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化肥行情进入敏感期,7月中下旬将迎节点?

当下,化肥市场进入了敏感期,后期走势不明,各方观点出现分化。前期持续高歌的化肥市场终于降温,加之肥料需求淡季,市场看跌情绪浓厚。接下来秋季市场启动在即,是果断出手?还是静观其变?这是必须尽快做出的选择题。
对此,本报调研了相关业内企业,他们对当前形势下的肥料市场走势作出了深入分析,并对经销商的理性操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尿素短期或反弹

“预计本周氮肥期货和现货均将处于比较低位的状态,但7月中下旬后市场将会逐渐稳定并趋于向好。”湖北三宁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炳亮表示,尿素价格的变动一方面由于出口法检政策的趋严,尿素出口受阻。另一方面从需求方面来看,目前属于农业需求淡季,6月北方夏玉米和南方水稻等用肥需求接近尾声。同时今年南方水稻和部分经济作物价格较去年略有下降,加之前期的大雨对工农需求均有一定冲击,因此近期尿素市场会处于相对艰难的阶段。随着玉米和水稻追肥的启动,尤其是北方冬小麦用肥需求的加大,将会直接对肥料价格形成较大支撑。由于今年小麦的价格和产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它们的上涨幅度远远覆盖了化肥价格的上涨,因此北方用肥需求情况要好于南方。

张炳亮指出,从氯化铵来看,目前的价格即使比前期稍有下降,但仍维持高位,单养分价格已超过尿素,且货源非常紧张。另外,磷肥和钾肥单养分价格也均高于尿素。“这进一步预示尿素价格的下跌属于阶段性质,7月中下旬整个尿素市场会逐渐趋稳或有反弹的可能。”

青岛三农富康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忠奎也认为,目前来看,尿素预计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但是社会面库存并不充足,随着复合肥企业的集中采购,一旦需求释放,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反弹,节点可能出现在7月中下旬,但整体还将会低于目前水平。

从西南市场来看,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蒙杰认为,7月和8月将处于市场盘整阶段,西南市场尿素价格预计会从3000多元(吨价,下同)的高位水平逐步下调至2600~2700元,但8月底和9月会逐步回升100~200元,在10月~11月,随着北方天然气的供应紧张,又会有反弹阶段。

蒙杰认为,下半年尿素整体还将以高位运行为主,期间会有一些盘整阶段,但供需将一直保持紧平衡状态,市场一旦发布利好的信号,价格就会逐步抬升。

但特拉供应链管理(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柯美涛却对此现状表示并不乐观。他认为,目前市场情绪差,国际尿素价格下滑,影响出口,叠加国内小淡季,出货不畅,尿素普遍预计还有300~400元的跌幅。出货踩踏大概率会出现,这将进一步加速价格的下行。

“目前尿素出口的受阻是影响尿素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后期需要关注出口政策的变化,这将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史忠奎说道。

磷肥钾肥相对稳定

从磷肥来看,张炳亮指出目前影响磷肥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硫黄和磷矿石的走势,磷矿石货紧价扬,但硫黄价格降幅较大,整体来看,磷肥成本和前期相比呈现微弱下降的趋势。

史忠奎指出,磷酸一铵价格目前正在下调,磷酸二铵价格也缓慢下调。但磷酸二铵出口和后期的农业需求会形成一定支撑,预计下调幅度并不会太大。

“在目前市场现状下,工厂比贸易商挺价意愿强。预计价格即使有一定下调,幅度也不会太大,甚至可以扛过最近的市场情绪低谷时期。”柯美涛说道。

“受尿素和磷肥价格回调恐慌的影响,钾肥市场也有一定的下调。” 史忠奎表示,边贸货源的陆续到货和快速释放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港口货源体量相较往年有所减少,预计后期钾肥市场整体稳中略有回调。但钾肥后期价格的走势需要关注整体到货量情况。

对此, 张炳亮预计钾肥价格后期将会维稳,而柯美涛预测钾肥将有200元左右的跌幅。

在复合肥方面,张炳亮认为,受原料价格变动等影响,整体来看,近半个月复合肥市场将会相对艰难,但后期仍将比较乐观,特别是在北方小麦、玉米价格和产量都比较高的情况下,预计7月中下旬以后市场会趋于好转。史忠奎也认为,短期内复合肥虽有价格下探的现象,但后期到需求的旺季可能会相对稳定。

市场迷雾下经销商如何拿货?

对于经销商的理性操作,受访者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史忠奎表示,在前期市场低价下,许多经销商已经完成了一轮采购,目前肥料价格动荡,尤其是尿素加速下滑,市场多处于静止状态。他建议经销商可等待市场的原料价格趋稳之后再选择性购入,分批运作,无需过多采购。

柯美涛表示,整体来看,肥料价格已经进入“鱼尾”行情,刺多肉少,一不小心就可能高位站岗,目前建议客户降低库存,观望为主,等市场情绪稳定后再入手。

但张炳亮与蒙杰却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代理商和经销商要提前作好谋划,保证网点在秋季用肥之前供应充足。由于目前很多网点库存均处于低位水平,如果后期集中拿货,一旦受到时间、运输、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会造成市场断供。

此外,张炳亮还表示,今年农资产品价格过高,市场上一些厂家或企业会打擦边球,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有时价格会成为他们买货的重要导向,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希望经销商做好服务,给农民讲好价格上涨的原因,同时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给农户。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