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种子结成“葡萄串”! 这个颠覆式的种植技术,让效率提升50倍,亩增产30%!

稀奇!

这个全新的种植技术

让种子像葡萄一样生长

不仅效率提升50倍!

每亩地还可以增产30%以上

堪称颠覆性技术革命!

致富的“金豆豆”,差点喂猪?

一连串的“土豆宝宝”你见过吗?这其实是经过脱毒组培扩繁等环节,精心孕育出的土豆种子,也叫“原原种”。

原原种薯

图片来源:成都市农村农业局

土豆原原种相当于土豆的“祖祖辈”,其纯度为100%,通过原原种可以生产出原种,再由原种生产出合格种薯,进而向市面上提供农户播种的种薯。

别看原原种小,但是里面的技术含量不低,价钱是论粒来卖的。而且,原原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种薯的生产性能。

“起初一些农民并不知道这些‘金豆豆’有多珍贵,有的还拿来喂猪。”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西瑤讲起最初推广种薯时闹出的笑话。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我国,土豆种植上有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那就是“种薯瓶颈”。

正常种植的土豆种子,同一个品种大概在种植5年左右,就需要更换全新的品种。用育种专家的话术就是土豆已经产生“毒”,其实也就是土豆内的病菌。按照老百姓的的话术表达也就是现在的土豆生长为异形、块头小、病害频繁等,最终导致土豆的产量极低,已经不在适合规模化的种植。

要想产量不减,最好使用脱毒种薯。然而,在脱毒种薯的规模推广上,也是“困难重重”。

土豆的繁殖系数低,约为1比10。通俗地理解,就是每种10亩地的商品土豆,大约就需要1亩地的种薯。高昂的成本,成为规模推广脱毒种薯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正因如此,许多农民在生产中,都不用脱毒种薯,而是用自家留存的土豆当种薯,切块后拌上草木灰等直接种到土里,这些未经脱毒的种薯,再次直接种植的后果就是品种严重退化,产量锐减,严重年份甚至绝产。

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何解决“土豆中毒”问题?怎样获得成本低、品质优的土豆原原种呢?

经过多年研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薯作中心推出一项新技术——气雾栽培繁育土豆原原种。

哇!土豆居然可以种在空气中

据了解,雾培是一种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施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雾培环境从根源上避免了土传病害,同时最佳的肥水条件让植物的生长速度达到了普通土壤耕作的3-5倍,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

图片来源:农业起点

生长原理:土豆根系在无阻力的气雾悬空环境下,肥水气充足且适宜,短缩茎可以充分膨大发育,块茎细胞分裂与生长加快,大大提升了光合产物的回流积累与转化,从而使种球数量呈倍数级增长,而且从种球形成到膨大的发育时间也大大缩小,缓解了种球间的相互养分竞争,根系数量基数也大大高于土壤培育,这是形成大量种球的生理基础。

薯作中心主任胡建军介绍,传统使用基质培育原原种种薯,每株苗一般结薯1-2粒,每一粒的成本在四五毛钱,成本很高。而“雾培”在结薯效率上大为提高,每株苗可以结20-30粒原原种,效率提高了10-15倍,而个别优良品种,更是可以结100粒左右,直接提升50倍效率。

“雾培”就是要通过大幅度地提升种薯效率,解决种薯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最终要让农民用得起价格实惠的种薯。

薯作中心主任胡建军讲解“雾培”系统的工作原理

记者:胡大田摄 图片来源: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为什么同样的营养液,结出的原原种种薯数量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差异就在营养液吸收不同上!培养在基质中的种薯,浇一次营养液差不多要管七天,而通过“雾培”,种薯植株裸露在空中的根须可以每隔十五分钟就吸收一次营养液。”胡建军解释道。“一个是吃一顿管七天,一个是每隔15分钟就吃一次,差别咋会不大呢?”

胡建军介绍,由于土豆不是水生植物,太大的湿度不适宜土豆生长,所以在基质里培育时,营养液浇得太频繁就会造成烂根。“雾培”则不会,多余的营养液会全部回流,这样的培育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种薯吸收营养的能力。

同时,“雾培”的管理用工也大大减少,不必锄草与松土,不必培土与保墒,土豆根块茎在气雾中能无任何阻隔地发育,能让其品种潜能得以最大的激发。

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外,“雾培”还有很大的优势——传统基质培育种薯,只能等种薯成熟了,一次性采摘。因为根系一旦开挖,植株就死掉。而“雾培”结的所有种薯都悬吊在空中,可以视其生长的数量、生长的情况,择机采摘。

“一般长到3-5克就可以采摘了,大的采摘下来,也便于小的继续长大。”胡建军打了个简单的比方:“就像是一窝猪仔,把最能吃的赶走了,其他瘦弱的才有奶吃。”通过适度采摘,也可以人为干预提升产薯效率。

在“雾培”环境下生长出来的种薯投入实际生产后,抗病性强、成活率高、品质好,每亩地可以增产30%以上。

四代改良,走在国际前列!


观察、补充、调整、完善、再完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薯作中心多年来一直是“雾培”技术的领衔者。

早在2013年,其推出“雾培”1.0版本便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引来世界各产薯大国先后前来学习取经。2018年,该项成果登上《科学》杂志封面,为全世界种薯高产繁育提供“成都经验”。经过反复改进,如今已推出4.0版本,并走出四川,远赴海外,造福广大种植户。

科研人员对土豆种苗进行研究 

记者:胡大田摄 图片来源: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相对于2013年第一代“雾培”,如今的“雾培”从营养液、箱体、控制系统,到喷淋方式上都已经全方位改进,更有益于标准化走进工厂,造福广大种植户。

“营养液是整个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最开始只有一种,现在已经升级专门研发了根据土豆不同生长时期适时调整,满足土豆最佳生长。”唐铭霞博士举例说。

在箱体上,也有改进,最开始的箱体离地很近,采摘种薯时工人必须蹲到地上去采摘,十分费力气,后来改成站着就可以采摘;再后来,箱子改成了可以推拉式的侧开门,现在仍在继续探索,正在改进成可全开放的“卷膜”开箱。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外人眼里,科学研究是一个既简单枯燥又无比辛苦的工作。团队成员王克秀博士说:“团队成员长年都扑在大棚里,对每株种薯的表现做详细观察记录,看它们的结薯表现,探索整个发育过程,逐一完善技术体系。每一年都这样,周而复始。”

随着“雾培”技术越来越完善,省内外、国内外的种薯企业都赶来学习,希望合作,目前合作伙伴已走出国门。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新华社、成都市农村农业局、中国农科新闻网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