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番茄整枝方法用对了,亩净收13094.05元,可增收55.6%!

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类植物,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等,是大家喜爱食用的蔬菜品种之一。目前,在盐城地区常年设施栽培面积2万h㎡左右,露地种植较少,种植品种以中果型为主,园区、示范园等以小果型为主,品种趋于稳定,穴盘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得到大面积运用。近年来,部分机构研究了番茄不同整枝方式对肥料利用率、通风透光效果、人工、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各区域也形成了习惯的整枝方式。

贺雪峰等研究发现,采取普通单秆式整枝方式栽培,植株长势较好,节约人工成本。赵世海等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单秆整枝方法栽培的植株生长粗壮,产量和品质都较高。马国治等研究了4 种整枝方式对番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秆整枝处理的番茄产量高。本试验研究3种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番茄品质、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盐城区域推广的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盐城射阳凤凰园区内中农国业科技有限公司日光温室内进行。

1.2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金鹏冬春如意番茄,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培育,无限生长型品种,为盐城主栽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时间:2021年1~8月。

试验设置3个处理,处理1:对照(CK),常规方式,单秆整枝,种植密度6 600株/667 ㎡;处理2:双秆整枝,种植密度3 300株/667 ㎡;处理3:连续换头整枝,种植密度6 000株/667 ㎡。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140 ㎡,随机排列。

温室两头设保护行,通风口用防虫网密封,栽培管理同常规。连续换头整枝:先使用单秆整枝法进行整枝,待主茎3~5穗果期间保留果穗前的2片叶打顶摘心,即第1穗果坐果成功后,在第2穗果下边留取1个长势强壮的枝条以顶替主茎继续结果,将其余的所有小侧枝都剪掉,待这个结果枝条长出第3穗果时,保留住果前2片叶打顶摘心,然后依此循环操作(图1)。

番茄于2021年1月10日穴盘育苗,3月初定植,高畦双行吊蔓栽培,畦宽 100 cm,畦沟宽 30 cm。 

1.4   数据测定 

每小区随机取10株作为样本株。番茄坐果期,测定植株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果实采收期,每小区随机选取9个番茄样品测定品质指标、单果质量等。其中,番茄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TD-35 折光仪(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测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酸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测定;5月上旬开始采收,7月下旬采收结束,每采收1次就统计1次的产量,折算667 ㎡产量,根据当年销售平均价计算产值。商品苗、钢架、薄膜、人工、农药、肥料的价格折算成667㎡成本。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软件汇总、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1(CK)茎秆最粗,达1.52 cm,处理2的茎粗最小,为1.36 cm,处理3的茎粗为1.44 cm,其中,处理1(CK)的茎粗显著高于处理2,但两者均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绿素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1(CK)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SPAD值为53.17,与处理2差异极显著,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处理3的叶片SPAD值为51.98,显著高于处理2,两者差异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3的番茄样品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和酸度均高于处理1(CK)、处理2,依次为4.15%、5.53 mg/g和0.53%,分别比处理1(CK)高49.28%、40.00%和76.67%,分别比处理2高18.57%、11.26%和55.88%。处理3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1(CK),但与处理2间无显著差异;处理3的酸度极显著高于处理1(CK)和处理2。处理3的VC含量为23.02 mg/kg,比处理1(CK)低6.07%,比处理2高6.03%,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处理2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和酸度依次为3.50%、4.97 mg/g和0.34%,分别比处理1(CK)的高25.90%、25.82%和13.33%,但均无显著性差异。处理2的VC含量为21.71 mg/kg,比处理1(CK)低11.4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2.4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外观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3的单果质量最小,为173.33 g,处理2的单果质量最大,为202.22 g,处理1(CK)的单果质量为200.00 g,三者间差异不显著。果实横径和纵径均以处理2的最大、处理3的最小,但3个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2.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小区产量和667 ㎡产量均以处理2最高,667 ㎡产量达5 690.66 kg,其次是处理3,667㎡产量为5 041.98 kg,处理1(CK)的最低,为4 519.52 kg,其中,处理2的产量显著高于处理1(CK)和处理3。

2.6   不同处理对番茄效益的影响 

本试验番茄采摘时间长用工多,从表3可以看出,在用工成本上,处理1(CK)的667 ㎡用工费最低,为14 000元,处理2的为18 000元,处理3的为16 000元。处理2的种植密度小,商品苗费用最低,为1 650元/667㎡,处理1(CK)的密度大,商品苗费用最高,为3 300元/667 ㎡。按番茄6元/kg计算,处理2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3 094.05元/667 ㎡,处理1(CK)的经济效益最低,为8 417.15元/667㎡。

3 讨论与结论

番茄整枝用工多,耗时长,整枝方式直接决定番茄产量和效益,广大种植户会针对不同的栽培设施选择不同的整枝方式。中大棚种植以单秆整枝为主,日光温室、连栋大棚单秆、双秆皆有。张卫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秆整枝方法栽培植株生长健壮,与本试验结果一致,但在产量和优质果上与本试验结果不符。本研究中,处理3(连续换头整枝,种植密度6 000株/667㎡)的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均优于处理1(CK,单秆整枝,种植密度6 600株/667 ㎡)和处理2(双秆整枝,种植密度3 300株/667 ㎡);在产量和效益上,处理2(双秆整枝,种植密度3 300株/667 ㎡)的表现最好,推荐在盐城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使用。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2年11月下

更多信息,请添加小蔬微信号CJSCZZS004了解!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