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单茬增效可达140%!这种栽种模式,可实现长豇豆高价反季节上市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年均温16.3~17.5℃,赣南盆地则为19.0~19.5℃。夏季较长,7月均温,除省境周围山区在26.9~28.0℃外,南北差异很小,在28.0~29.8℃。极端最高温几乎都在40℃以上,成为长江中游最热地区之一。冬季较短,1月均温赣北鄱阳湖平原为3.6~5.0℃,赣南盆地为6.2~8.5℃。全省冬暖夏热,无霜期240~307天。植株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35℃也能生长,10℃时生长受到抑制,5℃以下受害,0℃受冻死亡。长豇豆露地栽培多在春茬4月中下旬播种、6月中下旬采收上市,秋茬7月中下旬种植、9月下旬采收上市,露地栽培集中上市往往销售价格较低,每667 ㎡单茬产值0.5万元左右。充分利用钢架大棚保温设施种植,实现春茬3月上旬播种、5月上中旬采收,秋茬8月上旬播种、10月上中旬采收,实现早春和秋后反季节上市,销售价格高,一般每667 ㎡单茬产量在1 500~2 000 kg、产值在0.9万~1.2万元,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1   产前准备 

1.1   环境选择

基地地形开阔、空气清新、通风良好、生态优良;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远离公路主干道和居民区,基地附近5 km范围内没有厂矿企业等污染源;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6.2~7.0为宜;灌溉用水清洁、无污染。

1.2   大棚棚型与设施  

应选择棚内通风良好的连栋钢架大棚,大棚肩高2.5~3.0 m、顶高4.0~5.0 m,顶部或上部通风窗宽度0.8~1.2 m。大棚内设顶部、上部或侧部通风窗;棚内保温设施、肥水一体化完备,配套安置蝶片式滴灌带(滴孔间距10~12 cm)。

1.3   茬口安排 

实行长豇豆与茄果类、叶菜类或香葱类作物轮作2~3年,春提早长豇豆+茄果秋延后、春提早长豇豆+秋瓜果、春提早长豇豆+花椰菜(及其他冬播种蔬菜),葫芦科蔬菜+秋延后长豇豆、春提前茄果+秋延后长豇豆、芹菜+秋延后长豇豆等。

2   改土、消毒与整地 

2.1   改土

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强土壤肥力和透气性。在棚内土壤表面均匀撒施改土肥料和基质,每667 ㎡施入谷壳1 000~1 500 kg、腐熟有机肥(有机质≥30%)2 000~3 000 kg、过磷酸钙25~30 kg、草木灰或砻糠灰50~75 kg、三元硫基复合肥(51%,N∶P∶K=17∶17∶17)50 kg。施后,用机械进行深翻,深度 30 cm左右。

2.2   棚室消毒

园土翻耕后,对棚内土壤浇透水分,随后用膜将土面覆盖严实,关闭大棚所有通风窗口,利用夏季日照高温对棚室进行闷棚消毒。

2.3   整地作畦  

持续闷棚15天后,开启大棚所有通风窗口进行全棚通风,同时按与棚脊垂直方向、畦面宽1.0~1.2 m、沟底宽30~40 cm的规格进行开沟和畦面平整,并同步安装调试滴灌系统。

3   播种育苗 

3.1   品种选择

春茬种植应选择耐热性强的901、浙绿1号等品种,秋茬种植应选择金领冠、一统江山等耐热性强、翻花能力强的品种。

3.2   种子质量  

种子品种纯度≥98%、净度≥99%、发芽率≥85%、水分≤12%。

3.3   育苗移栽

①育苗   早春种植通常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特别是春提早栽培的,直播后,气温低,发芽慢,遇低温阴雨,种子容易发霉腐烂,成苗差,遇霜冻又易死苗,采取育苗移栽方式为宜。育苗可在温室、大棚、小拱棚、阳畦等设施中进行。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均可,营养土的配制参见茄果类育苗的有关内容进行。

②播种期   一般于惊蜇(3月6日左右)前后进行播种。

③播前准备   采用穴盘育苗,利用育苗大棚专用苗床或地面摆放穴盘。选用50孔或72孔塑料蔬菜育苗专用穴盘、手推式精量播种器(或播种盘)及蔬菜育苗专用基质。预先准备床面用的遮阳网(透光率≥60%)和薄膜。预先精选种子,将虫伤、秕粒种子剔除,将育苗基质用清水拌湿至手捏成团即可装盘,做到每穴基质数量均匀、容量达90%即可。

④播种方法   每667 ㎡大田用种1.0~1.5 kg。于播种前1天将育苗基质浇水搅拌至手轻捏成团手指间无滴水,装入育苗盘待用。将出芽后的种子点播于育苗盘中,种子芽朝下,每孔播种2粒,深度为1.0~2.0 cm,播种后覆盖营养土,盖薄膜保温。

