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效果翻倍!2分钟看懂19种常用杀虫剂特性!

农作期间,杀虫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市面上那么多同等功效成分不同的杀虫药,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怎么才是合理科学用药?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每个药物的不同之处!

【甲维盐】

比阿维菌素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提高了10-100倍,杀虫谱变宽;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

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持效期长,害虫为10-15天,螨为15-25天。

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渗入表皮组织;对鳞翅目害虫、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蓟马类有极高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在土壤中易降解;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高峰。

【吡虫啉】

烟碱类;触杀、胃毒和内吸;害虫麻痹死亡;速效性好,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温度高杀虫效果好;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易被作物吸收,并向顶分配,有根吸作用。

【虫酰肼】

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与其他抑制幼虫蜕皮的作用机理相反;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均有效;6-8小时就停止取食(胃毒作用),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无药害,对作物安全,无残留药斑。

【灭幼脲】

初龄幼虫期用药,虫龄越大,防效越差。胃毒作用,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发生作用,但无内吸作用。

在植物叶背面喷药;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耐雨水冲刷;对天敌安全,对鳞翅目及蚊蝇幼虫活性高;药后3天开始死亡,5天达死亡高峰;对成虫无效。

【喹硫磷】

杀虫、杀螨,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性能;有良好的渗透性,有一定杀卵作用,在植物上降解速度快,残效期短;防除咀嚼和吮吸害虫效果良好。

 【啶虫脒】 

氯化烟碱吡啶类;触杀和胃毒,很好的内吸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

有效防治半翅目中的蚜虫、叶蝉、粉虱、蚧壳虫和鳞翅目中的潜叶蛾、小食虫以及鞘翅目的天牛、蓟马等各类害虫。

颗粒剂作土壤处理,可防治地下害虫;速效,持效期长,可达20天左右。

【噻嗪酮】

抑制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药后3—7天才能见效,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

对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不可以毒土法使用;不宜直接接触白菜、萝卜,否则将出现褐斑及绿叶化等药害。

【异丙威】

触杀作用,有一定的渗透和传导活性,且速效性强;主要用于水稻防治水稻飞虱和叶蝉,并能兼冶蓟马。

不可与敌稗同时使用,须间隔10天以上;该药剂对芋有药害,不得使用。

【联苯菊酯】

杀虫、杀螨剂;胃毒和触杀;作用迅速,持效期长;活性比其他菊酯类药剂高几倍;蔬菜收获前4天停用;低温下更能发挥药效,春秋两季使用。

【灭多威】

作用迅速;触杀和胃毒作用,同时是一种极佳的杀卵剂,并能渗透到植物体内,随体液由下往上移动。

【氯氰菊酯】

触杀、胃毒作用,还有驱避作用,击倒力强,杀虫速度快;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并对蚜虫、小绿叶蝉有效。

对螨类、盲蝽防效差;残留期较;穿透力较弱,对果实内部污染较少。

【溴氰菊酯】

触杀作用,兼有胃毒、驱避和拒食作用;鳞翅目幼虫有特效,对螨类无效;穿透性很弱,仅污染果皮。

【三氟氯氰菊酯】

对害虫和螨类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也有驱避作用;耐雨水冲刷;不可做土壤处理。

【氟氯氰菊酯】

触杀和胃毒;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很好的效果;杀卵;拒避作用。

【苏云金杆菌】

细菌性;胃毒,产生细菌毒素;药效较缓慢;残效期10天左右;温度愈高,取食愈多,效果愈好。

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幼虫;30℃以上才能发挥杀虫作用;提前2~3天使用。

【阿维菌素】

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胃毒和触杀,驱避性。

【四聚乙醛】

很强的引诱力;春、秋雨季;秧苗播种或移植后;低温(1.5℃以下)或高温(35℃以上)因蜗牛活动力弱,影响防治效果。

【丁醚脲】

硫脲杀虫、杀螨剂;用于棉花、水果、蔬菜和茶树上;具内吸和熏蒸作用,在紫外光下转变为具杀虫剂虫活性的物质,宜在晴天时使用。

针对蚜虫、大叶蝉和烟粉虱等;控制小菜蛾、菜粉蝶和夜蛾的为害。

【除虫脲】

几丁质合成酶受到抑制;导致成虫不育,对幼虫、蛹、成虫、卵都有毒杀效果;对鳞翅目、双翅目的幼虫防治效果更为显著。

【氟铃脲】

杀虫和杀卵活性,而且速效,尤其防治棉铃虫;多种鞘翅目、双翅目、同翅目昆虫抑制害虫吃食速度;较快的击倒力

打开APP阅读全文