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聊城:“棚二代”组团包地种菜年入百万

7月16日凌晨3点,于庆军匆匆起床,开车离开家。

他要陪同外地客商前往东昌府区侯营镇田庄永安蔬菜批发市场采购西红柿。

于庆军今年30岁,家住莘县河店镇赵邴海村,是一名蔬菜经纪人。他去年的“战绩”是:代收西红柿350万公斤、香瓜200万公斤。

“种大棚蔬菜和做蔬菜经纪人是最受我们村年轻人青睐的选择。”于庆军幽默地说,他们村的很多年轻人组团外出流转土地,种植大棚蔬菜,有的“棚二代”已经年入百万。

种植大棚蔬菜年入百万

“我们这里家家有蔬菜大棚,主要种植香瓜和西红柿,这两年瓜果蔬菜的市场行情好,一户农民年收入10余万元是很平常的事儿。”于庆军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种植瓜果蔬菜的人大部分是“棚二代”,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敢拼敢干,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完全颠覆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

一般人的意识中,农业投资大,回本周期长,但对于河店镇的种植户来说,这样的认识在他们身上不适用。

赵邴海村一个叫于庆磊的年轻人流转了50亩(1亩≈666.67平方米)土地种植大棚蔬菜,一茬可以卖到50多万,一年收获两茬,收入上百万,除去成本,净收入也有七八十万元。

赵邴海村26岁的孙德争在2020年投资26万,搭建大棚种植了12亩西红柿,仅靠第一茬就回本了,第二茬种植香瓜,每亩收入2万元。

巨大的利润,让河店镇年轻人把目光瞄向了周边乡镇的土地,用于扩大经营规模。

今年上半年,12名河店镇年轻人到东昌府区郑家镇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流转了300亩土地,用于搭建大棚种植西红柿和香瓜。

大棚蔬菜的规模化种植还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农民前来务工。“我们这里常年有活,收入比较稳定。”于庆军说。

期待蔬菜生产销售模式再升级

田庄永安蔬菜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正在把收购来的西红柿装筐。

7月16日上午,阴雨连绵,东昌府区侯营镇的田庄永安蔬菜市场内,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不断有农户开着满载西红柿的三轮车前来交易,他们彼此之间谈着收成,脸上洋溢着笑容。

永安蔬菜批发市场是鲁西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基地之一,周边20公里范围内建有大型拱棚和冬暖式大棚上百万亩,日交易量达50万公斤。这里一年四季均有蔬菜上市,近年来形成规模的西葫芦圆茄和西红柿远销北京、河北、河南等地。

田庄永安蔬菜市场一家蔬菜收购站的经营者时秀田对记者说,今年西红柿的收购价格约2元/公斤,比去年低一些,但西红柿产量高,农户的收益普遍不错。

宋义顺种植了8亩西红柿,其中3亩已经卖了3万多元了,接下来还可以卖1万多元,另外5亩也即将收获,预计仅西红柿这一茬就可以收入10万元,下一茬种植茄子,预计还有10余万元的收入。

“我们这里一家种植十几亩大棚蔬菜并不稀罕,比如宋振义一家就种植了20多亩蔬菜,其中,三个大棚就有15亩,这些年的收益都非常好。”宋义顺说。

田庄永安蔬菜市场另一家蔬菜收购站的经营者辛付合说,这里的蔬菜没有分级,价值就低一些,“比如寿光的蔬菜都是分级的,卖的价格会更高”。

对此,采购商马艳君深有感触,她常年为国内一家大型网络销售企业供应西红柿、茄子、土豆等蔬菜,有时候一天同时发货十三四车,“如果思路再开阔一些,走蔬菜分级路线,农户的收益会更好”。

出现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目前,莘县燕店镇的香瓜、河店镇的西红柿、董杜庄镇的西瓜、魏庄镇的黄瓜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富民产业,有效拉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东昌府区的侯营镇、沙镇镇、张炉集镇也是蔬菜集中种植区,主要产品是西葫芦、西红柿和茄子等,全国各地客商都过来采购,其中,侯营镇蔬菜种植面积约3.3万亩,优质果园约3500亩。

据了解,聊城以镇、村为产业发展载体,依托地域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村产镇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和乡村特色产业名品村等项目,不断优化特色布局,为发展“新六产”提供平台和载体。

截至目前,我市共创建了1个国家级、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国家级、1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省级乡村特色名品村69个,莘县燕店镇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格局。

据了解,聊城上半年蔬菜、食用菌种植面积是102万亩,同比增长2.6%,总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7.2%。

现今,富裕起来的菜农,开上了私家轿车,很多人还在县城买了房子,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来源:聊城晚报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