⑤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用有效活孢子含量≥20亿/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苗期病害发生。幼苗出土后揭去床面地膜,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即当棚内温度低于20℃时,关闭通风系统;当棚内温度高于20℃时,开启通风系统降温降湿。幼苗期防止穴盘基质过湿,一般每隔5~6天浇透水1次。当苗龄18~23天、苗高15~18 cm、开展度15~23 cm即可移栽。壮苗要求:叶色浓绿、叶片厚实、子叶完整、节间短、茎粗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⑥定植   春分(3月20日前后)前后,掌握“栽小、栽早”原则,当第1复叶展开前,可选择冷尾暖头天气进行定植。定植密度,行距50~60 cm,株距30~40 cm,每667 ㎡栽3 000穴。定植后,随即滴灌定根水,定根水可添加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有效活菌数≥2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500倍或有效活孢子含量≥20亿/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

3.4   直播

秋延长豇豆通常采用直播方式,7月下旬至8月中旬棚内直播。667 ㎡用种量1.25~1.50 kg,畦内播种2行,行距40~50 cm、株距30~40 cm,每穴播2粒种子。长豇豆发芽适温为25~35℃,播种后,注意土壤保湿,以保出苗。

4   生产管理  

4.1   棚温调控

长豇豆生长习性喜温、怕冷,生产发育适宜温度20~25℃,当温度>35℃、<15℃时生长和结荚将受到影响,接近0℃时植株将会受到冻害;短日照可以加速豇豆生长发育,提早成熟,而光照不足时,则会引起落花落荚;根据长豇豆生长进程和气温变化情况,充分利用保温棚膜关闭或开启调控棚室温度。

4.2   水分管理

长豇豆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坐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促进开花结荚。土壤水分过多将导致发芽率降低、烂根死苗、落花落荚,土壤水分不足时将抑制豇豆生长发育、降低产量。生长期间视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种子开始出苗时适量淋水,有利幼苗生长健壮;生长期每隔3~5天灌水1次,高温及开花结荚期需水量较大,应增加滴灌次数;采收前应适当减少灌水量。

4.3   追肥

采用滴灌设施进行追肥。按每667 ㎡生产1 000 kg需纯氮量8 kg和N∶P∶K=1∶0.4∶1的比例测算施肥量。以3 000~3 500 kg/667 ㎡为目标产量测算,减去基肥施入量,每667 ㎡共需追施45%水溶性复合肥(15-10-15)110~130 kg,分10~12次滴灌施入,按“前轻后重”原则,清水和水肥交替使用,开花结荚期应增大施用量。

4.4   整蔓摘心

①立架引蔓   可利用大棚承力结构绑定纤维绳,可选择“1”字架、篱形架、“人”字架式,搭架材料可选竹竿、尼龙绳。当苗长到30~40 cm时插竹(牵绳)引蔓。引蔓应在晴天气候凉爽时进行,以每支篱竹(牵绳)引蔓4条左右为宜。

②整枝打杈   将主蔓第1花穗以下各节位的侧芽全部抹掉,促进早开花;在蹲苗期应及时将各混合节位上的小腋芽摘除,促进花芽生长,在有侧枝长出情况下,也可留1叶摘心,利用侧蔓第1节形成花穗;生长中后期,及时打尖,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促进长豇豆生长。当主蔓长至2 m以上时打顶,促进各花穗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采收豆荚。

4.5   控旺

苗期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其次控温、控水;中期生长过旺时,可用50%矮壮素水剂4 000~5 000倍液、磷酸二氢钾2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1 500~3 0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结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注意合理混用、轮换使用化学农药,安全用药间隔期不少于30天。

5.2   主要病害

①根腐病   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轮作制及田间管理,播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加细土400~500 kg拌匀后盖种,发病初期用37%根腐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

②锈病   发病初期,喷施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25%多·硫可湿性粉剂150倍液。

③白粉病   发病初期喷施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间隔7~10天,连续2~3次。

④炭疽病   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或用40%萎锈灵·福美双胶悬剂272~328 mL加水1.0~1.2 L拌种,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1次,连续2~3次。

⑤枯萎病   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销毁。发病初期,喷施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混合液,5~7天1次,连续2~3次。

⑥病毒病   选用抗病品种和无毒种子;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早期拔除中心病株。雨后排涝,防止田间积水,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干旱时灌水,有助于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温度,减少和防止病毒侵染;注意及时消灭蚜虫,减少蚜虫带毒传播;苗高30 cm以后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5.3   主要虫害

①蚜虫   选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32%联苯·噻虫嗪悬浮剂3 000~5 000倍液、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 500~5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喷雾防治。

②豆荚螟   清除落叶落荚,减少虫源,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严重时选用化学药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2.8%阿维·甲氰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6   采收 

长豇豆果实采收前1~2天应进行农药残留生物检测,检测不合格产品不能食用。长豇豆荚果基本定形时即可采收,注意及时采收,防止豆荚老化,宜分期采收,一般在开花后5~7天可采收上市。采收时不要损伤花穗上的其他花蕾,更不能连花穗柄一起摘下。应该按住豆荚基部,轻轻左右转动,然后摘下。采收过程中所用的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2月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