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携手四十五载 共谋薯业合作与发展

携手四十五载 共谋薯业合作与发展

  嘉宾们参观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温室。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 供图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中心的三间材料储存室,储藏温度都不同,7℃用于中长期保存,可保存2-3年。20℃和23℃则是短期保存,可保存4-6个月。”在红白蓝三色LED灯的照射下,整个储存室充满粉紫色的光,上千个试管被整齐码放在不锈钢架上。凑近细看,就会发现试管之中是嫩绿色的苗,这些全部是保存完好的马铃薯种质资源。

  5月30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举办了首届开放日活动。活动当天,来自国内科研院所的专家、企业的代表等一同参观了亚太中心的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库,了解了从试管清洗、制备培养基、灭菌、缓冲到接种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储存全流程。

  国际马铃薯中心作为一家主要研究马铃薯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保存了全球最多、最齐全的马铃薯及块根、块茎类作物种质资源。迄今为止,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的合作已有45年。2014年,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外交部正式登记注册亚太分中心。此后,亚太中心一直致力于丰富中国及亚太地区种质资源、培育优质新品种以及推动病虫害防治技术升级。

  资源共享助力品种培育

  马铃薯营养丰富,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强、便于储藏等优点,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占全球粮食产量的5%。因马铃薯传入中国较晚,所以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只有400年左右。

  因为不是马铃薯原产地,所以中国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相对贫乏。我国现今保存的马铃薯种质资源为6000多份,仅占全球保存数量的8.5%,油炸食品加工专用品种基本引自国外,早熟品种种植面积中44%为国外品种。

  “贫乏的种质资源意味着可创造的变异少和可选择的优异基因较少,所以很难实现品种的突破。”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认为,种质资源数量和质量依然是我国马铃薯种业创新的“卡脖子”因素。她解释道,虽然近几年我国马铃薯品种类型不断丰富。但这些育成品种以适宜较瘠薄、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中晚熟稳产型品种居多,适宜优质农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油炸食品加工品种较少,还未跟上发达国家,“所以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加大优异种质资源引进来创新、选育和推广重大新品种。”

  为此,过去四十多年,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在推动马铃薯种质资源与育种上做了许多努力。1978年以来,中国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5000份次种质资源和杂交组合实生种子,直接利用引进资源生产出的品种有“中心24”“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等,此外,还选育出“合作88”“鄂马铃薯5号”和“丽薯6号”等优良品种成为国内主栽品种。据不完全统计,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资源直接生产和育成的品种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将优秀的种质资源引进中国,同时也将中国的优势品种向世界输出,国际马铃薯中心发挥着桥梁作用。

  据悉,在20多年前,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科学家共同培育出了“合作88”,即一种有较好抗晚疫病特性的新品种。该品种不仅在中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还被推广到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2014年,“合作88”被正式引入国际马铃薯中心基因库,它被认为是中国向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首个成熟的马铃薯品种。

  牵线搭桥促进技术升级

  “最早的科研合作者们没有预想到他们开启了一条如此丰富、高效、长久的合作之路。”见证了双方的合作史,时任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帕梅拉·安德森发出了如上感叹。如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科研工作者将与亚太中心共同“接棒”,延续并发展这条合作之路。

  2018年,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分中心正式落户北京延庆。此后,亚大中心不止为块根类作物种质资源引进中国而奋斗,同时也致力于推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长久以来,晚疫病都是马铃薯生长中常见且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病菌的侵染与病害的流行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旦病害发生,传染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就会造成马铃薯植株死亡,进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由于在晚疫病早期,部分带病种薯并不表现任何感病症状,所以靠肉眼往往无法发现,这成为防治晚疫病的一大难点。

  “过去主要靠人工去排查中心病株,费时又费力。”重庆植保站工作人员王泽乐向记者介绍,为了精准高效地防治晚疫病,自1999年,通过国际马铃薯中心牵线,重庆地方将比利时的“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引进中国。

  重庆植保站工作人员王泽乐向记者介绍,在双方合作的二十年间,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加快,为该模型的升级提供了必要条件。经多方合作努力,当年的预测预报模型已经实现全自动化与智能化,演变为今天的“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网络系统”。“该系统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时提供各类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农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操作简便,对晚疫病预测的准确率可达97%以上。目前该系统在重庆已覆盖四五十万亩,每亩可减少损失300-500公斤。”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全国15个马铃薯主产省投入使用,并已接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其判断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的依据。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升级的新系统还被成功引回比利时,并在非洲几内亚、亚洲孟加拉国、哈萨克斯坦等国推广,真正实现了技术的交流、融合与反哺。

  除了单项技术的交流,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打造一个长效的合作平台与机制也是各方的期盼。2018年,由国际马铃薯中心牵头,亚太中心组织的亚洲区域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协作网开始组建。协作网由亚太地区致力于马铃薯晚疫病研究与防控的各国科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农户等相关人员组成,旨在凝聚专业力量为亚太区域马铃薯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过去几年间,协作网的工作人员在我国云南、陕西和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地调研和协调,深入田间开展晚疫病防治的试验示范、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无偿培训超过9次,培训农户超过1000人。

  聚力同心挖掘合作潜力

  回顾过去,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展望未来,双方也在挖掘更多的合作可能性。在首届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开放日活动当天,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西蒙·埃克在开幕仪式上发表了致辞,表达了对中国政府和合作伙伴的感谢,同时,他也表示:“中国对国际马铃薯中心的重要性正不断增加,我们非常重视中国这一合作伙伴。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挑战之际,我们希望能借助中国的创新能力来研发出更先进的马铃薯技术,并推广到其他国家。”

  结合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工作规划与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未来几年亚太中心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国际马铃薯中心和中国及亚太地区国家的优势,将创新技术和研发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一个运行科学、管理高效和服务亚太的块根块茎类作物研发推广平台。

  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对此做出更详细的设想,他提出:“未来将通过实施‘薯类践行大食物观’‘优化薯类良种’和‘薯类病虫害综合防治’三大倡议,努力将亚太中心打造成亚太区域薯类科技研发创新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三大中心。”在他看来,三大倡议的实施将促进根茎作物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中国和亚太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乡村振兴和农民富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提供重要助力。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国际处一级调研员李凯航表示,共同促进马铃薯产业国际合作大有可为。他说:“希望未来亚太中心积极发挥行业国际合作平台的引领作用,把世界其他马铃薯产业强国的先进技术引进来,把中国经过实践证明、适合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的技术送出去,为全面提高全球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农民日报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