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速览!一文了解根肿病的病症、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建议收藏!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蔬菜从苗期到中后期都容易发病受害,病害一旦侵染到蔬菜上,如果防治不及时,轻则会造成蔬菜出现植株矮小、生长受抑症状,重则造成蔬菜苗株黄化萎焉、苗株枯死,最终会导致蔬菜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会导致全田绝产。

那么,根肿病要如何发现和预防、其传播途径是怎样的?跟小蔬一起,接着往下看。

一、病害症状

发生部位:白菜、甘蓝、荠菜等叶类蔬菜的根肿病,发生在主根上情况较多;萝卜等地下根类蔬菜的根肿病,发生在侧根上情况比较多。

发生时期:在蔬菜生长前期的苗期到生长中后期的成株期均会发生,其中,苗期发病情况与受害程度最重。蔬菜根肿病的发病时间越早,病害蔬菜的受害情况就越严重。

根系症状:蔬菜发生根肿病害后,蔬菜苗株的主根或侧根上会逐步长出许多形状不规则(如手指状、球形状或短棒状等)且个头大小不等(小如米粒,大如鸡蛋)的肿瘤。

一般来说,受害蔬菜的主根上的肿瘤大而少、须根和侧根上的肿瘤小而多,且易串生。

蔬菜如果是在苗期染病受害,大多是主根先肿大长瘤,如果是成株染病受害,大多是侧根先肿大长瘤。

此外,有根肿病蔬菜根系上的肿瘤,在发病初期,肿瘤表面比较光滑;发病后期,肿瘤表面会变得比较粗糙且容易出现龟裂;在其他病害菌混生侵染的情况下,受害蔬菜根系上的肿瘤,在后期会出现腐烂现象并带有恶臭。

地上症状:受害蔬菜地上部分一般会出现苗株生长迟缓、失水萎焉以及萎枯死棵的现象。

在根肿病发病初期,蔬菜苗株的地上部分很难看出明显症状。

在蔬菜定植成活后到发棵期,会逐步出现生长迟缓、苗株矮小的症状,温度较高的时间段,受害蔬菜上的叶片会表现出类似缺水的萎焉症状,叶片也会由下而上逐步退绿变黄。

在病发早期,苗株中下部或根基部的叶片会发生中午萎焉、早晚恢复正常的现象。

在病发后期,苗株根基部的中下部或根基部的叶片萎焉现象,即使在早、晚也不可恢复,且受害蔬菜苗株中下部或根基部的叶片会逐渐全部变黄枯萎,直至整棵苗株死亡。

二、发病规律

根肿病的病原菌是鞭毛菌类的芸苔根肿菌,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范畴,病菌孢子可以寄生在土壤、种子以及蔬菜病株残体上进行越夏或越冬。该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可通过种子、幼苗定植、蔬菜运输、病株残根、田间浇灌水、降雨流水、田间昆虫及田间农事劳动等进行带菌传播,其中种苗带菌、土壤带菌是根肿病的主要传播源。蔬菜根肿病的发生情况与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发病温、湿度:蔬菜根肿病在温度10-30度、土壤湿度45-95%的温、湿度环境中均可发生。

温度18-25度、湿度60-80%的温、湿度环境最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繁殖与传播;

当温度低于10度以下或高于30度以上、湿度低于45%以下时,蔬菜上的根肿病发生情况比较少。

发病季节:雨水充足、温度适宜的春季(4-6月)和秋季(8-11月)是根肿病的高发期,冬夏两季发病情况比较少。

发病土壤:根肿病的病菌比较喜欢生活在潮湿、酸性土壤环境中,尤其是在土温冷凉、地势低洼积水的酸性土壤。一般来说,当土壤PH值在6.5以下时,根肿病就很容易发生。

病害在PH值5.4-6.5范围的土壤环境最容易发病;

当PH值超过7.2以上时,根肿病一般很难发生。

此外,在十字花科蔬菜重茬种植地、重施大化肥(尤其是偏施氮肥)的地块以及土壤黏性重、板结种、透水透气性差的地块,发病较严重;而地势高、土壤干燥、有机质含量高、透气透水性好、排灌方便的土地以及沙壤地,发病较轻。

三、根肿病防控

想防治蔬菜根肿病,应当针对根肿病的发病规律特征,通过提高蔬菜种植管理水平、切断病菌传播途径、破坏病菌繁殖环境等方面来预防,抓住根肿病发生早期的防治关键期,有针对地性选择药物尽早喷施防治。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种苗检疫

为预防根肿病菌通过种子、菜苗等带入蔬菜种植地中。建议大家——

不要从有根肿病发生史或病害区购买菜种或菜苗;

对购买菜种、菜苗应当加强减产与检疫管理;

从外部地区调运菜苗或运输蔬菜时,应当先把蔬菜除土,再进行去根或套袋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把根肿病害,从病害地区带入到无病害地区去。

2、彻底清洁田园

为预防根肿病菌通过病株残体或借助土壤进行传播病害。建议大家——

在前茬蔬菜成熟采收后,要及时彻底清理田间的病株残体以及枯枝、落叶、杂草、碎石等。尤其是患病苗株的病株、病根要清除彻底,并对病穴周围土壤用石灰水浇灌或撒施生石灰粉进行消毒杀菌,再带出菜园外进行集中性的焚烧或深埋处理(深埋50-60公分左右)。不可把病株残体用来喂养牲畜家禽或沤制农家肥使用,以此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量、控制住病害的传播菌源。

