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为啥有人种菜年赚千万,有人却倾家荡产?答案就藏在这3点里

同样是种菜

为什么有的“烂在田头乏人问津”?

而有的却能种出“独家菜”,不愁销呢?

他们的秘诀是什么?

跟小蔬一起来看看吧!

种“有竞争力”的菜!

要保障种菜人利益,得具备有竞争力的产品,让农民拥有议价权。

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既是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农产品供应商,又对接了知名生鲜电商,保障上海市15万人口的绿叶菜供给。合作社在青浦区和嘉定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705亩,蔬菜年产量超过5000吨。近年来,合作社的销售情况总体稳定,2019年销售收入达到1.1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带动周边11家合作社共同致富。

让人意外的是,规模不小的太来合作社,只种了三种菜:大叶蓬蒿、广东菜心、青米苋。

图片来源:青浦三农

“做农业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换方向’的意识,做精才能做强。”合作社负责人王印解释说。他在2017年之前,主要从事农产品流通生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却发现卖菜还得和种菜结合在一起,“消费趋势是市场需要品质可靠的蔬菜。如果只卖菜不种菜,那是‘无根之木’,难以掌控农产品的品质。”所以,他组建了合作社和生产基地。

图片来源:青浦三农

但种菜不是随便选品种,而要有所取舍。王印以大叶蓬蒿为例解释,“上海很多绿叶菜来自外省市,包括比邻的长三角地区,但大叶蓬蒿不容易保存,常温下2小时就会蔫掉。如果在上海市郊种植,全程冷链配送,能实现5小时从基地到超市,非常新鲜,不怕没有议价权。”

在太来合作社的包装车间,新鲜采摘的大叶蓬蒿经过称重、简单包装后,迅速装入冷链车,送往市区商超卖场。正如王印所料,由于市场上鲜见新鲜的大叶蓬蒿,合作社的产品颇受商超和线上平台青睐,合作社甚至成为部分平台大叶蓬蒿的唯一供应商。

大叶蓬蒿。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庭娆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占也走了一条“人无我有”的种菜之路。在业内,他有个外号叫“马兰头大王”——通常,马兰头一年只能上市一茬,可在他位于浦东新区书院镇余姚村的基地,马兰头一年能上市四五茬,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其中的奥秘在于乔占改良了马兰头的品种,又通过科学种植,提高产量。乔占的父亲是种瓜好手,可乔占务农后,觉得上海市场西甜瓜种植者不少,竞争比较激烈,就想到改种市场欢迎却供应量有限的马兰头。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他跟着市农广校等农业培训机构去外地考察,别人都在看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他却到处找“野草”,即各地的野生马兰头。只要仔细看,能发现马兰头有很多品种,开不同颜色的花,黄的、白的、紫的,等等。品种不同,特性也不同。上海本地马兰头品种根茎细、叶片小、病害多;但乔占从外省市引种后,现在产的马兰头根茎结实,叶片大还抗病害,辅之以大棚调节温湿度,上市周期缩短、频次提高。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马兰头种出名气后,乔占还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如今,他不仅自己种植了800亩马兰头,还包销周边近3800亩马兰头种植面积,成功占领了长三角地区80%的马兰头市场。

种市场需要的菜!

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崇明区小有名气,合作社负责人倪林娟是个有故事的“新农民”,在种菜这件事上走过弯路。她觉得,只有种“市场需要的菜”,才不愁卖不掉。

“家人有土地情结,我又对绿叶菜情有独钟,回乡种菜很自然。”倪林娟是崇明区三星镇人,2010年为照顾家人,回岛务农。

一开始,倪林娟选择种青菜,不打农药、不用化肥,觉得生态种植肯定有市场。不料,种出来的青菜卖不掉,因为她选取的品种叫“晚青”,一棵2公斤重,家庭消费很少买。看到长出来的菜没人买,倪林娟把菜送给当地的敬老院,送了几次,敬老院也不收了,“菜太大了,处理起来麻烦。”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这个波折让她意识到,种菜不能只打“情怀牌”和“生态牌”,得种市场喜欢的菜。她还留意到,当地很多农民种“耸肩萝卜”,一个5公斤以上,可市场上卖得好的萝卜在1公斤左右,“菜是好菜、萝卜也是好萝卜,可市场不需要,农民就会白干。”

