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注意!忽悠团开始卖拌种剂了,大家谨防上当受骗!

前几天,周口淮阳不断有村民打电话反映,他们那很多村民今年买了一种名叫管到底的农药给花生拌种,结果凡是用这个药拌过种的花生都不出苗。记者一调查发现,村民所购买的这个农药假的离谱。

淮阳县王店乡有种花生大蒜的传统,当地的花生有春茬和蒜茬两种,朱庄村村民彭红梅家今年种了九亩春茬花生,可是别人家的蒜茬花生都已经出苗了,她们家的春茬花生还是白地一片。

彭红梅:掏了钱还晚了,这是我家预留的种早花生,这连蒜茬花生都不如,人家的蒜茬花生都出来了,这原来是在土下面呢,我们浇水浇出来的。

彭红梅告诉记者,因为春茬花生一直不出苗,她们只得把原来的薄膜全部揭掉重新种,再加上最近一直没下雨墒情不好,浇地时把春茬的部分花生苗从土里冲了出来,可是和正常的花生苗一比,明显还是矮了一大截。

朱学科:关键是没劳力,现在我们两口都是偏瘫,四点就开始起来浇地,种花生也挺难,种花生难的不得了,没办法,把薄膜全部揭掉,还得打沟,还得重种,还得覆盖,还得打药,俺也不懂农业技术,不知道再种出不出。

朱庄村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大概有七八户村民遇到了这种情况,涉及面积大概七十亩左右。村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和他们今年用的花生拌种剂有关系,而且根据记者走访段庄村和刘振屯乡的葛楼村发现,用这个拌种剂的花生出苗确实都不行。

王提篮:买他的药拌种剂,一下子十三亩地,是跟人家同时种的,现在人家的出的都可好了,俺的地跟人家离这么远,俺的就这样不出,这不 就这样不长了,芽也都出来了,也发芽了,就是不长了,不往上长,跟人家同时种的人家都那么高了。

葛华亮:俺村买的有六七十瓶,一瓶能拌一亩地,有六七十亩地,别人跟我的情况一样,都是出不来苗。

段春峰:光俺庄就二百多亩地,出苗效果都是一样,都是跟打比九了一样,不定哪出一个,出的还少。

这样算起来仅朱庄、段庄、葛楼三个村加起来的面积就达三百多亩,另外村民说刘老家也有一百多亩,而且村民说重新种的话一亩地还得再投入。村民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拌种剂,竟然会导致这么大面积的花生出苗情况不好呢?就在在记者采访的间隙,有村民还专门拿来了这个拌种剂的瓶子。

雷勤:(我看这个药也是你们同时买的吗?)同时买的,(但是我看这个药的标签有不一样的地方呀?)那当时谁也不知道。

记者看到,村民拿来的这两个拌种剂虽然从包装上看几乎一模一样,名字都叫管到底,但是包装却是漏洞百出。首先来看这两个包装上的证号,一个写的是试验证号,一个写的是正规登记证号。记者查询这个正规的登记证号发现,这个PD20095526的所属厂家是河南省周口市先达化工有限公司,但登记的适用作物是小麦,防治对象是蚜虫,根本就不能当作花生拌种剂使用。其次两个瓶子标签上虽然标的主要成份都是吡虫啉,但是含量却不一样,一个是5%,一个是20%。第三是这两个瓶子的标签上都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只有一个模糊的地址和手机号。那么,农药是怎么卖到农民手中的?

朱学科:来俺这带着大喇叭开着车,他说用完这药也不除草了,也不治虫了,也不打比九了,也不浇地了,一下子管到底,他说全年就不用干活了。

雷勤:刚开始他来时说的可好,他带的有工作证,有农艺师啥 他是农艺师,他说的好,都相信他了,买的。

村民说当时来的是三个人,其中一个自称叫李云飞,并且还拿出了李云飞发给他们的名片和买药的收费单据。记者发现,名片上写的公司叫河南省金秋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费单据的抬头是另一家公司:河南金豫强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上面盖的章模模糊糊,却又是一家公司。发现事情不对之后,村民说他们都和这个李云飞联系过,刚开始他还接电话,后来干脆不接了。

葛华亮:联系了他说过两天来,再打电话不接了。

出了事就玩失踪,这样的经销商还真是让人恨得牙根痒。那这个李云飞和河南省金秋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又是什么关系呢?记者随后查询这个公司,发现其在去年就已经被工商部门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原因竟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也就是说工商部门都找不到这个公司。记者随后又联系了收费单据上的公司:河南金豫强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是否有叫李云飞的人。

河南金豫强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没有,没有。(那你们那有没有一个叫管到底的花生拌种剂)没有没有(这个拌种剂你们也没有)没有,没有。(那他拿着这个收据的台头写的是你们公司)那我们公司是专做玉米的,花生这一块我们不做。

名片和收费单据上的公司都联系不到,那这个拌种剂包装上留的电话又是谁的呢?

