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现代农业新地标——蔬菜产业集群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666万h增加到2019年的2 000万h左右,产量由2亿t提高到7亿t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系民生的蔬菜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战略转型。

蔬菜产业要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产业集群将是必然的发展模式和有效手段之一。什么是蔬菜产业集群?

蔬菜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些专门发展蔬菜产业的区域中,能够促进资源共享的相关联机构进行有机地联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的集聚性组织。

蔬菜产业集群是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较高级阶段的一种创新型的组织机构,包括生产基地、农资供应企业、下游龙头企业及相关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金融服务机构以及相应的科研机构,具体见图1。

图1 蔬菜产业集群相关参与主体

我国典型的几个蔬菜产业集群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

典型1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形成经历了起航、成长、飞跃、创新、蜕变、谋势6个不同发展阶段(图2)。

第一阶段针对农村经济缺乏活力、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

第二阶段针对“菜贱伤农”的问题,建市场,促流通,初步形成蔬菜产业。

第三阶段针对冬季缺乏蔬菜供应、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建大棚,促转型,推进寿光蔬菜产业再升级。

第四阶段针对蔬菜传统生产和种植模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多方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使得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第五阶段针对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重抓质量安全,成功树立“寿光蔬菜”知名品牌,实现在蔬菜领域“买全国,卖全国”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第六阶段针对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标准化迈进。

图2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寿光市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集聚区,形成了科技研发、种业、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质量监管、市场流通及品牌等多方面非常完善的设施蔬菜产业配套体系。

科技研发方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46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 000多个新品种和30多种种植新模式,全市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5%和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种业方面,致力于打造蔬菜产业的“中国芯”,年繁育种苗16亿株,自主研发蔬菜新品种64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70%,打破国外种子公司的“垄断”格局。

设施建设方面,应用高新科技提升生产率,蔬菜大棚已经升级至第7代,并推广自动温控系统等远程操控设备。

农业产业链方面,寿光蔬菜产业已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构建起一条较为完整的蔬菜产业链,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配套部门和服务基本完善,形成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寿光拥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53家,果蔬类合作社2 092个,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抱团闯市场;设施蔬菜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种苗、农资、温室建造和建材生产、物流运输以及加工保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蔬菜全产业链和“龙头企业+农户+生产资料供应商”的产业组织模式,龙头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蔬菜产业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主业蔬菜加工的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家左右,年加工能力达到80万t,平均每家达到1.6 万t。

市场流通方面,形成以1 020个田头市场、“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市场集散地,配套农超对接、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建成了长江以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国内首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国内首家网上蔬菜交易市场以及遍布城乡的蔬菜代购销售网络。

三产融合方面,依托万亩寿光蔬菜小镇、出口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规划建设高端蔬菜产业基地,打造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样板产业基地;打造了国内唯一的国际性蔬菜科技博览会“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主要采取展位展销、实地种植和蔬菜文化景观相结合的模式,展示名优蔬菜品种、先进栽培模式、前沿技术,使寿光蔬菜走向了世界。

山东金乡大蒜产业集群

典型2

金乡大蒜已有2 000余年种植历史,从1982年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20世纪90年代得以迅猛发展。

金乡大蒜推行管理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环境生态化,全县常年种植大蒜14万hm2以上,其中“三品一标”种植面积达2.8万hm²,重点打造标准化种植示范核心区666.7 hm²。

同时,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优势,规划布局万亩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制定全程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建设育种实验室,全程实施绿色防控,机械化种收,成为当前世界大蒜最先进种植模式的先行先试之地。

金乡县大蒜产业坚持“绿色、生态、有机、安全”的理念,形成了集繁种育种、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仓储保鲜、精深加工、物流交易等于一体的全链条集群化发展模式。

