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西赣州
当地的种植户没有改 变任何
种植品种与技术
却可以年收入增加2 万多元
增收的秘诀在哪?
正月里,江西赣州信 丰县古陂镇种菜大户赖焕华就忙着再盖两个大棚,把产量再提高一倍,让他这么有信心的是,今年地头有了小冷库。 省、市、县供销社投资建设了300多个城乡保鲜仓,赖焕华就是首批受益的农户。
他表示,现在有了田 头保鲜仓,蔬菜更水灵了,卖相也就更好了,种菜越来越有信心了。
江西省信丰县蔬菜办 副主任赖鑫也介绍道,有了冷链的保障,蔬菜产业从原来的3000亩,发展到现在的3.3万多亩,菜农的年收入,现在 比原来增加了2万多。
其实,很多种植户都 忽略了生产的后端
蔬菜生产除了田间地
头
保鲜贮藏也是重要的 部分
随着我国种植的区域 化与南菜北运等政策的实施,我国70%以上蔬菜都需要经过长、短途运输后销售。
在运输途中采用冷链 保鲜等技术完成对蔬菜的动态贮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蔬菜的新鲜程度,提高蔬菜的品质与价格。
可是,冷链保鲜这么 好用,为什么种植户很少接触?其实,主要是因为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系统成本太大,单个种植户很难承担 。
好在目前政府已有所 行动!面对亟待解决的冷链物流问题,我国首个兼具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专项规划《全国供销合作社“ 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近日发布。
政策公益性:为个体 种植户提供冷链服务
其公益性体现在为小
微农户提供优质优价服务,并承担政府应急储备任务。
规划发布后,各省级供销合作社将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具雏形、五年见成效”的工作要求,组织实施“612
”工程。
(1)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通过一个中心带动多个田头保鲜仓,保障种植户收获的农产品可以
在产地就地直接享受冷链服务。
(2)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分布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区,主要围绕节点城市和供销合作社系统年交
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保障农产品的保鲜储藏。
(3)2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以中央厨房、生鲜电商等业务为重点的城市销地,保障消费者饮食健康,形
成完整冷链系统。
政策经济性:保障“
菜篮子”与南菜北运
其经济性体现在通过
冷链物流体系的搭建,我国蔬菜流通损耗量将不断下降,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推进我国南菜北运建设。
据统计,我国蔬菜物流平均成本占蔬菜生产成本的60%以上,同时,因为运输保鲜设备的落后,我国每年蔬菜流 通损耗量在20%~30%。而发达国家蔬菜物流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仅为10%左右,且其运输中损失率<5%。
我国每年蔬菜冷链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达到1.3亿吨,运输过程中的蔬菜腐败损失量每年能够满足2亿人 口对新鲜蔬菜的需求。
以山西省为例,全省蔬菜冷藏运输率为10%,冷链流通率不足1%,每年山西省约有100万吨以上的蔬菜在运输中
损失, 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亿元以上。
其实,已有很多省份与地区先行开展了冷链物流相关设施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也提高了各个种植户的经济
效益,和小蔬一起往下看!
广东田头智慧小站先
示范
广东省大力发展数字 农业,建设了大量田头智慧小站为小型合作社和个体种植户提供保鲜设备。田头智慧小站是集仓储保鲜、加工包装、 直播电商等多个功能的田头仓储保险服务。其建设在田间地头,是连接生产与市场的桥梁纽带,解决了“最先一公里 ”的损耗问题。
图片来源:南方农村 报
迟菜心种植户兰姐表 示,在智慧小站预冷的迟菜心品质更好,货架期能延长2-5天,不仅销售量增加了,单价也比其他种植户高了0.2元/ 斤。同时,智慧小站也缓解了集中上市难的问题,通过冷库预冷和保鲜,蔬菜价格也保持了平稳。靠着智慧小站降低 损耗与成本,增城迟菜心的种植户超过1.3万人,种植面积达5.6万亩,年产值达到6亿元。
图片来源:南方农村 报
广东遂溪也创新发展 “田头建冷库、销售促生产”模式,解决了鲜活农产品“运得出、供得上”的问题。果蔬保鲜取决于储存温度,一般 来说,晚进冷库一小时,货架时间就会减少三天。有了田头冷库,圣女果从采摘到进库只需要5分钟,使得遂溪圣女 果能够实现错峰销售,在圣女果淡季卖出高价格。
