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抗病毒病、疫病等多种病害,亩产1000 公斤的朝天椒新品种

1976年天津市、河南省首次从日本引进三樱椒(三鹰椒、天鹰椒),以后我国又从日本、韩国、泰国引进了数个朝天椒品种。40多a来,我国朝天椒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单生朝天椒由于辣味强和香味浓,成为加工菜肴的重要佐料,种植面积增加迅速。

21世纪初我国大面积种植的朝天椒以引进的品种为主,主要是常规品种日本三樱椒(簇生椒)及单生朝天椒F1代韩国天升、泰国艳红和艳美;朝天椒杂交品种特别是单生鲜食型朝天椒基本上被国外品种垄断。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用途、抗病、适应性广的朝天椒品种F1的选育。通过多年攻关,选育出适宜鲜食和剁制加工特性好的兼用型单生朝天椒品种博辣天玉。

1   选育过程

博辣天玉是以朝1F2-3-2-3-1为母本,CJ13-9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朝。

该品种于2013年6月在长沙配组,2013年冬季在海南、2014年春季在长沙进行了品比试验,2015、2016年分别在湖南长沙县、邵阳隆回县、常德汉寿县,贵州遵义和重庆武隆等地进行了多点试验。2016年我们进行了博辣天玉生产试验。

2017年7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对博辣天玉进行了现场评议,专家一致认为博辣天玉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适宜作鲜食和加工辣椒栽培。2018年申请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辣椒(2018)431433。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1.png

①品比试验   2013年冬季在海南进行露地品比试验,2014年春季在长沙进行了露地品比试验,随机区组安排,小区面积12 ㎡,3次重复,对照为艳红。栽培管理同常规朝天椒种植。试验结果(表1)表明,2013年海南博辣天玉667 ㎡总产量1 126.45 kg,比对照增产11.11%,增产显著;2014年长沙667 ㎡总产量1 037.26 kg,比对照增产6.45%,增产不显著。

2.png

②多点试验   2015年和2016年分别在湖南长沙县、邵阳隆回县、常德汉寿县,贵州遵义和重庆武隆等地进行了多点试验。以艳红为对照,小区面积12 ㎡,采用露地种植,随机区组排列设计,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2)表明,2015年博辣天玉5点平均总产量为1 065.74 kg/667 ㎡,其增产幅度为4.57%~8.71%,平均比对照增产6.36%,增产不显著,各点均表现增产。2016年博辣天玉5点667 ㎡平均总产量为997.44 kg,其增产幅度为5.39%~9.62%,平均比对照增产7.46%,增产不显著,各点均表现增产。

③生产示范试验   2016年在组织多点试验的同时在湖南长沙县、常德汉寿、邵阳隆回,贵州遵义和重庆武隆组织了博辣天玉的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艳红。种植面积分别为333.33、666.67、666.67、1000、1000 ㎡。结果表明,2016年博辣天玉平均总产量1057.6 kg/667 ㎡,5点平均产量较对照增产7.33%。各试点农民均反映博辣天玉坐果好,前期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且口感品质好,果实长大,特别是后期果长,适宜鲜食和加工成高档剁椒,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2.2   熟性

品比试验、多点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显示,博辣天玉始花期比艳红早10~15 d,始收期比艳红早10~16 d。在鲜食单生朝天椒中属中早熟品种。

2.3   农艺性状及品质

3.png

博辣天玉比艳红株高小,株幅较艳红大,果长于艳红,果宽、果肉厚大于艳红,单果质量大于艳红(表3)。

由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中心检测,博辣天玉鲜果VC含量157.4 mg/100 g,全糖含量为3.25%,辣度32 578 SHU(斯高维指数),干物质含量19.8%。

2.4   抗性

4.png

按国家“青椒新品种选育及其育种技术研究”专题制定的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疫病的分级标准和抗病类型的划分标准,2013-2014年博辣天玉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见表4。结果表明,博辣天玉表现抗病毒病、疫病、疮痂病,耐炭疽病,除抗炭疽病能力与艳红相当外,其余抗病能力均强于艳红。

3   品种特征特性

株高85.4 cm左右,株幅82.4 cm×84.2 cm左右,植株生长势较旺,第一花着生节位14节左右,中早熟型朝天椒。青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浅红转鲜红色,果表光,果形较直顺。果长8.5 cm左右,果宽1.1 cm左右,肉厚0.17 cm,单果质量5.2 g左右,辣味强。鲜果实VC含量157.4 mg/100 g,全糖含量为3.25%,辣度32 578 SHU,干物质含量19.8%。坐果多,连续坐果能力强,适宜嗜辣地区作露地栽培。

5.png

4   栽培要点

博辣天玉为中早熟朝天椒品种,前期育壮苗非常重要,可适当使苗旺长些。长沙地区12月至翌年3月均可播种,3月假植1次,每667 ㎡用种量20~30 g。定植前整地,施足基肥,1.4~1.5 m开厢,沟宽0.3 m,深0.3 m,然后覆膜。4月定植,株行距60 cm×50 cm。加强栽培管理,预防病虫为害。注意及时补充肥水,肥水充足可促进植株生长、多坐果,延长采收期和产量。可作露地栽培,及时采收,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基金项目:

茄科蔬菜优质多抗适应性强新品种培育(2017YFD0101906);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4-01A)

作者:

陈文超,马艳青,张竹青,周书栋,戴雄泽,李雪峰,杨莎,邹学校,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兴蔬种业有限公司

来源:《长江蔬菜》2019年4月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