边村民一块儿“淘金”。

68岁的王建川将自家土地流转了出去,专职在张莎莎的育苗基地打工,对一个月三四千块钱的收入很满意。

“在温室里干活冬暖夏凉,放风、遮阳、温湿度调节这些都是自动化的,比原来种地轻松多了,还是有知识的年轻人更会种地!”王建川说,在绿苑种苗基地,像他这样的农民有50人之多。

选购种苗时,农户们只认准了茄子、西红柿、芹菜这老几样,对于效益更高的口感番茄等新品种总是不敢尝试。为解决大伙儿的后顾之忧,张莎莎还多渠道开拓市场,以销带种,既解决了销路难题,又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填补种植茬口空档,不让土地“闲着”,也能提高收益。为此,张莎莎还悉心研究什么茬口种植什么品种,“打样”如何高效种植。

“一般蔬菜都是2月种6月收,之后一直到七八月都是空白期。但如果6月种植黄瓜,10月拉秧后,种植大白菜,到春节时正好高价上市。1月开始种植甜瓜,一直持续到5月左右,接下来种植茄子或西红柿,中间可以穿插效益高的叶菜,整年不闲,种植效益又能增加20%。”瞧,她算得多细。

因大力推广育苗技术、带动群众致富,去年年底,张莎莎的事迹还入选了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案例。

“如今,农民不只是一个身份,还成了一份职业。做职业农民,俺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欢迎更多农户加入到职业农民的队伍中,一起把育苗事业做大做强。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坚定地扎根土地,在农业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来源:沧州日报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