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果菜采收期延长2个月,收入翻倍,"河南日光温室之父"培养上万菜农,推广应用200余万亩!

有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从上世纪70年代推广塑料大棚,80年代推广地膜覆盖,90年代推广日光温室……他见证了河南省设施农业的发展历程,更是全力参与其中的技术带头人、推动者。

他就是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原副院长—孙治强教授。

孙治强出生于1956年4月,于1978年考入河南农业大学,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就留校任教,期间主要从事蔬菜学和设施园艺学的教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园艺设施环境和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的研发,曾获得过“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河南省群众最喜爱的杰出农业科技专家”和“河南省三农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图片来源:红色琴弦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蔬菜季节性生产难、一年只能有半年的市场供应期的状况,为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孙治强相继研究了塑料大棚的结构和性能,编写出版了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技术著作,协助张绍文教授将塑料大棚及其蔬菜生产技术由城镇郊区推广应用到广大农区,使蔬菜生产春季提前一个月上市,秋季延后一个月拉秧,果菜类供应时间延长了2个多月,农户收入成倍增加。

(张绍文相关信息:榜样!86岁“蔬菜之父”入选“中国好人榜”,助农增产100%以上,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几百万亩!

他设计出适合中原地区的4类日光温室结构。新型日光温室使用年限延长1倍,保温度提高2℃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

并提出了日光温室五度四比三材的结构参数和园艺设施边际效应的概念,开展了连作障害克服和集约化育苗技术、无土栽培基质的系统研究。

图片来源:中国蔬菜

黄淮改良型日光温室五度四比三材的结构参数及建造技术

五度四比三材的结构参数被写入统编教材,成为日光温室设计的“金标准”,研究的“黄淮改良型日光温室结构及配套技术研究”获河南省星火科技二等奖,目前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应用。

五度

角度、高度、跨度、长度和厚度

角度 即屋面角、后屋面仰角及方位角。 

①屋面角指前屋面主要采光部分与地平面的夹角。屋面角越大,进入温室的光量就越大。

②后屋面仰角指后坡内表面与地平面的夹角,此角度要达到35—40°。加大此角可使冬春季节太阳光能直射后墙,增加后墙蓄热,使其夜间能向温室内释放更多的热,提高温室夜间温度。

③方位角指温室的方向定位,要求温室座北朝南,东西走向,向东南或西南偏角不应大于7°。北方寒冷地区日光温室为了增加下午贮热,提高夜间温度,多偏向西南。

高度包括矢高和后墙高度。

①矢高指温室脊顶最高处到地面的高度。7米跨度的日光温室矢高应达到3.1米。

②后墙高以1.8—2.1米为宜,过低影响操作,过高后坡短,保温效果下降。

跨度指后墙内侧到前屋面南底脚的距离,以7米为宜。

长度指温室东西山墙间的距离,以50—60米为宜,即一栋温室净栽培面积半亩左右,可供一个强壮劳动力工作。温室最长不宜超100米。

厚度指温室墙体的厚度,以1米为宜。

四比

各部位比例,包括前后坡比、高跨比、保温比和遮阳比

前后坡比指前坡和后坡垂直投影宽度的比例。前后坡比以4.5:1左右为宜。7米跨度的温室,后坡投影为1.2米。

高跨比指日光温室矢高与跨度的比例。以1:2.2为宜,跨度7米的温室,矢高应达3米以上。

保温比指日光温室净贮热面积与净散热面积的比例。净贮热面积为日光温室内土地面积,净散热面积为前屋面。跨度为7米的日光温室,前屋面地面上拱杆净长以7米为宜。

遮阳比指南面地形地物对北面日光温室遮阳的影响。在建造温室群时,要保证“冬至”中午前排温室不遮挡后排,而后排温室南沿至前排温室最高点在地面投影的距离应为前排温室“冬至”中午的影长。考虑“冬至”上午9时不遮挡及南面日光温室揭苫后的脊高,实际建造时,前排日光温室后墙外沿距后排温室南沿应留出5米的距离。

