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亩年产值75600元!菌+菜轮作新模式使效益提高20倍以上,简单易上手

近几年由于疫情影响,粮食及蔬菜的稳产保供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民生及社会稳定。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严格管控“粮田非粮化”,对仪征市设施蔬菜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仪征市食用菌有金针菇、羊肚菌、香菇、蛹虫草等多个品种,产量达1万t,产值1亿多元,其中刘集镇是省级食用菌产业园,种植食用菌上千亩。

为了缓解蔬菜连作障碍,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及设施资源,解决夏天“伏缺菜”,搞好仪征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研究推广了多种蔬菜种植模式,其中羊肚菌—小青菜—小青菜高效栽培模式,既能解决部分病虫害问题,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在刘集镇进行推广种植,取得了较好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增强了仪征市蔬菜产品的生产、调控、保供、稳价能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蔬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绿色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该模式既能合理利用土地和设施等资源,解决夏天部分“伏缺菜”问题,同时操作技术简便,农民易接受,效益显著。

1   茬口安排

羊肚菌9月中旬制作原种,10月上旬制作栽培种,10月下旬播种,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出菇,4月中下旬采收结束;第1茬小青菜5月上旬整地直播,6月中旬收获;第2茬小青菜6月中旬整地播种,7月上旬收获。

2   羊肚菌

①高温闷棚   利用夏季高温闷棚,杀灭棚体、棚内和土壤内的病菌与虫体。直接密闭大棚,进行高温消毒。667 ㎡播种量为150~200 kg。将栽培种去袋打碎,加入0.2%磷酸二氢钾混合拌匀,干湿度以菌种底部无积水为宜。


播种时,根据棚室地面宽度划线规划垄区后,将栽培种均匀播撒在规划好的地面上,用小型开沟机开沟覆土,将沟区的土壤翻至垄面上,覆土厚度2~5 cm,形成宽 1.0~1.2 m的垄面和宽20~25 cm、深10~20 cm的垄沟。      

④发菌管理   a.温度管理。羊肚菌播种后菌丝生长温度为5~23℃,适宜温度为8~20℃,可通过棉被(遮阳网)、通风和喷雾等综合措施调控至适宜温度范围内。      

b.水分管理。播种后喷1次水,当菌丝穿过覆土层,地面出现白色菌丝摆放外源营养袋前可根据土壤墒情再喷1次水,可覆盖防草布替代地膜,减少水分蒸发量。      

c.光照管理。羊肚菌的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强光,适宜在微弱光线条件下生长,强光会抑制表层菌丝的生长及影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保持600~1 000 lx为宜。

 d.通风。通过通风调节棚内氧气浓度及温湿度,通风时间和次数依据棚型和大小结合温度管理灵活掌握。  

⑤摆放外源营养袋   a.配方。小麦58%、木屑或玉米芯)30%、麦麸5%、腐殖土5%、石膏1%、石灰1%。      

b.塑料袋规格及装料量。选用15 cm×40 cm规格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800~1 000 g,每667 ㎡用量为1 300~1 500 袋。      

c.营养袋制作。将小麦、木屑(或玉米芯、稻壳)浸泡湿透,与麦麸、腐殖土和石灰、石膏拌匀,装袋封口,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法灭菌,冷却后及时使用。

      d.外源营养袋的摆放。播种后7~10天菌丝大量长出地面后即可摆放外源营养袋,摆放时间为播种后7~15天,最迟不超过20天。放袋时在营养袋较平整的一面用打孔器打孔或用刀片划1~2条长15~20 cm的小口,打孔或划口的一侧紧贴地面摆放,间距40~50 cm。      

⑥出菇管理   根据羊肚菌品种的不同,一般播种60~90天后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出菇管理阶段。首先要检查外源营养袋是否感染,如有感染及时移除。垄面覆盖了塑料薄膜的要揭开薄膜,通过滴灌、沟灌、喷灌等方式将垄面浇透,黏性土壤通过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补水,避免积水。

