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高产、抗病、商品性好!这个辣椒品种已累计推广5 000 h㎡,河南、山东等地均可种!

辣椒(Capsicum annuum)属茄科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辣椒在我国蔬菜产业中为第一大产业,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在150万~200万h㎡,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8%~10%,居蔬菜首位。其中河南省辣椒种植面积在20万h㎡以上,已成为我国辣椒栽培面积较大的省份。

近年来,河南省辣椒品种更新速度较慢,病虫害及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影响了辣椒品种的产量及效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随着辣椒市场的不断发展,选育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辣椒新品种已成为辣椒产业发展的关键。      

濮椒6号是濮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早熟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于早春保护地栽培,父本A-96属中早熟类型,是2006年引进欧洲的大果长灯笼形甜椒,果长15~18 cm,果宽7.5~8.0 cm,果肉厚0.48 cm,果实心室数2.4个,单果质量242 g,生长势强,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

母本0712属早熟类型长羊角形,果长18~20 cm,果宽3.5~4.0 cm,果肉厚0.35 cm,果实心室数2.9个,单果质量68 g,连续坐果性好、配合力高,抗青枯病、炭疽病,耐病毒病。

2011-2012年对配制的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和组合比较试验,其中组合0712×A-96(编号1506)表现突出,高产、抗病,果面光滑亮泽,商品性好,生长势中等,定名为濮椒6号。目前,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累计推广种植面积约5 000 h㎡。

1   品种特征特性

濮椒6号全生育期182天左右,生长势中等,抗逆性强,商品性好,果面光滑有光泽,肉质脆嫩,微辣。株高59.8 cm,株幅65.1 cm,始花节位10.3节。果实长牛角形,果实绿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实长20~25 cm,果宽4.8 cm,果肉厚0.36 cm,果实心室数2~4个,单果质量98.2 g,田间高抗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综合抗病性好,连续坐果性好,耐低温弱光,早春保护地栽培平均每667 ㎡产量3 500 kg以上。

2013-2015年参加全国保护地辣椒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2016026。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湖北、辽宁、重庆等地区早春保护地种植。

2   栽培要点

2.1   适期播种定植     

黄淮海地区保护地栽培一般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一般采用72孔穴盘育苗,3月中旬定植。

2.2   培育壮苗     

播种前,最好晒种2天,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还兼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晒种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采用72孔穴盘育苗。穴盘消毒方法: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穴盘30 min,再在穴盘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密封1周,然后用清水将穴盘冲洗干净备用。

将种子置于28℃左右恒温培养箱中催芽,待75%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每穴播1粒,播好后用蛭石覆盖,再盖上薄膜和棉被。出苗前温度白天控制在30℃左右,夜间在18~20℃。出苗后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在18℃左右。幼苗生长期间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定植前10天,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进行降温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不低于10℃。定植前1天浇透水,以便起苗。冬春育苗光照弱,易徒长,棉被早揭晚盖,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灰尘,尽量延长光照时间。苗6~7片真叶,茎秆粗壮(茎粗约0.5 cm),大部分植株开始现蕾时即可定植。

2.3   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近3年没有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大棚定植。采用宽窄行覆膜高垄栽培,大行距70 cm,小行距50 cm,垄高20 cm,并覆盖地膜。定植前深耕细耙,结合深翻每667 ㎡施生物有机肥600 kg、生物菌肥10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

2.4   定植

早春10 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单株定植,株距40~45 cm,每667 ㎡定植2 600株左右。

2.5   田间管理

辣椒喜肥忌涝,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后5~7天浇1次缓苗水。蹲苗期间不浇水或浇小水。蹲苗结束后,随浇水每667 ㎡追施三元复合肥25 kg;门椒坐果后每隔10天左右浇1次水,根据辣椒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每采收1~2次每667 ㎡追施高钾复合肥20 kg。  

早春温度低注意保温防冻,定植后密闭棚室,白天保持温度30℃,夜间15℃以上,促进发根缓苗,湿度较大时可短时放小风。缓苗后在确保温度的前提下逐渐加大通风量,白天25~30℃,夜晚不低于15℃,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草苫早揭晚盖,经常清洁棚膜。

5月中下旬后加大通风以降温,外界气温适宜辣椒生长时,通风口昼夜全部打开,以降低棚室温度,减少高温为害。   

辣椒分枝多,株型高大,易折和倒伏,可用纤维绳吊枝或竹竿绑架。门椒坐住后及时摘除门椒以下侧枝上的老叶、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坐果率。

2.6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辣椒主要虫害有蚜虫、茶黄螨、烟青虫、小菜蛾、地老虎等。

可用黄板诱杀蚜虫成虫,还可每667 ㎡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雾剂500 g或15%异丙威烟雾剂250~300 g熏棚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茶黄螨用5%哒螨灵乳油2 500液、5%卡死克(氟虫脲)乳油2 000倍液或2.5%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烟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地老虎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诱杀。均需在发病初期或害虫2龄期前及时防治;喷洒要均匀,雾点要细;喷杀虫剂1 h内、喷杀菌剂3 h内,若遇雨,需补喷。

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猝倒病,应做好苗床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结合药剂预防,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辣椒定植后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青枯病等。

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炭疽病可用22.5%啶氧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0%二氰·吡唑酯悬浮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灰霉病可用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疫病可优先选用30%百菌清烟雾剂熏棚,每667 ㎡用量250~300 g或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青枯病除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撒生石灰消毒外还要注意轮作,发病初期可用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30%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2.7   适时采收

门椒及早期果要尽量早采,以免坠秧,影响后期产量,同时疏去已变硬、无发展潜力的小僵果和畸形果;中后期果可达到商品成熟度再摘,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