图3 山东金乡大蒜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贵州辣椒产业集群

典型3

截至目前,贵州省辣椒年种植面积36.3万hm²,产量724万t,产值242亿元,实现良种覆盖率95%以上,集中育苗率60%以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示范基地490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10万hm²;辣椒加工产值突破135亿元,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40家,市级龙头企业72家;全省辣椒远销川渝湘、珠三角、长三角和海外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50亿元,辣椒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以“中国辣椒之都”遵义市新蒲区为例,全区辣椒种植面积超过7 300 hm²,培育职业椒农2 113户,建设优质辣椒换种工程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 000 hm²,建立辣椒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8个;区内的中国辣椒城、辣椒加工产业园等园区现已入驻商家、企业120余家,还成立了辣椒商会协会,其中,中国辣椒城集散全球辣椒批发,年交易量达40万t,掌握着全国干椒批发价格指数的发布权;遵义综合保税区建成投用的全球辣椒产业进出口贸易平台,打通了辣椒产品“引进来、走出去”便捷的国际通道。“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的格局正在形成。

河北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典型4

中国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位于河北南和县,处于邢台、邯郸、石家庄市射幅圈内。明显的区域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雄厚的设施条件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南和区蔬菜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规划总面积140 hm2,已建成一期项目占地16 万m2,投资2.8亿元,由高效生产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温室、智能化控制室、采后分级包装车间、集雨池、能源房、垃圾处理中心等组成。目前由中农富通旗下河北富硕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提供运营管理和技术服务。

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以种植水果番茄、水果黄瓜、水果彩椒为主,严格按照欧盟良好农业认证标准,引进荷兰优新品种,采用智能化水源净化处理系统、智能化数字联动系统、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利用生物授粉和生物防控,确保果蔬种植过程零污染、全程可追溯。

每年可提供720万株优质果菜类种苗和2 000 t绿色果菜,显著提升了南和设施蔬菜的高端化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区域内拥有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企业70余家,认证绿色蔬菜食品9个,3个产品通过了欧盟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注册了“富朔”“傻根”“近心农业”等蔬菜商标,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蔬菜产业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

我国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01 坚持规划先行,聚焦重点产业

按照“统筹发展,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将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设纳入蔬菜产区的重点工作;坚持“科学建设,规划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充分研究当地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聘请专业规划团队,开展实地调研,经过专业分析,专家讨论,科学规划,聚焦重点产业,专业评审,政府过会,逐步推进实施蔬菜产业集群的规划建设工作。

02 坚持“三链同构”,推动集群发展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推动蔬菜产业集群往前端的原料生产基地不断延伸,向能够精深加工的后端拓展,链内能够高效协同;通过价值链的提升,推动蔬菜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高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并能够实现利益共享,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供应链的打造完善,促进蔬菜产业不同环节之间的精准、高效衔接,实现服务和产品供应。

03 坚持规模经营,培育新型主体

蔬菜优势产区要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内外部的组织化、现代化水平,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的流转,提高蔬菜产业的规模效益。通过产业集群内部的龙头企业发展升级,不断促进设施装备、产品、业态和管理的同步升级。通过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带动,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实现产业化经营。加强蔬菜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构建完善的蔬菜产业网络体系,形成各层次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高效有序的产业体系。

04 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加工环节和强化品牌效应

蔬菜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工环节和品牌的加持。第一,不断加快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加工环节和流通体系的绿色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二,加工营销端是蔬菜产业集群的核心。在农产品加工方面,通过专业化的分工,降低成本,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营销方面,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三级品牌体系,借助于专业市场行销四方、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由近及远,先在当地推出其中较有影响的产品品牌,然后在全国形成名牌,提高产品价值。

05 重视社会化服务,完善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区域蔬菜产业的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构建以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蔬菜产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涵盖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推动蔬菜产业集群的建设,使蔬菜产业向高级化、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国外蔬菜产业集群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在很早就采用了产业集群的模式,蔬菜产业集群也同样发展得比较成熟。

荷兰蔬菜产业集群

模式

荷兰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仅有560㎡,且农业劳动力有限。

荷兰设施园艺产业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迅速发展,其发展路径概括为“六化”,即温室建设大型化、室内技术集成化、产品种类多样化、生产技术工厂化、覆盖材料多样化、栽培技术无土化。