倪林娟大学学的是广告,她觉得农民种菜和广告投放有相似之处,要“按需供应”,找准市场痛点。她选择了常见的黄瓜做探索:市场上的水果黄瓜和荷兰黄瓜都卖得不错,可各有其短,水果黄瓜水分太多,荷兰黄瓜刺太多。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于是倪林娟自建育苗基地,一方面保护“活化石”级的传统种子;另一方面尝试研发新奇特农产品,她与上海市农科院联合研发了一系列新奇特的新品种,并在2018年成功自主研发“枝青一号”黄瓜,含水量低了,刺少了,还是一个自有黄瓜抗病毒的新品种,获得了专利和国家农业部的新品种认定(登记编号:GPD黄瓜310035)。

“枝青”上市后,消费者反馈非常好。“看,不是有情怀就能种好菜,还得种有市场需求的菜。”倪林娟分享经验说。

优才能价优

优质优价是农民对农产品的期待。不过,优价的前提是优质。

王波是土生土长的崇明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海归”农民——他曾赴日本在一家农场打工。在日本农场,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要做精品农业,把每一棵菜都种好。

他仍清晰地记得,日常劳动中总能看见日本老板的身影,向学习者示范种好每一棵菜的过程,包括挽起裤管踩到泥地里教他们。因为老板的认真,当地百姓非常尊重他;也因为老板的认真,当地百姓非常信任他的产品。

经过6年的辛勤劳作和学习钻研,王波在日本收获了农场经营、农产品种植的第一桶金。2004年回国时,老板开给他的年薪有20万元人民币,当时算是高价,可他想的并不是简单装满自己的腰包,而想把在日本学到的种植经验带回家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王波果园合作社的办公区的横幅。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王波发现,生鲜电商经常打“价格战”,往往会压低田头采购价。虽然很多农户种植的蔬果品质很好,但有时担心卖不掉,只能让步。他觉得,要回答“怎么卖”这个问题,必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是提升质量,打响品牌。凭借种精品的理念,“王波果园”这一合作社品牌已经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因此合作社出品的蔬果能比普通农产品多了品牌溢价的可能。

如今,王波成了员工嘴里的“老板”,他也和那位日本老板一样,认真对待每个种植环节。工作时间,他和普通工人一样身穿工作服、脚穿雨靴,一身下地的装扮,开着拖拉机赶往田里。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他大声说道:“只有时刻在田头,才能知道菜种得好不好……”


十年前在田里耕作的的王波。图片来源:上海崇明

有人曾提出花5000万元收购王波的合作社,但他并不动心,“我的心愿是把品牌做得更大更响,带动更多的农民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式种菜,种好菜也卖好菜。”

正宗的崇明生态蔬菜有溢价优势,部分线上平台还特意注明“崇明”二字。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种的品种少了,为什么收入反而多了?

就如何种出优质菜时,上述合作社负责人不约而同提到两个词:“做减法”和“少而精”。

太来合作社只种三种菜,送出去的菜却有很多种,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合作社和农户。

“我们给这些合作社和农户宣传了‘种精品’的理念,还为他们算了一笔账——通常,一对夫妻种五六个品种蔬菜,最多照顾三四亩地;种单一品种,一对夫妻可以照顾10亩地,而且种的是精品。单个基地单个品种形成了规模,就能对接超市卖场、电商等大客户,从而提高议价权,实现增产增收。”王印说,这笔账算得过来,所以合作社周边不少农户跟着他们干。


农业在优、在精,不可贪大。倪林娟也提出要减少品种、强调品质,“传统农户种植的蔬果种类太分散,品控比较难,议价权弱。”

在国内,只要有地就能种菜,目前国家也很支持三农领域。但是,农业创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菜农一定要做好调研,选好方向,深入研究,专注才能培养竞争力。农业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其中的选择机会不计其数,但大部分与你没有关系,把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往往能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 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上观新闻、青浦三农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