白天提高地表5 cm 处温度至8~12℃,夜间降低棚内温度(地表温度)至3~5℃,拉大温差至10℃以上,可有效诱发原基。催菇后避免出现低于0℃的低温(地表温度),以免原基冻伤死亡。      

⑦子实体培养   a.温度。尽量控制在20℃内,不可长时间超过25℃。      

b.湿度与土壤水分。每天空间微喷4~6 次,每次3~5 min。

      c.通风。每天通风1~2次,0.5 h左右,保持棚内二氧化碳浓度<1 000 mg/L。

      d.光照。通过棉被和遮阳网,调控棚室内光照强度在600~1 000 lx。

⑧病害防治   a.防控对象。羊肚菌菌种培养期的主要病害有木霉、青霉、毛霉、链孢霉等菌物和各种细菌、病毒等,子实体生长期主要有霉菌性枯萎病、细菌性软腐病和红体病等病害及蛞蝓、跳虫、菇蝇类等虫害。      

b.防控技术。空间灭菌:用紫外线、臭氧和干热空气灭菌法杀灭羊肚菌菌种培养室和生产棚室空气中的杂菌。      

高温闷棚:播种前将棚室密封后利用太阳能和其他人工加温方法,使羊肚菌种植棚室温度达到 55~60℃,持续10~15天,以杀灭棚体、空间和地表病原菌和虫(卵)。      

防虫网防治:在羊肚菌菌种培养室和栽培棚室设施通风口安装60目以上的防虫网,防止菇蝇、菇蚊、跳虫和螨类等害虫进入为害和传播病害。      

室内诱杀:在羊肚菌菌种培养室和栽培棚室内悬挂诱虫灯、粘虫板等诱杀害虫。

  ⑨采收   当羊肚菌的子囊果表现出固有特征,菌盖脊与凹坑棱廓分明,肉质厚实,有弹性时即达到成熟,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在菌柄近地面,用锋利的小刀沿水平方向切割,并切除菌柄上的泥土,避免泥沙沾染在子实体上,影响商品性状。

3   小青菜

3.1   整地、施基肥      

施肥与整地相结合,中等肥力土壤每667 ㎡应施腐熟厩肥2 000~3 000 kg,高肥力土壤则每667 ㎡施腐熟厩肥1 000~2 000 kg,并配合施用适量蔬菜专用复合肥。混匀土壤和肥料,整平后作1.5~2.0 m宽畦,耙平畦面。

3.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品质好、商品性好、适应栽培季节的品种,如上海青、抗热605。

3.3   播种及浇水

每667 ㎡用种量2.5~3.0 kg,用细土对好后均匀撒于土中,盖上遮阳网,铺上喷灌带,浇足底水。

3.4   揭去遮阳网      

种子出芽75%以上,正常播种后2~3天,及时揭去遮阳网。

3.5   肥水管理      

根据土壤温度情况及时补水,尽量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有利于小青菜生长,如果苗长势差,可每667 ㎡用尿素5 kg对水追肥,后再浇1次清水,防止烧苗。

3.6   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猝倒病,主要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跳甲等,通过轮作、施用腐熟有机肥可减少病虫源。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加强管理,增强抵抗力。菜青虫、小菜蛾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

3.7   采收      

当植株长到20 cm时,施用的农药达到安全间隔期,即可适时采收。

4   产量与效益分析

该种植模式一般每667 ㎡羊肚菌产量400 kg,单价150元/kg,产值60 000元,小青菜2茬产量共1 300 kg,单价12元/kg,产值15 600元。每667 ㎡全年产值75 600元,效益35 000元以上。

该模式不仅经济效益可观,比以往传统蔬菜种植模式效益高20倍以上,同时能让蔬菜与食用菌种植结合起来,缓解仪征市蔬菜连作障碍,有效控制病虫害及土壤肥力问题,特别是能够解决夏天蔬菜伏缺问题。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设施多种植2季小青菜,通过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高效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加,可以保证地方蔬菜稳定供应。

欢迎投稿《长江蔬菜》,邮箱:1733172762@qq.com。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9月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