在当季蔬菜种植前,建议对蔬菜大棚采取高温闷棚杀菌、全园均匀撒施生石灰消毒或喷施药物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以此来灭杀残留在田间土壤中的病害菌。

3、合理改良与调节土壤

蔬菜根肿病在酸性土壤、黏性重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土壤上非常容易发病,且发病情况较重。建议大家——

在蔬菜播种前,根据菜地土壤的酸性情况,每亩均匀撒施60-100公斤的生石灰或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碱性肥料,以便把酸性土壤调节到中性或弱碱性,进而破坏根肿病生活与繁殖的环境。

对于因土壤黏性重、板结通透性差的菜地,大家可通过深耕翻晒、多增施腐熟有机肥或土壤适量掺沙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病率。

对于发病较重的菜地,在蔬菜播种或定植前翻耕整地时,每亩用2-3公斤的40%五氯硝基苯、50%多菌灵等药物(与100公斤细土掺拌撒施)或用100公斤左右的生石灰份(或草木灰)等撒施在畦面、沟内进行杀菌处理,还可以结合土地深翻每亩施入200-300公斤的微生物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肥或木霉菌肥等)以此来改良蔬菜生长的根际土壤环境,进而达到抑制病害的目的。

4、做好种子播种与幼苗定植的消杀防护

在蔬菜播种前,对种子消毒杀菌,建议先用55度左右的温水连续浸种15-20分钟,然后再用2500倍的10%氰霜唑等药物进行连续浸种10分钟左右;同时要对苗床土壤用1200倍左右的10%氰霜唑或500倍的50%敌磺钠或600倍的50%多菌灵或750倍的60%百菌清等药物进行喷淋消毒杀菌。

在播种育苗时应当使用无病苗床土,在蔬菜播种后,可用草木灰或药物进行盖种隔离;在进行蔬菜苗移栽定植时,可以用15%的石灰水或1500倍的10%氰霜唑做蘸根或淋根消毒杀菌处理。

5、科学蔬菜种植,加强田间管理

对于发病较重的蔬菜种植地,建议把十字花科蔬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进行4-5年左右的轮茬种植,或者把蔬菜与水田作物进行水旱轮茬,以此来减少土壤中的根肿病的病菌积累量。

在种植时,既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又要选择晴天定植播种,建议采取深沟高垄的种植模式,以此来提高田间土壤的疏松通透性和排水排湿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蔬菜根肿病在6-10月份属于高发期,此时应当根据田地蔬菜发病情况,灵活调整栽种作物的种类与茬口。在蔬菜根肿病高发期时,可以改种茄果类、瓜果类、豆类以及菠菜、莴苣、葱、姜、蒜或禾本科作物,以此避开根肿病的高发期危害。

加强蔬菜种植上的水肥管理,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根据需要科学使用化肥,尤其要控制、减少氮肥用量。

浇水应当根据土壤干湿状况采取小水勤浇、喷灌、滴灌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式浇水或经常浇灌大水;在浇水后或集中降雨后要及时进行排积排涝,以此培育抗病、抗逆性较强的健壮苗株,同时还可以起到控制根肿病的发生率、降低根肿病的传播风险的作用。

此外,蔬菜苗期的根肿病发生情况比较重,因此建议在蔬菜播种出苗或定植后浇透底水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适度控水来预防病害、培育健壮苗。

对于田间零星的病株,要及时拔除病株、挖出病根,带出田外进行集中焚烧或深埋,同时要用药物或石灰水等对病穴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防病害在田间蔓延传播。

此外,在进行田间农事劳动时,要做好农业机具、鞋子等消毒杀菌处理;在进行蔬菜浇水管理时,一定要把病田与无病田分开浇灌,不可进行串浇、串灌,以防把病菌带入到无病田中造成病害传染。

6、抓住病发早期或初期尽早用药防治

在蔬菜表现根肿病症状后,应当在病发的早期或初期及时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防治,病发较轻的可以进行药物喷施或灌根,病发较重的可以把喷药与药液灌根结合起来使用,以便更有成效地防治住病害,预防根肿病害在田间大范围传播蔓延。

在药物使用上,大家可以选择500倍的40%五氯酚基苯、600倍的50%多菌灵、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800倍的75%百菌清、1000倍的20%喹菌酮、1500倍的10%氰霜唑、5000倍的50%氟啶胺等药物。

在喷施药物时要重点喷施蔬菜的根基部,根据病害防治情况连喷2-3次;如果是用药液进行灌根,可以按照每棵病株0.2-0.3公斤的药液量使用,第一次灌根后根据防治情况间隔15天左右再进行1次。用药时要注意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规定的用量使用,并且要注意交替用药。

除此之外,防治蔬菜根肿病时,我们也可以采取生物制剂进行防控,比如说防控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灰红链霉菌、木霉菌等。

视频号来啦

中美农业的差异,究竟差在哪儿了?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傲禾农技小背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