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争气!“蔬菜楷模”引进良种800余个;攻克2项世界难题,节省成本10倍,全国适用!

每年都有300多天在田间地头为菜农服务

累计培训10万多人次

义务现场指导近20万人次

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

连续攻克2项病虫害防治世界难题

他和他的团队

每年帮助农民实现增收4000多万元!

“农民朋友好!现在,我们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我手里拿的这个胡萝卜,是国内培育出的最优的胡萝卜品种‘中誉1749’,它从1亩用水200多吨减少为90多吨,节水50%以上,且生长期缩短15天,超越了进口品种……”5月3日,一位头发花白、大家都称“关老师”的主播正在抖音平台认真地介绍着,他就是关慧明。

 

关慧明用视频直播的方式给农民讲蔬菜种植知识。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关慧明,全国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乌兰察布市新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也是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的负责人。

他说:“我的梦想是把良种国产化,把绿色技术推向全国。如果能完成,我这辈子就算完成任务了。”

让冷凉蔬菜产业走向全国

冷凉蔬菜,之前并没有这个称呼。2008年,关慧明首次提出冷凉蔬菜这个概念,如今已得到国内业界的肯定。


“过去传统观点认为,乌兰察布天寒地冻,限制了农业发展,但恰恰是这种冷凉的自然环境,成为发展冷凉蔬菜的优势资源。”关慧明骄傲地说。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012年,关慧明带头在乌兰察布市成立了全国首个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引进人才,组成团队,服务产业。很快,院士专家团队的一项项新技术新成果脱颖而出。

“在新品种研发上,我们引进了中甘21,这是我国第一个冷凉蔬菜良种国产化品种,在乌兰察布市以及全国的主要产区推广,目前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每亩可降低成本150元。”关慧明说。同时,院士工作站还培育出早1、早2、中甘628三个甘蓝新品种,中国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授权乌兰察布市命名登记“甘蓝—628、甘蓝早—1和甘蓝早—2”3个品种,使该市蔬菜品种实现自主知识产权“零”的突破。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关慧明介绍,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先后引进试验示范多个甘蓝、洋葱、胡萝卜、西芹等8个种类的蔬菜新品种。成功推出中甘101、中甘21、胡萝卜H1107、胡萝卜H1108、中誉-1749、洋葱“红绣球”、“蒙金宝1号”、“蒙金宝2号”等新品种,其中,中甘21等甘蓝新品种,在凉城县、兴和县、商都县推广4万多亩,比其他甘蓝品种每亩增收1000元,并且创造了亩产12000斤的全国最高纪录。

除了新品种的研发,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还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企业成立了冷凉蔬菜专用机械研发中心,先后研发出精整地机、移栽机、打药机等系列冷凉蔬菜专用机械,使当地种植户的劳动效率提高了10到20倍。

关慧明(左)正向工作站工作人员介绍覆膜胡萝卜。常晓萍 摄

图片来源:乌兰察布融媒

数据显示,关慧明带领团队近年来共引进筛选新品种848个,在全国推广新品种100万亩。乌兰察布市已成为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70万亩,从事冷凉蔬菜种植人口达到了30万人,每年的纯增经济效益达到了20多亿元。

关慧明说:“下一步,工作站要抓紧开展胡萝卜、西兰花的良种培育,争取3至5年实现国产化,用更短的时间攻克核心技术,使更多的蔬菜良种尽快实现国产化。”

连续攻克2项病虫害防治世界难题

关慧明有一个“宝物”,去哪里都随身携带,并且无论遇见专家教授还是农民,都要把它拿出来向大家展示它的“威力”,这个“宝物”就是他用20年的时间研发出来的食品级防治病虫害生态杀虫剂。

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针对世界性“四虫两病”(四虫:蓟马、蚜虫、红蜘蛛、小菜蛾;两病:白粉病、灰霉病)防治难题,关慧明1997年开始研究,白天在实验田里做试验,晚上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经常熬到凌晨2点或3点。2017年由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科研攻关,提出“生物对称性”原理,根据这一原理研发出GC16系列生物制剂。

“GC16不是农药,而是用牛羊屠宰后的下脚料和青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无毒无害、可以饮用的绿色生物制剂。”关慧明兴奋的说。GC16达到了食品级生态杀虫剂防治病虫害标准,实现了有机、高效、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列生物制剂使红蜘蛛、蓟马、白粉虱灭杀率达到80%以上,蚜虫、白粉病防治效率达到95%以上,灰霉病防治效率超过85%。其中,GC16-1(粉螨平1号)、GC16-5(灰霉平5号)两项制剂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成果并获发明专利。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目前,该成果在北京、黑龙江、海南、云南、内蒙古等全国15个省市区试验均获得成功,并在全国多地组织试验示范、产业化推广,获得业内专家及广大农民一致好评,被认为是对病虫害防治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填补了国际上此项技术的空白。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作为“一年四熟”作物产区,其病虫害问题较全国最为突出。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当地对多种作物广泛进行GC16生态制剂防治效果的试验示范。

结果显示:GC16生态制剂对哈密瓜、黄瓜、茄子、甜瓜等果蔬上的蓟马防治效果,杀死率平均约为70.1%;对哈密瓜红蜘蛛的总均杀死率为76.5%;虫卵的总均杀死率为71.6%;对西瓜白粉虱虫口杀死率约为70%以上;对辣椒蚜虫的总杀死率约为90%以上;对苦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明显,时效长。

之后,关慧明又将目光转向另一种世界性病虫害——“根结线虫害”,经过3年的研发,2020年初,关慧明和他的团队又研制出防治根结线虫的GC20-1(线虫平1号)生态制剂,这意味着我国又攻克了“根结线虫害”的国际性难题!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用GC20-1(线虫平1号)生态制剂来防治根结线虫,比以往用的药剂节省成本10倍,这是关慧明给农民带来的最直接的实惠。

“农民是我的衣食父母!”

把时间放在地里,把农民装在心里。38年来,对农村、农民、设施农业,关慧明倾注了全部心血。周边的农民技术员和蔬菜产业户时常带着患“疑难病”的菜苗登门求诊,无论多忙,关慧明都放下手上的活儿,耐心解答。

关慧明(左)到温室大棚给菜农解决难题。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为农村送药,汽车翻入了深沟,他受了重伤,昏迷两天才苏醒。

为了给菜农查看虫灾,他拔掉了输液管赶到一线。

刚刚做完阑尾手术,第二天就忍着疼痛,平躺在面包车上,坚持赶到现场诊治,帮助40多户瓜农渡过难关。

“我的技术来自农田,就要还给农民。”关慧明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践行自己的诺言。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关慧明带领全市50余名科技特派员成立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联合会,每年用自有知识产权新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覆盖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民5万户、6.5万人,每年帮助农民实现增收4000多万元。

关慧明(右一)现场服务指导农民种菜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找我,那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了他们!”把农民装在心里的关慧明,38载忘我工作拼搏创新,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盟市各级各类奖励31项;他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3个、国家级科研成果2项、发明专利5项,出版《中国冷凉蔬菜栽培新技术》等专著2部。

2023年4月28日,关慧明被授予“北疆楷模”称号。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 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内蒙古日报、乌兰察布融媒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