冒用三家公司的名字卖假药,骗农民得手后自己玩失联,这个自称叫李云飞的人到底是不是正规商户呢?村民说,出事之后他们也举报到了当地的工商部门,工商部门有没有找到这个李云飞呢?记者随后来到王店乡工商所了解情况,遗憾的是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都不在家,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上了所长。

庄所长:说他们打电话了,对方说不是他,是别人用他的号,这个李云飞也不是正规商户。

王店乡工商所的所长告诉记者,因为这个事件是游击商户进村入户销售的,监管难度很大,所以目前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其实,这种进村入户以讲课的形式推销假农资的现象前几年并不少见,我们就报道过多起,远的如2012年我们报道过的《冒牌的“史丹利”不如土》,也是发生在淮阳,只不过那次骗子是通过当地村支书召集村民听讲座,然后卖化肥。

孟庆安:开始买这个肥料是一个销售员叫武勇,直接到我家在喇叭上吆喝,吆喝啥情况 他说是咱淮阳县农业局的有专家讲课,有史丹利分厂在咱这生产肥料,去讲课,车接车送,中午管饭,看有人去没,叫我在喇叭上吆喝吆喝。

村民:还做个试验,弄的啥家伙水,在地上,咕嘟嘟的,地上冒沫子冒可深,化肥,谁知道啥东西啊,他说是土壤发酵,啥东西没听清,他说发酵,起宣。

村支书大喇叭召集,专家讲的句句在理,做的实验又让村民大开眼界,再加上车接车送请客吃饭,当地七十多户村民纷纷中招。但最后经当地工商部门一化验,这个号称史丹利的肥料其实是个傍名牌的山寨货,而且含量更是低的惊人,标注总含量为45%的肥料实际检测含量只有1.2%,简直连土都不如。去年在延津县也来了这样一伙骗子,他们开车进村带着喇叭,一边走一边吆喝,这次卖的是撒可利牌花生专用肥。

寇逢新:花生专用肥,一套管二亩地,他说花生有啥病了或者该打药了他来指导。

李女士:宣传的这好那好,让老百姓报名,说化肥不够,谁知道一报名,然后化肥就到了。

后来村民才知道,这是个假化肥,经当地工商部门抽检判定为不合格,代加工厂家是商丘土肥源公司,可是记者赶到这家公司一看,早就停产了。

这种例子简直举不胜举,这种做法近两年也被人形象的称之为“忽悠团”,无论是进村还是固定地点集中讲课,却都离不开忽悠俩字。其主要套路为以下几步:

一是车接车送村民到一固定地点搞讲座,多为隐蔽宾馆或其它场所;二是讲师多为土专家或从业者,和农民有贴近性,所以容易取得农民信任。三是请客吃饭让前去听课的农民觉得吃了他们的嘴短,然后立即送货上门让村民不好意思不买。四是宣称优惠力度很大,以多买多送或者配送其它农资产品的方式吸引村民。五是为避免被抓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即便村民事后发现被骗也找不到人。

我们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何况还是这些不知根底的忽悠团,所以请咱广大的老百姓一旦遇到这种事,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一定不要贪小便宜,免得吃了大亏还找不到人。

近年来,随着种植观念和水平的提升,种子包衣已经成为每一个职业农民的选择。包衣的种子有更多的优势,即:防病虫、壮苗、增产,省力、省钱、环保。

日前,又到了即将准备冬小麦播种的时候了。提前采取选种、晒种、种子包衣等种子处理措施,是小麦播种以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那么,怎么拌种,又该选择什么产品拌种,存在的误区又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种子处理剂分为3种:浸种剂、拌种剂、种衣剂。

种子处理剂概况            

在实际应用上,老百姓往往分不清种衣剂和拌种剂,通常把它们都称之为“拌种剂”,它们虽然都作为种子处理使用,但种衣剂≠拌种剂。

其实,拌种剂和浸种剂共同点是在播种前农民根据防治的需要用固体农药或者用含有农药的水溶液来处理种子,它是一种属于田间施药的一种方式,而种衣剂是拌种剂的升级版。

拌种剂的组成:活性物质+溶剂+辅料(染料等)。

种衣剂的组成:活性物质+成膜剂+其它助剂(分散剂、渗透剂、流变添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填料+辅助成份(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供氧剂等)+警戒色。