三材

建造温室所用的建筑材料、透光材料及保温材料建筑材料

黄淮改良型日光温室墙体用土,后坡用秸秆做成,前屋面骨架采用竹木或竹木水泥混合结构。在投资许可的条件下,墙体可用砖,后坡可用水泥预制件,前屋面骨架可用骨架或钢结构骨架。

透光材料:聚乙烯无滴耐老化农膜,其无滴效果稍差;聚氯乙烯无滴耐老化农膜,其后期吸尘严重,且一旦破口即快速扩展;醋乙烯无滴耐老化农膜,为第三代农膜,市场潜力较大。

保温材料指用于保温的各种围护组织材年第期料,包括墙体保温、后坡保温和前屋面保温。土墙保温效果优于砖墙砖结构内填煤渣、锯末的墙体保温效果优于中空的墙体。前屋面加盖草苫后再加盖塑料防雨膜,保温效果更好[1]。

黄淮改良型日光温室的建造技术

1. 日光温室群的规划:

除了注意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开阔、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址外,还要注意4点:(1)不能因迫求背风向阳,而把温室建在低洼地,以防水淹;(2)地下水位不能高;(3)必须设置陪房。陪房对温室保温,缓冲门口温度,存放生产工具十分有用温室群必须注意安排田间道路和灌排渠道,温室群主干道宽应达3一4米。

2. 关于墙体厚度

黄淮改良型日光温室墙体设计为1米厚,建造时土墙最低厚度不能小于80厘米。据测定60厘米厚的墙体在一天中几乎无稳定的温度区,保温性较差。

3. 关于后坡建造与厚度

后坡要求用两层秸秆中间加层农膜做成,总厚度不低于40厘米。建造时,第一层秸秆的厚度应不小于20厘米,上泥后,上覆的农膜厚度应不小于6丝,上层秸秆厚度不低于20厘米。要克服建造时第一层秸秆不捆,仅平铺一层,厚度较薄,中间加盖的农膜仅用地膜代替的做法,这对后坡保温、防雨都不利。

4. 关于山墙奋高和跨度的变化

目前一些地方在建造温室时,参照黄淮改良型日光温室结构跨度不变,把矢高降为2.6—2.8米,或保持矢高不变把跨度加大至8一9米,这种改变在冬季种植对温度条件要求不高的韭菜、芹菜等耐寒性蔬菜是可以的。

但从日光温室栽培茬次的发展方向看,日光温室应以进行冬季果菜类一大茬长季节高产栽培为主,如对温室结构进行上述改变,势必减小屋面角,影响到采光和保温,这类温室若进行冬季果菜类生产,成功的把握相当小。

5. 关于取土部位

建造温室的墙土来源,一可以从温室后墙外温室间距的空地上挖沟取土。二可以取温室内耕层以下的土打墙。一般温室内耕层下起土30厘米,就足够墙体需土,表层熟土回填后,栽培床面处在地平面下,成为“ 半地下式”,这对保温很有好处。温室建造必须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温室内表土不准上墙。有些地方把表土打在墙上,对蔬菜生长影响很大。

6. 关于脊支柱和小支柱

设置脊支柱对保证后坡建造厚度具有重要作用。脊支柱长度25一30厘米,有些地方不设脊支柱或脊支柱短(10一15厘米),造成后坡近脊处较薄,保温效果不好。设小支柱对保证压膜线压紧农膜有良好作用,对提高温室的抗风能力也很重要,因此必须设置小支柱。

7. 关于拱杆上法

上拱杆应首先修光竹竿然后进行拼接,再在温室南沿打孔,插入竹竿小头,压在前柱小支柱上固定,然后压在中柱小支柱上固定。最后压在脊支柱上固定。克服先上拱杆后拼接或从脊支柱向下固定的方法。

8. 关于扣膜方法

目前多用两幅4米农膜扣棚,这就使中间放风线偏高,放风不方便。如上用一幅6米膜,下用一幅2米膜,则可方便放风。温度稍高时配合后墙放风孔,放风排温效果不错。

9. 关于草苫质量

草苫要求致密,这比厚度和重量更重要。11×8米的稻草苫,干草重25公斤以上即可。若致密性差,既使较重,保温效果也不好。有些地方用大而薄的蒲草苫,致密性差,保温效果相当差。夜间草苫上方再覆一层防雨薄膜,可以增强保温性,防止雨雪淋湿草苫,以免揭盖苫困难。