肇庆市广宁县江屯镇 坑口村种植了十多年龙须菜的村民张灶邦也受益于田头冷链示范中心。最快几分钟,最慢20分钟就可以把田里采摘的 龙须菜送到田头冷链中心加工销售。他表示,有了田头智慧小站为龙须菜提供全程冷链服务,龙须菜不需要冰水浸泡 ,品质更鲜嫩,价格也由1.8元/斤涨到了3.0元/斤。
图片来源:南方农村 报
挖掘蔬菜附加值冷链上桌
固安县盛世农合果蔬 专业种植合作社也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加工附加值,一头连接农民,从田间地头直接进行收购,同时建立净菜加工车间 ,对收购而来的蔬菜进行加工,处理为可以直接烹制的鲜切小块蔬菜,不仅提高了蔬菜附加值,还减少了20%废弃物 ,提高消费者生活效率。
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鲜切果蔬冷链上餐桌,兼有带动农民增收、方便消费、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效益。前该合作社产品已进入北京市的正 大集团、超市发、正大优鲜、卜蜂莲花等商超,并供应很多大型公司的团餐,以及多家院校食堂。
蔬菜采后处理及冷链 物流流程图
一般来说,蔬菜采后 处理和冷链物流包括采收、挑选和分级、修整和处理、包装、预冷、(运输)、贮藏、批发配送、零售销售等步骤。
采收
蔬菜的采收要坚持适时采收和及时采收的原则, 最佳采收期要结合蔬菜的 “ 商业成熟度” 和市场消费情况来 确定。
挑选和分级
其目的是为了剔除劣质蔬菜, 将合格产品按一定的规格质量标准区分为若干等级, 便于以质论价, 实现质量把 关要求。经挑选后的蔬菜, 先按品质要求区分等别, 再按大小规格区分级别。一般按品质和规格将蔬菜分为2~3 个 等和2~3个级。
修整和特殊处理
修整是蔬菜采收后,根据质量标准要求所进行的一项商品化处理措施,目的是保证蔬菜的品质和提高贮运安全 性。修整是去除蔬菜的非食用部分;有些蔬菜还要进行一些特殊处理,如抑芽和干燥等。
包装
包装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证商品质量,方便贮运,而且良好的包装能美化、宣传和推销商品,提高商品的附加 值。蔬菜包装应结合产品的鲜活特性,选择好包装环境、包装材料、包装方法和包装容器。
预冷
预冷是冷链流通中控制产品低温运行的首要环节,也是蔬菜实施冷链技术串接和决定冷链流通技术的成败关键 。预冷就是在采后及时将蔬菜冷却到适宜的低温范围,其目的是除去田间热和呼吸热,抑制呼吸生理活动,减少养分 消耗和腐烂损失,保证蔬菜的风味和品质。根据蔬菜冷链物流的方向, 应选择在产地进行预冷, 以便于蔬菜在采后能 尽快进入到合适的低温环境 。
运输
由于运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大,所以要求运输速度快、时间短,还应采取必要的控温措施和技术处理。
贮藏
目的是解决产销异地和供应淡旺季的差别,使蔬菜能够常年均衡供应。
选定贮藏方法首先要考虑蔬菜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即控制低温高湿的贮藏条件,调控好氧气与二氧化碳气体 的比例,排除乙烯气体,再配合其他的保鲜技术, 有效地抑制或延缓蔬菜采后的生理生化等变化,防止采后病害的发 生 。其次还应考虑所选的贮藏方法能否大批量的贮藏,以适应蔬菜大流通和大市场的要求。
批发配送
蔬菜应以冷藏运输工具从产地运达销地的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有的可以直接转入零售环节,有的则需要再次 挑选分级和加工,以适应市场需求。
零售和销售
这一环节既能使蔬菜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又能通过市场反馈促进蔬菜产销的发展。蔬菜零售商场 或超市应具备冷藏柜或冷藏货架,并按照各类蔬菜所规定的货架期进行销售。经零售的蔬菜进入家庭冰箱, 最终实现 了蔬菜商品冷链流通的全过程。
图片来源:付传琼, 吴朗平.蔬菜采后处理和冷链物流技术
相信随着规划的出台 与落实,各位种植户也将享受到政策的福利,收入也将不断提高!
小蔬也将持续关注各 地相关政策
并于第一时间与各位 朋友分享!
对于冷链物流发展规 划,
您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各位在下方共同 讨论!
参考文献:
[1]李江华,李少敏.蔬菜冷链流通技术规范化操作规程[J].粮 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06):9-10.
[2]付传琼,吴朗平.蔬菜采后处理和冷链物流技术[J].农村新 技术,2019(11):56-57.
[3]刘宣诚. 基于个体经营户视角的寿光蔬菜物流成本问题研 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0.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 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中国商报、中国新闻网、南方农村报、羊城派、央视网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