种衣剂是在拌种剂和浸种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大优点是在植物种子外表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包覆强度的衣膜(或保护层)。 

注:一般包衣种子可在芽期和苗期的近45天内不需再施农药,且用药量仅为田间施药的1/50左右,因此它被称为最节约用药的农药新剂型。

活性物质是种衣剂的主配方,也是病虫害防治功能中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它包括杀菌剂、杀虫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相应的保护剂,微量元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警戒色实际上是为了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表明这些种子是用药剂处理过的,不能用来食用和作饲料。

但是,我们农民长期以来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观念,比如认为种衣剂颜色越深、刺激的味道越大,药效越高,其实不然。 

误区大击破            

误区一:上了“颜色”就是种子处理

并不是上了颜色的种子就是种子处理,很多不法商贩抓住这一误区,卖了不少仅是颜料染色的种子,对种子并没有防护作用,对种子的发芽也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

误区二:种子处理就不用施肥用药

有些商家过分营销,让广大种植户对种子处理产生了误区。

种子处理可以有效的防病、防虫,甚至可以达到壮苗的效果,发挥肥料的作用,是可以在作物整个生长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任何种子处理产品都无法替代农药和肥料。

特别是作物生长中后期,药剂在环境中发生自然分解,或者被作物吸收,逐渐失去效果,还是需要根据田间具体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要防治病虫害或者补充营养元素。

误区三:为拌种而拌种

           

拌种虽好,但并不是万能的。

拌种只对土传或种传病害、地下害虫和部分地上害虫有效,用微肥或调节剂拌种是对土壤施肥的一种补充,不能替代施肥。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无论是杀菌剂还是杀虫剂,作用对象是有限的。

因此选择拌种剂要有针对性,区域内什么病虫害严重,就要针对性的选择产品。

如全蚀病严重,建议选择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成分;如果根腐病和黑穗病类严重,就可以选用苯醚甲环唑,防控麦蚜,选择吡虫啉或噻虫嗪。

另外,还要根据小麦品种来选择合适的包衣,以达到弥补先天不足的目的,有效降低品种劣势。

误区四:包衣成分越多越好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是药三分毒,不合理的复配会对种子造成极大的伤害,成分种类太多,相互间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反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误区五:产品越贵效果越好

贵的产品会有优势,但是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不同品牌的同一剂型的产品,在质量上往往有明显的差别,选择的时候不必迷信高价格的、新上市的奇特产品,一方面要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合适产品,另一方面要选择有过使用历史且口碑好的产品。

误区六:出芽率低就是包衣惹的祸

最近几年多有因为种子处理导致出苗率低,甚至不出苗的事件爆出,纠纷不断。而一旦问题暴露,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种子处理剂,这个是不科学的。

出现问题,更多的原因是由使用不当(用量过多),高温、低温、高湿、干旱等极端条件造成的。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问题确实是种子处理的原因。比如不正规的企业产品,添加隐形成分,盲目用于非登记作物等,但只要选择正规厂家和品牌的产品,这些问题一般不会出现,其安全性已经经过田间试验/实验示范,得到了登记部门的认可。

误区七:大瓶的拌种剂药量更足效果更好

很多农户选择拌种剂,同样的价钱更趋向大瓶包装,感觉大包装药量更足,效果会更好。其实,这只是心理作用。

农药的效果取决于有效成分含量和剂量,对拌种剂而言,往往是有效成分含量低的会在剂量上弥补有效成分的不足。所以,选择拌种剂更应该看具体的配方和含量。

误区八:成膜效果好、膜越亮的种衣剂越好

成膜剂是化学物质,其亲水基及疏水基的多少决定其外观的亮度,成膜的目的是为了在机械播种时可以顺利下籽,膜的色泽与种衣剂本身的效果无关。

相反,成膜物质会影响到种子的透水透气功能,在低温状态不但不会促进种子提前发芽,反而会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

建议            

提前处理效果好

提前拌种:会使药剂更好地沾附在种子上更长时间,至少提前三天,否则易出现脱落现象。

选用专用机器拌种,确保拌种均匀

严格按照说明书拌种,控制药、种、水比例,专用的机器可以使药剂均匀分布于种子。拌好以后,需要在阴凉处晾晒,待干燥后播种。

总之,种子处理对于职业种植户来说并不复杂,掌握科学处理方案,就可以事半功倍。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来源:互联网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