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种真菌病害成“常客”,番茄深受其害!如何防治?

冬季设施低温高湿,真菌病害容易传播流行。真菌以菌丝或孢子侵染植株,产生白色絮状物、不同颜色粉状物、丝状物和轮纹状霉层,植株进而出现坏死、萎蔫、腐烂。

例如番茄灰霉病和白粉病这两种真菌病害,可以说是北方冬季设施的“常客”,番茄生产深受其害。

病害识别

灰霉病对害番茄叶、茎、花、果实均形成侵染。叶片染病,多从伤叶或长时间结露的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侵染,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后发展为黄褐色并具有同心轮纹病斑。

茎部染病多从整枝处伤口侵染,环境潮湿时产生灰色霉层,若不及时清除,后扩展至茎部一圈染病,导致植株坏死。

花期或坐果后发病,多从残留的柱头或开败的花瓣处侵入,沿花瓣向果实或果柄侵染,致使果柄形成灰褐色坏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果腐烂,并产生厚厚灰色霉层,大量造成减产。

▲图片由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王胤老师提供

白粉病常发生在番茄生产的中后期,由中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初在叶片上形成零星白色小粉斑,以后形成较明显大小不等的粉状斑,相互汇合致整叶布满白粉,随病斑的增加早期染病部位的叶肉组织逐渐褪绿,最后坏死。严重时叶正背面均覆满病斑,终致叶片萎黄、全株枯死。

▲图片由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王胤老师提供

二、发病规律

灰霉病菌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长期低温、高湿、寡照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病。

白粉病菌在植株残体上越冬,通过气流传播形成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田间郁闭、昼暖夜凉、结露多时病害较重。番茄生长中后期管理不善,植株长势衰弱,空气干燥时,病害仍可发生蔓延。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2.整地前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定植前进行高温闷棚,或采用熏蒸法对棚室表面进行消毒,如10%腐霉利烟剂。

3.定植时避免植株过密,保证通风透光,并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

4.及时摘除病花、病果和病叶,放进塑料袋内,带出室外深埋或烧毁,不能随手扔在田间和棚外,减少传染源。

5.遇连续阴雨天,切忌浇水、喷药,防止湿度再度增加,保证棚内温度前提下,科学通风。

6.由于花瓣和柱头是番茄灰霉病病菌最初侵染的部位,因此,在番茄坐果后应及时摘除残留的花瓣和柱头,可阻止病菌的初侵染。

7.药剂防治灰霉病。应重视番茄花期和浇催果水前的防治,针对性地喷花和喷果保护果实不受侵害,可选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0.5%小檗碱水剂和2亿个/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等;也可选用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和30%啶酰菌胺悬浮剂等进行喷施。开展药剂防治按照标签推荐用量,不得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及未批准使用的农药,同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轮换交替用药,不超量、不超次数用药。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当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