以农业废弃物为主的无土栽培复合基质研究

以花生壳∶蛭石∶珍珠岩(体积比)=5∶3∶2复合基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结果表明:番茄总产量5214kg/667㎡,较传统经典基质配方珍珠岩+草炭(体积比3∶2)的番茄产量高11.9%[2]。

为了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生产中,孙治强每年下基层时间都在50天以上,节假日、星期天是他下乡的主要安排时间。他先后到河南省76个县市区进行技术培训,与农业部结合举办黄淮区日光温室技术培训,被誉为“河南日光温室之父”。

孙治强走遍了河南省的所有市县区和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建立了以扶沟县、汝南县、新野县冬春蔬菜和豫西夏菜为主体的生产基地;使蔬菜供应从“吃啥没啥”到目前的周年生产,均衡供应...

并且探索出了“专家教授+技术培训+技术员指导+示范基地建设”的技术推广模式,40多年来,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累计推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200余万亩,累计新增利润70多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原地区冬春蔬菜供应问题,产生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图片来源:龙港湾智慧农业

此外,每年的一号文件出台,孙治强都会做一个与园艺产业发展的讲座课件,并多次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讲座,包括即将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第一书记、全省20余个市县的各级干部...促进了各级政府对园艺产业的重视和发展;

他给蔬菜生产合作社、蔬菜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各类产业化的蔬菜经营主体讲产品定位、经营策略、基地布局、市场预判、茬次安排,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他给农户讲授设施结构和建造、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定植、水肥管理、病虫防控等技术和知识,并进行现场指导,亲手操作,培训了上万名的熟练菜农,使一大批原本只会种粮食的农民成为种菜能手。

孙治强不仅为园艺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还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女儿,在科研的路上进行“接力跑”。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孙治强的女儿孙凯乐出生于1986年,从小在父亲试验田边玩耍的她,对农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我很幸运,在瓦赫宁根大学读博时,得到中华友谊奖获得者、著名学者埃弗特·雅各布森教授的认可,成为了他的关门弟子。”她说,在荷兰的6年学习生涯紧张而充实,直到2017年父亲打电话催自己回国。

“当时我有点犹豫,因为手上还有课题没做完。我爸就说我,现在国内发展速度快,正是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再过几年,我们把工作做完了,你回来还能干啥?”孙凯乐笑着说,“一听这话我就回来了。”

在父亲面前,她是乖巧的女儿,进了教室和实验室,她就是活泼自信的讲师和研究员。回国以来,她主要从事茄科抗病育种相关研究。

“目前我主要研究马铃薯,国家正在积极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这一领域大有可为。”孙凯乐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着清晰的规划。

图片来源:科研岛

与以往印象对照,孙凯乐感受到了国内科研环境的显著改善。“同事们的科研积极性与日俱增,农大新校区的新型实验设备,大家都抢着预约。”孙凯乐说,政府对于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正在加速和国外水平对接,但自己还是希望能再快一些,再多一些。

“在国外,我的导师说国内的技术水平还落后50年,我觉得那只不过是技术的积累。”孙凯乐认为:“国内青年人不缺的是干劲和热情,只要给大家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成长机遇,有了更大的舞台,就一定能早日赶超与国外的差距,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书写更加华美的篇章。”

无数学术成果的背后,少不了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如果有“上阵父子兵”的加持,彼此相处的默契下,可能在无形中碰撞出更多的学术新思想,也实现了对父辈成果的传承或再度创新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吉庆,孙治强.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讲座 第一讲:黄淮改良型日光温室的建造[J].农家参谋,1997(06):6-7.

[2]李胜利,孙治强.以农业废弃物为主的复合基质番茄无土栽培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01):114-118.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 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河南农业大学、河南日报、科研岛、

红色琴弦、中国知网等,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