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已到5月了,大家的减肥大计进行怎么样了?
对小编来说,是管不住嘴,还迈不开腿...
只能蹲在墙角默默哼唱:“减肥没有那么容易,每斤肉都有它的脾气,过了吃不胖的年纪,挣挣扎扎不如放弃。”
那有没有什么东西,好吃不胖?
答案:魔芋。
魔芋,学名蒟蒻。
你吃的关东煮、果冻里就常有它,魔芋丝、魔芋面或魔芋豆腐等,都是魔芋制品。
魔芋是公众比较认可的健康食品,原因在于它含有丰富的天然可溶性膳食纤维——葡甘聚糖。
它不易消化吸收,增加饱腹感。而且魔芋的热量不高,还能促进排便。
所以说,魔芋是个可以让吃货全程毫无心理负担的低脂食品!
中国有2000多年的魔芋栽种历史,但最早把魔芋开发出各式食材的,是日本。
17世纪的江户时期,日本从中国大规模引进魔芋,经历了百年魔芋精细化加工史,到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魔芋食品消费国家。
但日本的魔芋种植面积小,有80%的魔芋产品来自中国。
而在尹娜的家乡云南省富源县,富源魔芋是当地的农业拳头产品。
拥有无公害和有机食品认证,获得过日本AFAS认证,欧盟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有机认证,富源县70%以上魔芋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国。
富源县的魔芋种植面积很大,2019年已达13.5万亩,覆盖134个村居委会34431户128183人,很多农户靠魔芋带来的收入生活。
但这一切都在2020年疫情到来之时改变了。
富村镇魔芋交易中心,被誉为全国魔芋市场风向标。
每逢10月到来年5月的魔芋交易季,来自本地大企业和全国的客商都云集于此,购销两旺。
但疫情来临影响了进出口生意,加工出口魔芋的企业订单锐减,70%依赖出口的富源魔芋产业遭遇打击,习惯于种魔芋在富村镇市场卖的农户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货销不出去了。
也是2020年,尹娜大学毕业回到老家富村镇。
她家也是种魔芋的,魔芋愁销。不过在尹娜看来,这是个转型开拓国内市场资源的机会。
低脂饮食当道,魔芋多样化
农户的魔芋销售受制约,关键点在于大家都是直接卖鲜魔芋,保存期短等不起。
实际上魔芋制品使用的并不是新鲜魔芋,而是魔芋粉。
只要加工成魔芋干品,既能延长魔芋的贮藏期,也不影响加工企业使用,还能回避价格低迷期。
尹娜首先通过调整种植方式,用天然松枝阻挡草害、保持土壤温湿度和肥力,保证了魔芋的产量和质量。
然后把收获的魔芋按统一标准挖芽眼→清洗→切片→烘干,就得到魔芋的初级加工产品——魔芋干片。
魔芋干片
恰逢此时,国内市场魔芋之风在疫情的助力下吹起来了。大家都更重视健康低脂饮食,魔芋是其中备受关注的食材。
加工魔芋制品的国内企业需求量变大,尹娜家的魔芋干片顺利通过电商卖了出去。
2斤鲜魔芋能制成1斤魔芋干片,鲜魔芋市场价4元每斤,制成干片后能卖到28元每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除了干片,尹娜还把魔芋片进而加工研磨成粉,可以根据葡甘露聚糖的提纯程度不同,可以在食品加工中用作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等等。
相对于魔芋来说,“吃”这个功能,只能作为它众多用途中的冰山一角,它的作用真的太广泛了。
魔芋除了可作为食品外,还是胶水、工业涂料等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分级挑选下来的干瘪的、碎的、碰伤的魔芋,以前别的收购商是不要的,而尹娜却能让它们变废为宝。
因为魔芋的块茎含有一种水凝胶状多糖,粘性非常强,分级挑出的没人要的魔芋经过加工后,被卖到工业涂料生产厂家,能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2021年,尹娜的魔芋加工量达到2000多吨,年销售额也达到4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50多户农户增收。
而在富源县富村镇魔芋交易市场,除去4个月的休市期,在一个交易周期8个月的时间里,市场总交易额超过8亿元。
魔芋产业已成为富源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尹娜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还和更多的农户一起,让传统的魔芋产业焕发出了新生机。
广袤的乡村真的需要这样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利用他们的所学拥抱互联网,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让农民增收、让家乡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