荷兰联栋温室建设面积超过1.1万h㎡,占世界高端农业设施总面积的1/4以上,鲜蔬菜的贸易量占欧盟的40%。分析原因是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让荷兰农业具有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2 0 1 0 年, 荷兰政府组建了“ 绿港”(Greenports),将6个地区的企业家,行业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和政府聚集在一起,作为园艺领域的国家联络点,并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成为世界上最密集的高科技温室园艺产业集群(表1)。

荷兰蔬菜产业按集群模式生产优质蔬菜,产业高度专业化、集约化发展,自动化程度快速提高,技术与产品同时输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显突出。

表1 荷兰设施园艺产业集群

注:点击看大图▲

以色列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模式

以色列设施园艺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是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

以色列的设施农业是在特殊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及混乱的周边政治环境下,迫于生存的压力而逐步产生的。

19世纪70年代,随着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以色列的农产品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现象,随后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使附加值更高的花卉、瓜菜等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并逐步转向出口,设施农业生产面积扩大并走向稳定。大量配套产业逐步发展并向设施园艺生产地聚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供给、科技创新、加工流通、贸易等活动均是通过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来完成的,最终形成高效、集约的设施园艺产业集群。

以色列园艺设施主要分布在特拉维夫与海法之间的地区,其中在Ahituv有大面积温室群,且聚集程度最高,这里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咨询、温室工程、设备供应安装等公司,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厂、科研机构、交易所和生产服务组织等,从产业链上将产、供、加、贸等连结起来,产业化经营,为农户或生产企业提供农业生产各阶段的综合服务。

表2 以色列设施园艺产业集群部分企业信息

注:点击看大图▲

美国食用菌产业集群

模式

美国产业集群主要是玉米、肉牛、食用菌及花生、棉花、葡萄酒等,这些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其中,食用菌栽培主要集中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县的61个食用菌农场的总产量占全美总产量的47%,形成了重要的食用菌产业集群区域,目前年产值达3.65亿美元。

美国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主要经历3个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降低产品成本,开始进行大量生产,分工合作且体现成本优势。

20世纪80—90年代,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始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平衡以及自动化生产,体现在全面进行质量管理,实现即时生产,灵活生产。

21世纪初,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突出了美学、真实性,形成设计、创新、独特的产业特色。

图1 美国食用菌产业集群结构(注:点击看大图▲)

国外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借鉴

特色资源是内在诱因,构成集群的吸引力

自然资源条件是发展蔬菜产业集群需考虑的首要因素。

不同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不同的农业产业类型,为蔬菜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

要实现蔬菜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依据区域优势特色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并注重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主体集聚是基础条件,构成集群的向心力

产业集群的基础特征是产业关联性,其竞争优势不是简单的企业集聚,而是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效应,成员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基础。

整个生产链条的关系越密切,其产值就能大大超过农业“产中部门”的产值,形成发达的“农工商综合体”;因此,蔬菜产业集群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

市场需求是关键导向,构成集群的牵引力

蔬菜产业集群与农产品专业市场相伴而生,相互促进。

区域品牌战略能够带动区域蔬菜产业发展,是蔬菜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创造出依托优势资源禀赋的特色区位品牌是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关键,走绿色农业品牌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

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构成集群的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为蔬菜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诞生提供技术保障,是发达国家维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久不衰竞争力的法宝。

一项技术创新可以带动一个蔬菜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荷兰设施农业、法国和美国食用菌产业集群的发展均已证明了这一点。

配套服务是重要因素,构成集群的支撑力

健全和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为发达国家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个性化服务,使集群内相关农业企业专注于擅长领域,实行专业化生产,通过集群内资源共享以弥补自身短板,实现优劣势互补,壮大集群内企业生产规模和实力,从而促进蔬菜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

因此,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是蔬菜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章来源:“蔬菜十”微信公众号。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